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1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3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一、 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 古诗填空(1)此物何足贵?_。 (2)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 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1分)2. (6分)2017年6月1日,第25届“瓦尔纳之夏”国际戏剧节在保加利亚海滨城市瓦尔纳拉开帷幕。开幕式首演剧目中国徽剧惊魂记惊艳亮相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戏剧文化。某校开展“戏曲唱出中国韵味”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积极参与,为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环节一:名家魅力:邀请戏曲艺术家表演并举办座谈会。环节二:_环节三:_(2)依依在网上搜到一段关于中国戏曲脸谱的材料,其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修改。A由于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是不同于其他国家戏剧的化妆艺术。脸谱与服装配合构成了戏曲人物的外观,再配合唱、念、做、打的表演就形成了舞台上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眼睛、面部是情绪、心理的窗户,因此脸谱是观众的视觉中心,B对唤起观众审美美感起着不可忽视的意义。A处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将“_”删去。B处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改为“_”。(3)周末你陪奶奶在安徽戏剧院欣赏传统剧目贵妃醉酒。但坐在你们旁边的中年男子中途多次大声接打电话。面对这种情景你会对他说:_。 3. (15分)动物是人类的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关爱动物,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德。为此,你所在的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善待动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2)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为其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3)在这次活动的总结交流中,大家对如何才能更好地善待动物各抒己见,请你也提出几条建议。(不少于三点)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4. (10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1)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词的下片主要是用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5. (16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楚昭王遭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节选自容斋随笔,有改动)【注】楚昭王遭阖庐之祸:指吴王阖庐伐楚,五战,楚王败。(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国灭出亡_或奔走赴秦_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_愿为市鞍马_(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父老送之B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 . 君子之行(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父老反矣!何患无君?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选文记叙了哪三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6. (23分)(2011淄博)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番薯龙应台洋葱、花菜、胡萝卜、青椒一篮一篮蔬菜水洗过的青翠。我拎起一个沾了土的番薯,心里一阵喜悦:十个月大的孩子今天将吃他生命中第一口番薯,世界上有这么多甜美的东西等着他一件一件去发现,真好“你们怎么处理番薯的?”有人在背后问我。是个五十几岁的妇人,带着谦和的微笑。不等我回答,又继续说:“我只会放在水里煮一煮。你们东方人一定有比较高明的吃法”也许,但是我这个东方人只会把番薯丢在水里煮一煮。实话实说,她显得相当失望。“我是以色列人,在苏黎世住二十几年了。不,我不喜欢瑞士!”不喜欢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国度?为什么?“工业高度的发展,环境都被破坏了,你看,树也被砍了,草原上盖房子,大自然愈缩愈小”她抱怨着,我心里在说:妇人,你简直人在福中不知福,在瑞士说环境污染?我看到的湖,清得可以数水中的水草石头,雪白的天鹅、黑色的野鸭在雾中若隐若现,栗子落进湖里几声滴答。我看到一里又一里的草原,草原边有郁郁的森林,林中有潮湿长着果莓的小径。苹果树扎根在草坡上,熟透的红苹果滚下坡来,被花白的乳牛蹄子踩碎。牛脖子上的铃铛在风里叮当叮当传得老远。而她在抱怨大自然的破坏?“我比较向往你们中国;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共存,尊敬大自然,体认人的渺小”我忍不住笑起来。又是一个向往东方文明的西方人!她大概在书店里买了两本封面优雅的介绍东方哲学的书,用空灵的画与空灵的文字谈禅家、说老庄。她怎么不知道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呢?或者曾经有个中国人热切地告诉她,中国是如何如何地与天地为一体,她显然不知道洞庭湖三十年来缩小了一半,也不知道这五年来,天然林面积每年在减少,更不知道台湾的民众日日在呼吸污染的空气,在几近“死亡”的河流中捕捉含重金属的鱼,山林缺少水土保持,水灾频发“我也不喜欢瑞士人的物质主义,一心一意只是钱、钱、钱。他们根本忘记了如何简单地去生活。你们中国人就不会这么功利,你们比较讲究精神性灵上的追求,对不对?”望着她热切的眼睛,我尴尬着不知说什么好。“而且,在瑞士,人的心很冷,人与人的距离很远。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美丽的房子、昂贵的汽车、漂亮的花园,可是人与人之间没有温情,房子越大,人越寂寞。你们中国人很讲感情的,不是吗?”“是的。”我很肯定地回答,她开心地笑了。可是,我没有办法对她解释中国人与瑞士人一个重要的不同:中国人对“自己人”讲感情、重道义,对陌生人却可以轻易践踏。瑞士人或许对“自己人”非常冷漠,但他们对“陌生人”却显得相当“温情”;我若牵着幼儿的手出去,一副“妇孺状”,一路上不断有人帮我开门、关门、提菜篮、推婴儿车;连公共汽车都会在开动之后又特别为我停下来。“住上几年你就会知道,”妇人握着我的手道别,“瑞士实在不可爱!你一定会想念中国的。”我已经在想念中国了,可是我想念的中国不是她包装精美的东方幻想国,而是一个一身病痛但生命力强韧的地方。拎着番薯回家,要放在水里煮一煮。(摘自人在欧洲,三联书店,1994年3月,有删改)(1)本文以“番薯”为题,但写“番薯”的内容却很少。“番薯”在文中有何任用?(2)文中的妇人和作者对瑞士和中国有不同的认识。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瑞士中国老妇人环境被破坏;讲求物质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_作者_(3)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下列语句。她显然不知道洞庭湖三十年来缩小了一半,也不知道这五年来,天然林面积每年在减少,更不知道台湾的民众日日在呼吸污染的空气,在几近“死亡”的河流中捕捉含重金属的鱼。(提示:“不知道也不知道更不知道”这一句式有何表达效果?)望着她热切的眼睛,我尴尬着不知说什么好。(提示:“我”为什么会感尴尬?)(4)文中画线句子蕴含着作者对中国怎亲的认识和情感?(5)面对文中妇人对中国的这些认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7.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开镰夏天刚走,秋色就悄悄点染了山村万物。高梁红了,瓜果熟了,岩坎上的野山菊摇荡着粉黄的花朵,远远地就闻到了她的清香。最按捺不住激动的是满垄沉甸甸的稻穗,在和风拂动下,身姿摇曳,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忽然,又齐刷刷地勾下头,宛若待嫁的村姑,一副羞答答的可人样。这时候,父亲最忙,一天几次往田边跑。晨曦里,看几回;夕阳下,又看几回。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澄黄的谷粒:一、二、三一抹落日洒在他脸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将呱呱落地一样陶醉。稻香氤氲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圆润。月光里,我又看见父亲蹲在老屋的墙根磨刀。他轻轻给镰刀溅上水,弯弯的刀叶开始在磨刀石上有节奏地滑动,随着父亲的双臂一屈一伸,锈迹渐渐褪去。月色下,锃亮的刀口银光闪烁。“老倌子,喝口水。”母亲递上一杯凉茶。“等一等”,父亲摆摆头,“明天开镰啦,还有好几把呢!”听得出,“开镰”二字是从父亲的心底迸出来的,他喜凝眉梢,满脸惬意。父亲一年到头晴耕雨作,指望的就是新谷满仓。还是在大雪纷飞的除夕夜,父亲抬眼望望窗外,喃喃自语:好啊,瑞雪兆丰年。紧接着焚香秉烛,祭拜天地神灵,祈祷来年五谷丰登。早春的日子,濛濛细雨像筛糠似的下。父亲头戴斗篷,身披蓑衣,胸前挂只盛满了种子的小萝筐,伸手从筐里抓一把刚刚生出娇黄嫩芽的种谷,在秧田的上空抛出一条条弧线,播下一年的丰收梦。六月天,烈日当空,田里的禾苗被炙烤得无力地垂下了颀长的叶片。他跳上水车,拼命蹬动车轱辘,流水和着他的汗水,哗哗地灌满了新月形的梯田。日子一天天过去,田垄里青了又黄,父亲倚门远眺,满垄的稻香仿佛披到了他的鼻尖上。终于开镰了。黄澄澄的田畴上,“嚓嚓嚓嚓”的割禾声由近而远,仿佛在频频传递泥土的回报。父亲弯腰挑起刚打下的第一担新谷,试试,觉得很沉,朗朗地笑了。一担担带着泥土香味的谷子,伴随父亲吱吱呀呀晃动的扁担,渐渐堆满了老屋前面的晒谷坪。秋阳如虎,偏西的日头还是那样炽热灼人,父亲浑身没剩一根干纱。许是太累,他抓起搭在肩上的罗布手巾抹抹汗,蹲在树荫下,巴嗒巴嗒抽起了自卷的“喇叭筒”。目光却一直定定地盯着晒谷坪里山尖似的谷堆,黝黑的脸庞上溢满了自信。我知道,此刻在父亲心里,他收割的不只是耕云播雨的回报,也是来年的踏实与祥和。父亲躬身捧起一把谷子凑到鼻尖闻了闻,沉思片刻,又慢慢张开五指,任由谷粒从指缝间簌簌地洒落下来。也许他又在盘算播撒明年的一片新绿了。突然,父亲掐灭烟蒂,霍地走起来,把我叫到他身边问:“看见了吗?”“看见什么?”我一脸茫然。“你看坪里大堆小堆的谷,这就叫堆金积玉。”父亲读过私塾,常常搬出旧书上的这类句子教育我。我笑了笑,不以为然。他的脸霎时一沉:“你呀,懵懵懂懂,只怨种田没出息,”瞟了我一眼,又说,“其实,你想想喽,泥巴一尺深,翻过来有黄金呢!”一阵清风掠过,驱散了周身的燥热。我呆呆地站立,半晌无语,抬眼望望对面那片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的梯田,一种感觉倏忽而生:父亲没有传奇,一生的精彩长在地里。(1)阅读文章,理清“开镰”前后的内容,根据提示填空沉甸甸的稻穗摇曳身姿时,父亲一天几次往田边跑。_收割后,父亲挑起第一担新谷,看着山尖似的谷堆,父亲充满自信。父亲和我的交谈,改变了“我”瞧不起父亲种田的心理,表达了_。(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父亲躬身捧起一把谷子凑到鼻尖闻了闻,沉思片刻,又慢慢张开五指,任由谷粒从指缝间簌簌地洒落下来。也许他又在盘算播撒明年的一片新绿了。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划线词语。终于开镰了。(3)文中第段的回忆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节中“其实,你想想喽,泥巴一尺深,翻过来有黄金呢!”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我”的影响。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父亲没有传奇,一生的精彩长在地里”这句话的理解。 六、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8. (5分)名著阅读。名著知识阅读。(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讲究所谓“忠义”,是他接受招安的根本原因。B . 林冲一再容忍退让妥协,直到侥幸躲过草料场大火,听到仇人的私房话后才奋起反抗。C . 水浒传中“两只脚行千里路,罗衫常惹尘埃。路程八百去还来”描绘的人物是戴宗。D . “智取生辰纲”“大闹桃花村”“三打祝家庄”等情节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贪官污吏的义愤。(2)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A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A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选段中A是_(人名),其绰号是“_”,选段所反映的故事情节是_。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半命题作文。春暖花开,柳舞莺啼,那是美妙的青春旋律;朔风卷雪,枭鸟怪鸣,那是黯淡的青春音符。成功它并不平凡,是暴风雨后的彩虹;失败也并不简单,是千锤百炼的锻造。在你青春潋滟的波光中,一定有酸甜苦辣的生活体验,有五彩缤纷的人生梦想,有敢为人先的探索追寻请以“ , 我的青春旋律”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填写“拼搏”“坚强”“尽责”“感恩”“诚信”“追逐梦想”“成就美德”等,你也可以自行提炼一个词语或短语填写在横线上,进行写作。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