16、黄山奇松.doc_第1页
16、黄山奇松.doc_第2页
16、黄山奇松.doc_第3页
16、黄山奇松.doc_第4页
16、黄山奇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6、黄山奇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4、观察图片,任选一种松树,仿照课文写一段话。教学重点:1、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教学准备:多媒体、多彩学习单教学时间:两课时学情分析: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多彩学习单:1、生字词中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请写两遍。 你最喜欢哪些词语?读两遍。2、查字典,写出带点字的意思,想想整个词语的意思。誉为: 饱经风霜:闻名: 情有独钟: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写下来,并查查字典。3、 通过预习,大家都有了不同的收获,你能否出一道题目来考考同学。(可以是同组的,也可以是其他组的)4、 初读了课文,把你的收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给大家。5、 你还有哪些问题呢?请写下来。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抓住重点词、句,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资料、课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黄山松的奇与美。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4、指导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一、 导入。 出示带文字的图片,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师引:同学们曾经欣赏过神奇的九寨沟、秀丽的西湖,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些文字吧(出示带文字图片,多种方式读)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看看黄山的美景(播放黄山风光图片)师引读: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情有独钟”什么意思?(独,唯独;钟,集中、聚集。这种喜爱可不是什么都喜爱,而是把自己所有的喜爱都集中在一个事物上。明白了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尽情地饱览人们情有独钟的黄山奇松。齐读课题。二、 交流学习单。1、 师:课前同学们都根据学习单的要求进行了预习,很多同学根据本课的生字词还自己出了些题目,让我们来交流交流。2、 同学们生字词掌握得不错!相信初读了课文,一定有了自己的收获,请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每组推荐一名学生汇报。三、品读课文。过渡: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黄山奇松千姿百态(板书:千姿百态)这节课我们重点来领略三大名松的姿态。1、 三大名松“奇”在哪儿?在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小节。用多种形式汇报读(比如:蓝、绿、粉花分读迎陪送,或齐读、或组合读)2、每位同学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简单作批注。3、小组内先合作探究,由黄色花瓣记录,红色花瓣全班汇报。饱经风霜:A、 你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吗?B、据我所知,这棵迎客松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学生想象)C、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可是黄山松树不仅风撼不倒,雪压不断,而且根深叶壮,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出示)D、你说,这样的松树还不能称为“奇松”吗?(能)E、你们能把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奇读出来吗?小结:多么潇洒挺秀的迎客松!多么热情好客的迎客松!多么坚韧顽强的迎客松!让我们带着对迎客松的赞美,带着对迎客松的敬意,一起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师补充:其实迎客松已经不仅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是黄山的象征,更是国之瑰宝,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厅处就有一副迎客松图,还有许多饭店入口处也都有迎客松图,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了。4、这么美的文字,你能记住吗?老师给大家一些帮助,来试一试吧。5、小结:迎客松,枝干斜伸,如同迎宾;陪客松,如同巨人,陪同观赏;送客松,伸出长臂,好像告别。这是多么神奇的黄山松啊!结束语: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山之秀丽于一身,它独特的地理环境更是孕育了奇特美丽,令人拍案叫绝的黄山奇松。今天我们所欣赏的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其实黄山还有成千上万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奇松,下节课老师将会带你们继续探寻。四、布置作业:1、推荐阅读:黄山奇石、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袁牧的游黄山记叶圣陶的黄山三天、丰子恺的上天都等都体现了黄山的绝美秀丽的风姿,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到相关的书籍读一读。2、当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黄山三大名松,也许明年暑假你就能来一次黄山之旅。第二课时多彩学习单: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补P52五)二、 想象,黄山还有哪些千姿百态的松树?练习取名。三、 仿照课文中的写法,任选一种黄山松作具体的介绍。黑虎松 双龙松 凤凰松 接引松 连理松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 通过想象学习仿写,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一、 复习巩固,引入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卡片出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卡片出示“情有独钟”,齐读)。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二、观看录像,升华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播放录像。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请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齐读)三、放飞想象,练习取名。1、正是作者仔细观察,再加上合理的想象,给三大名松起了既形象又贴切的名字,下面也请你展开想象,给这些奇松取名。2、出示课件,点击图片。认真欣赏,发挥想象。3、 组内合作,给松树取名。要求:(1) 选择一种或几种松树,仔细观察这些树的姿态,给它取一个既形象又贴切的名字。(2) 组内交流,评价名字是否能突出松树的特点。(3) 推荐一名成员,全班汇报。四、 读写结合,模仿写话。1、 师:下面,就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填一填下面这段话,小组内先练习着说说,能说一句也可以。2、 课件出示说话练习: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有的屹立山顶,像( );有的从山腰斜出,像( );有的弯曲在两峰之间,如同( );有的仰望天空,像在( );有的卧在山间,似乎(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3、 同学们自由练习。4、 小组进行交流。5、 全班汇报。6、 学生自己进行练习。7、 师小结,进行评议。四、作业: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