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 元第二单元课 题1、春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指导春笋具有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特点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通过诵读,体会春笋顽强的生命力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 看挂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竹笋)板书:笋(sn)指读、齐读2、 讨论:你对竹笋有多少了解?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3、 提问:春天的笋叫什么?板书:春笋齐读课题二、 初读指导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给自然段标序号(2)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词句2、小组相互检查生字自读情况小黑板出示生字:一声、冲破、石块、外衣、迎着、笑、一节、再、浅褐色、娃娃、唤醒、掀翻、冒出3、请同学当小老师教同学认读4、自由读课后绿线及田字格里生字师巡视作行间指导5交流讨论:模仿记忆燕字的方法,记忆本课生字,看谁想的最有趣?(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拼凑法”进行记忆)(例:换一换,“快乐”的“快”,变成石块的“块”)6、对照笔顺图,记忆笔顺,书写生字7、自由读课文,要求能读通读顺,想想能读懂什么8、指读课文,相机正音着重读准生字字音,区别平舌音(笋、从),翘舌音(春、冲、石、出),后鼻音和前鼻音的字三、 作业1、 选字填空:在、再(1)怀素写字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 )一笔一画照着写。(2)小雪花飘呀飘,飘( )我的头上。(3)我一到家,先向奶奶问好,( )写作业。(4)小名生病了,住( )医院里。2、抄写本课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1、 指名认读生字词2、 听写词语3、 一声、冲破、石块、外衣、迎着、笑、一节、再、二、 精读训练1、 细读第一自然段(1)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2) 教师设计过渡语创设情境:“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呀,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呀!压在身上的石块多沉呀,可春笋也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你觉得他们怎样?(3) 小组合作,再读课文(4) 小春笋怎样钻出来的?春雷公公怎样唤醒它们?如果还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忙?(5) 表演小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们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2、 细读第二自然段(1) 自由练读(2) 从哪里感到笋娃娃可爱呢?(裹、浅褐色、嫩生生)(3) 指导朗读,如果让你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笋娃娃,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4) 看图,你感受到什么?(春笋在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5) 指导朗读二三句,指名读,评价3、 整体回归,指导诵读(1)感情齐读(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3)指导背诵课文(师范背,生跟背、同桌相互背、指名试背、齐背)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指导写字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1、指名认读生字,相机正音一声、冲破、石块、外衣、迎着、笑、一节、再、浅褐色、娃娃、唤醒、掀翻、冒出2、 说说下列字的偏旁名称:冲、破、外、声3、 扩词训练:声( )( )( )笑( )( )( )节( )( )( )4、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 背诵课文二、 写字指导1、出示全课生字2、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已经知道哪些字写时的注意点(1)同桌讨论交流(2)大组交流3、师总结归纳:(1)“节、笑、声”上下结构,上小下大“节”横折钩下面部分稍短,“笑”第七笔是平撇,“声”上面是“士”。(2)“外、冲、破、块”左右结构,“外”是左右相等,其它三个字是左窄右款(3)“再、迎”要写好笔顺,“再”第四笔是竖,在竖中线上,保证整个字的间架结构匀称。三、 作业1、 描红、写字2、 读拼音,写偏旁sh z png t t png ( ) ( )lingdin shui x z png( ) ( ) 3、 预习下一课雨点教后反思课 题2、雨点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书写四个生字。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猜猜这是什么?(雨)2、出示挂图:看,这是什么?板书:雨点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雨点?(指导读好:多可爱的小雨点呀!谁能把课题读好。多么活泼的小雨点呀!谁再读,多么神奇有趣的小雨点呀!一齐读课题。)3、小雨点不光可爱还是个小小旅行家呢!想和他去旅行吗?一起出发吧!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范读课文2、喜欢吗?自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读正确、流利。(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落进 雨点 散步 池塘 江河 海洋里 小溪里(2)指名读,指导学生从鼻音、边音、轻声等方面区分生字读音的异同。(注意:“睡”是翘舌音;“觉”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o”;“散”是平舌音;“跃”的韵母不是“ao”。)(3)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4、学生自由轻声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每一句话。5、指名说说这首诗共有几句话,分句指名读6、指读整首诗。7、雨点去了哪些地方旅行?看看图,再读读读课文,用画出来练习说话:雨点有的落进,有的落进,有的落进,还有的落进。三、指导写字1.出示“海 洋 跃 跑”齐读2.今天我们要来学写这四个字,哪位聪明的同学能找找他们的共同点?(左窄右宽、三点水、足字旁)3. 学生说笔顺书空,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海”第八笔是点不是横,写好竖折、横折钩4. 描红、练写。四、作业设计1、朗读课文。2、写习字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学习五个生字。教学过程:一、美读课文,进入意境1、(音乐声起,有雨点滴答滴答的声音。)师述:小朋友,昨天我们又结识了一个新伙伴,它叫“雨点”。今天,我们和雨点一起去作一次长途旅行。师范读,同步展示优美的画面。 2、小朋友,请想一想,刚才我们和小雨点一起去了哪些地方? (引导学生用“雨点落进-”说话。)3、一路上,我们与小雨点的旅行可愉快啦!请大家打开书,看图读课文,然后和同学说说你最喜欢去哪个地方?为什么?(同桌边读边自由讨论。)4、全班交流讨论小雨点你最喜欢去哪个地方?为什么?(交流时随机出示相应的画面内容和句子。)(1)学习第一句想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指读第一句为什么呢?(池塘里的水和小河里的水样子有什么不同?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睡在上面多(舒服)啊。练 读 小雨点睡着了,我们不要吵醒它,齐读(边读边做动作。)(2)学习第二句指读第二句出示小溪流淌图,小雨点来到小溪你看到了什么?师引导: -小溪的水缓缓地流呀流,就像在干什么?看着看着,小雨点也想-小朋友们,你们散步过吗?谁愿意和我一起来“散步”?师生共同表演,原来像我们这样轻轻松松走就是散步。指导读好“散步”。 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小雨点也跟着慢慢地走,就好象是在散步,多么自由自在,多么舒服呀!(美读第二句。)(3)学习第三句出示来到江河,你们看到了什么?此时你最想干什么?瞧:小雨点呀小雨点,你要随着江河水跑到哪里去呀?指导朗读:难怪雨点跑得那么快!它的作用可真不小。谁会读(指名读)评议赛读)江河里的水流得很急,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真像在奔跑。多有力。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一读。(齐读)(四)学习第四句我们一起去看看:咦,雨点你怎么跳起来了呀?你都看到了什么?大海里波浪翻滚,雨点在大海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到浪底,就像在跳跃。理解“跳跃”。师述:你玩过蹦蹦床吗?有什么感觉?此时雨点的心情怎样?看它张开的大嘴,仿佛在-(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指导朗读:雨点好快活呀!谁来读?(指名读)评议。 5、这样有趣的旅行,你想再感受一下吗?让我们跟着小雨点动起来!(配乐朗读课文,可以配上动作。)6、看图指导背诵二句式迁移,拓展延伸1、你们注意观察过吗?雨点还会落到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 2、你们也来当当小诗人编编儿歌吧。 讨论、交流: 雨点落在雨伞上,在雨伞上跳舞; 雨点落在树梢上,在树梢上欢笑。 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蹦跳。 雨点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 编好后一起拍手念一念,3、小朋友说得太好了。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一个爱思考的大脑,你们同样能写出和课文一样美的小诗。今天的作业就是当一个小诗人,仿照雨点做4句小诗,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落 睡 觉 散”2看笔顺,记忆生字的笔顺 认识新偏旁 “反文旁”, “见字底”, “止字部”。3分析结构,书空4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五、布置作业布置课外作业:充分发挥想象,仿照课文插图,画一幅题为“大海醒了”的画。六、板书设计:雨 点落 进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教后反思课题3、小池塘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口、女、鱼”,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引导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初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难点正确抄写本课的字词;通过朗读感受水不同状态带给人的美感享受。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流利朗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教学过程一、以图激情,导入课题(出示图画:小池塘)这不是奔腾的江河,更不是浩瀚的海洋,这是什么?池塘前面加上一个“小”字,池塘显得更可爱了。(板书课题)你想来读一读吗?指读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读出小池塘美丽可爱的样子)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一)小池塘美美地睡了一个冬天。不久,春天到了,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范读全文)(二)小池塘可爱吗?请自己读一读,把读不准的地方,或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三)检查生字词的读音。请学生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地方。出示生词,进行正音:姐姐、吹气、水波、鲜红、芦苇、睫毛、倒映、珍珠、鹅(四)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五)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价。(六)交流过渡:小池塘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四、学习生字(一)复习字音。开火车读字卡,并组词找朋友。(二)教学字形。1、小组讨论学习生字2、交流: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姐”,姐姐是女的,所以女字旁,右边的“且”和姐的音很像。 “吹”要用嘴,所以是口字旁。 “波”是水里的,所以是三点水。3、范写生字。4、描红。一边描,一边注意田字格里的位置。五、作业设计1、完成习字册。2、有感情读熟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想象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温故知新1、出示生字,抽读。2、小池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细读课文,入境悟情(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过渡: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出示句子: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理解“轻轻”“醒来”,“轻轻”这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做一做吗?原来小池塘怎样?现在小池塘在春风姐姐的轻轻一口气下,就醒来了,小池塘多可爱呀!指导有感情读这句话。2、睡了一冬的小池塘终于醒来了,醒来的小池塘什么样子?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然后完成填空:池塘里的水波( ),像( )。池塘边的芦苇( ),像( )。理解“一闪一闪”,你见过什么东西一闪一闪的?(拓展理解)“一闪一闪”表演一下。小池塘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多像一只明亮的眼睛呀。出示图片,帮助理解。睫毛是指哪里?知道为什么把池塘边的芦苇比作睫毛吗?(理解比喻句之间的联系,要合理)3、看图欣赏,并指导朗读这两句话。多美丽的小池塘呀!水波像眼睛,一闪一闪的;芦苇像睫毛,长长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吧。引导读书: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那忽闪忽闪的样子了吗?可爱吗?请你带着这种感受再次读读第一自然段,好吗? 谁想和他比一比?看谁能赛过他? 大家想读吗?好!一起来过把瘾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了,池塘里的冰被你们读化了,水动起来了,就像一个刚刚睡醒的孩子似的。(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过渡:小朋友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小池塘,这只明亮的大眼睛里又倒映出哪些景物?2、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哪些景物倒映在小池塘里?它们在小池塘的眼睛里又像什么?出示:( )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 ) ( )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 )( )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 )( )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 )3、小组学习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的倒影,就找到那一句在小组内读一读,说一说。4、指名读。5、小池塘里还可以倒映出什么呀?用“( )倒映在池塘里,像( )。”练习说话。(三)学习第三自然段。多美的小池塘呀!难怪课文中说:美丽的小池塘,(引读第三自然段。)理解“五彩” “五彩”说的是颜色非常多,很美,为什么说这个小池塘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呢?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这个五彩的小池塘吧。三、赏读全文,熟读成诵(一)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来读。(可组织比赛读。)(二)齐读全文。(三)多美的小池塘呀,你能看着图画和板书,试着把你印象深刻的段落背一背吗?四、作业设计(一)让学生到郊外去观察池塘或小河,说说感受,并把自己看到的美景画下来。(二)有感情地背诵课文。五、板书设计小池塘白云 白鹅 太阳 气球 月牙 像 小船 星星 珍珠 教后反思课 题4、春到梅花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五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感知、写字教学过程:一、导入 1、复习背诵小池塘2、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了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春到梅花山。2、板书课题,生跟写。二、引导看图出示幻图片,引导观察。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指名说说。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读课文。要求;田边读课文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上小节号。3、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4、检查: 读词:寒气 退尽 还 挨着 盛开 晶莹透亮 片片 散发 休息 涌动 欢乐(1)自读,有什么音值得注意?然后正音。(2)让学生开火车读,个别读,集体读。读句子,指导读好停顿:(1)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2)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议。四、初步理解课文。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春天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样?自由说说,可以说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理解说话。4整体感知 :找一找,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的是梅花?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赏花的人?读相关句子,想象。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象画面。五、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卡,齐读生字词。2、自学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笔顺。3、启发: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记忆这些生字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老师作重点提示:寒、挨、息:重点指导记忆。欢:是“又字旁”,跟“又”有什么区别?“又”怕踢到对方,所以就把那一笔捺改为点了。片:第一笔是撇不是竖。休:用会意字的特点来记忆,一个人靠在一棵大树上休息。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还:书写时,“之”要包住“不”。自:位置要居中。息:下面的“心”要写得扁一些。退:注意第笔是点。挨、休、欢:左窄右宽。师范写“还、自、息、挨”,生描红、仿写。生描红、临写剩余的生字,师巡视每指导。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写字。教学过程: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片2指读两个长句子(第一、二小节的第二句)3回忆:梅花山的梅花是什么样的?二、看图 ,读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读,思考:这节共有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2、讨论重点理解:(1)满山的梅花在什么时候开放?(2)梅花开得多(盛开 挨 片片满山) 梅花开得美(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有条件可以播放画面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感知。(3)梅花发出淡淡的香味比较句子:那梅花,散发出清香。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第句。3、练习背诵。三、细读第二自然段1、引读:盛开的梅花是那样的吸引人,所以人们喜欢(生读)一到休息日便怎么样呢?(生读),梅花山成了(生读)2、读后,你觉得人们对待梅花的态度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学生交流、师相机指导)3、第一句中的“便”可以换成另外的词吗?什么是“人流”?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认识。4、“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说明来梅花山观赏梅花的人很多,很高兴,他们在干什么?用上句式: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有的在( ),有的( ),还有的( )5、小朋友,这么多的人来到了梅花山,看了美丽的梅花后,都十分开心,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四、交流赏读。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早春时节,梅花山的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观赏梅花山的盛况。谁愿意为大家做一下梅花山的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可以配乐朗读或表演朗读。五、拓展继续去找春天,仔细观察,看有没有新发现。有兴趣就写下来或画下来。板书、春到梅花山盛开 片片彩云梅花 挨着 透亮、 清香喜爱人们 涌动 人流教后反思 课 题5、草原的早晨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和背课文。、学会本课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草原的早餐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通过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丽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感知、写字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我们几天来已随春姑娘到过了许多美丽的地方,今天,我们还要去一个新地方。、师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原”(1)读一读生字,教学“厂字头”,与“广字头”有什么区别?(2)怎样记住字形?你会用“原”来组词吗?(3)生描红,仿写。4、简介草原的有关资料。二、初读课文。1、打开书看看,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样的?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4、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效果。5、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然后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三、指导看图。 1、小朋友已经把课文读了几遍,谁来说说,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2、(出示多媒体课件)你能按从近到远的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四、教学生字。1、这么的生字中,哪些是独体字:(无、民)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它们的笔顺。3、“无”的反义词什么?能为它们找朋友吗?4、让学生质疑。五、指导写字。1、师指导:民:第三笔竖提不能分两笔写,最后一笔斜钩写得要有弹性,钩要小,不能写成竖弯钩。无: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2、师范写,生描红,临写。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1、抽读生字卡。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二、细读课文。1、指名读第1自然段。(1)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出示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2)谁醒来了?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3)它什么时候醒来的?这说明了什么?(4)草原醒来什么样儿的?(出示图片)(5)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6)指导学生有感情读第1自然段,读出热闹的景象。2、指名读第2自然段。(1)这段共有几句话?(2)第一句话写了什么?这句话写了羊儿怎么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3)第二句话写了什么?写出了牧民怎么样?(4)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呢?3、师范读第3自然段。(1)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放录音,牧羊姑娘的歌声)听,牧羊姑娘歌声传到了我们的耳里。(3)(出示投影:的歌声)谁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歌声?(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4、有感情朗读全文。(自读、指名读、评议)三、指导朗读。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时间线索:鞭声响起 草原醒来 羊儿出圈群羊如云空间线索:醒来的草原近处远处2、指导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或板书背诵。3、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全班背。板书设计:5、草原的早晨羊儿 牧民涌 像白云 奔 跨 唱歌 追课 题练习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读描写春天的句子。2、能说出偏旁的意义,并找出同偏旁的字。3、补充句子。4、写字,认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5、读熟、背诵成语。6、积累谚语。7、会做一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