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林惠庭.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林惠庭.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林惠庭.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林惠庭.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林惠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福建省龙岩市溪南小学 林惠庭设计说明:夸父追日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课教学中我们运用“精略相辅,略中有精”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引导学生把精读课中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在自读实践中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重难点处进行精当点拨,激活学生阅读的热情,努力追求“教略”而“学丰”的教学境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默读能力,边读边思考的能力。感受神话的神奇色彩和语言的运用。2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能和学生交流自己从故事中想到了什么。了解夸父追求光明、不畏艰难的精神。 3通过自主阅读,品读文中想象神奇、描写精彩的句子,学做简单的批注,体会神话故事想象神奇、描写夸张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来领悟神话故事的神奇。 2通过找出和理解描写神奇的语句,来感悟神话的魅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古代人们的神奇想象力与征服自然、试图了解自然的可贵品质。了解夸父追日所蕴含的追求光明的精神并能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来领悟神话故事的神奇。 2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古代人们的神奇想象力与征服自然、试图了解自然的可贵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张精彩的图片。边看边猜猜每张图片讲了哪个故事?(师边描述边出示课件)师:她怀抱玉兔,在月宫里遥望亲人,这是(图一)生:嫦娥奔月;师: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这是(图二)生:后羿射日;师: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这是(图三)生:精卫填海;师:他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这是(图四)生:愚公移山。 一、以图导入,引发神奇师:看来同学们平时看的课外书可真不少,猜得真准!同学们,老师刚才出示的这些图片故事都是生(齐声):神话故事。师:对!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征服自然,所以便把许多美好的愿望加在了神话人物的身上。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师:看老师写课题,把小手拿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师:谁来读读课题?生1:夸父追日。师:声音真响亮!字音真准!生2:夸父追日。师:声音好听极了!师:一起来!生(齐读):夸父追日。师:同学们,这个故事是咱们中国非常经典的一个神话故事,夸父追的是什么呀?生:太阳师:夸父能追到太阳吗?生:不能。师:你感受到这个故事怎样?生:我感受很神奇!师:是的,神话故事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受莫过于神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感受故事的神奇。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之前,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能更好地帮助大家学习。出示自学提示:.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好,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吧!学生自由读课文。(2)了解主要内容。指名说。师:同学们,概括文章内容,既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要做到语言简练,为了概括好文章的主要内容,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课件出示:夸父为了,于是,最后。指名。课件出示:夸父为了寻求光明,于是去追赶太阳,最后倒下变成了大山。全班齐读。师小结:同学们,像这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随机出示),咱们可以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孩子们要记住哦。三、品析词句,感受神奇。师:同学们,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故事出自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海外北经,想看看这本书中是如何写这个故事的吗? 先听老师读一遍。出示: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师:同学们,同样写夸父追日,名著与课文有什么不同?生:课文更具体、更生动。生:想象更丰富、更夸张!生:写得更神奇!(过渡)师:对,神话故事就是这么神奇。夸父倒下后变成了一座大山,连手杖也变成了一大片桃林。在课文中,像这样神奇的句子和词语还有很多很多。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静心地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让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想一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1请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神奇句子,老师巡视。2反馈交流,随机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师:划好的同学请举手。你来说说。预设句子一: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 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师:像这样神奇的句子还有吗?你来说。预设句子二:夸父伏(f)下身子,去喝黄河、渭(wi)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师:请你来说。预设句子三: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 的倒下而发出巨响。师:请你来说。预设句子四: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师小结:看来孩子们的收获挺大的!如果你们有没画到的句子请快速补画起来。3品味词语 (1)这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神奇,那句子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神奇呢?我们先一起读读这段话,(相机出示句子一,生齐读)这段话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神奇?请你来说。 (2)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对这段话做批注。生:一眨眼 。师:这个词神奇在哪儿?生:夸父奔跑的速度很快。(师在“一眨眼”下面写“速度快”)师:像老师这样把读书感受写下来叫做批注,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师:一眨眼有多短?你们眨一下眼睛,就这一会儿功夫夸父就到了哪里?(两千里外)两千里就是一千公里,如果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需要12.5小时,可是夸父只需要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太神奇了。师:还有没有体现神奇的词语?生:像风似的师:神奇在哪里?生:速度很快。(师:相机在“像风似的”下面写“速度快”)师:有人可以跑得像风一样快吗?生;没有。师:这种把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的写法叫做夸张,夸张也是神话传说的特点之一。师:夸父跑这么快为了什么?生:为了抓住太阳,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师:为了能早点抓住太阳,夸父像风似的奔跑,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感受带进句子里读一读(生读)师:哇,跑了1900里了,还差一点,全班同学一起读赶上2000里,好吗?(齐读)(读得好评:读出了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读得不够评:我觉得夸父跑的速度应该更快一些。)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让老师感受到了夸父太神奇了,其实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同学们想不想去感受感受?生:想!师: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刚找到的描写夸父神奇的句子,(课件出示)用上刚才老师教给大家的方法,用一两个词把自己的读书感受写写。等会儿和大家分享。4学生自主品味语段二、三、四,练习做批注。 (生再次自读自悟,师巡视)5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批注。随机对学生的批注做点评。师:好,时间到。发言的同学请你这样说:我读了第几句,从什么词,感受到了什么。生交流:我读了第二句,从“咕嘟咕嘟、霎时间”感受到夸父喝水速度快,口渴极了。师:你能给“霎时间”换个词吗?生:一眨眼、一瞬间、一刹那师:夸父不仅喝水速度快,而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从“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感受夸父喝的水多。)师:选读这句话的同学一起把你们的感受放进句子读一遍。(生读) 师:这两个“咕嘟咕嘟”该怎么读?生:读快一点!师:对!夸父非常口渴,他一个“咕嘟”就喝完了一条河的水,再一个“咕嘟”就把另一条河的水喝干了。师:谁来再读一遍?生: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师:可是还没止住口渴,看看,霎时间喝完了两条大河,可是还没止住口渴,这个夸父太不一般了,来,我们来读出这种不一般!(齐读)师:喝干了两条大河的水还不能解渴,神奇!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真好! 师:选读这句话的同学一起把你们的感受放进句子读一遍。(生读) 师:喝干了两条大河的水还不能解渴,神奇!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真好!师:谁读了第三句,跟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吧。(指名)生交流:我读了第三句,从“巨响”,感受到夸父身体很大。师:请同学们想象夸父倒下的情景,你能一个词来形容吗?山崩地裂、地动山摇)(师简单介绍夸父:在神话故事里,据说这个夸父身高二十几米,他的两条腿就有十几米。)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神奇!师:让我们带着满心。(生读)师:第四句谁来分享。(指名)生交流:我读了第四句,画了“变成”,感受到夸父变化真大。师:选读这句话的同学一起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遍。(生读)师:人死后变成灰,可是夸父却变成一座山,真神奇!师评:我们的同学很会读书,能从一个词读明白文章的内容。师:夸父倒下后变成了一座大山,这个神奇的变化,正是夸父追日之路的继续,让我们看看夸父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出示: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看看你眼前能出现怎样的画面。(师范读)真开眼睛吧。孩子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大片,鲜果累累,枝叶茂密) 那就一起读读这段话吧,通过读让这片神奇的桃林呈现在我们面前。(齐读)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像,眼前就会出画面。四、总结升华,感悟精神。师:同学们,夸父耗尽所有的力气去追赶太阳,这是为什么?读读第一段,找找原因。(指名说)出示句子: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师:是的,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夸父久久不能入睡,他心想引读师:当夸父追得口渴难忍时,他是这样想的引读 师:当追得气喘吁吁时,夸父还是这样想的引读师:当追得耗尽全身力气,颓然倒下时,夸父仍然是这样想的引读师: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夸父?生:一个勇敢的夸父。生:一个执著追求的夸父。(随机板书:追求光明、坚持不懈、奋勇向前)师:是的,课文学到这儿,我相信夸父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巨人形象,他更是一个精神上的巨人。他虽然没有追到太阳,但他那种追求光明的决心和坚强不息、顽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