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世界格局的变化.doc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世界格局的变化.doc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世界格局的变化.doc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世界格局的变化.doc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世界格局的变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格局的变化一、选择题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世界社会主义发生较大的变化B.东欧国家发生分裂C东欧各国执政党和经济制度走向瓦解D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下列有关东欧剧变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罗马尼亚是通过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发生剧变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其他东欧国家通过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发生剧变ABCD.3引起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历史原因是A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C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东欧和苏联执政党的分裂、蜕化和改组D美苏争霸的影响4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的是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B“八一九”事件发生C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D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掌握政权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必须与各国的国情相结合社会主义的彻底失败西方国家不会放弃“和平演变”战略苏联模式的失败ABCD.61990年3月,苏联宣布实行总统制,其目的在于A放弃党的领导地位B.使党和国家政权分开C提倡“民主化”和“公开化”D制止民族分离运动7导致“八一九”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D苏联共产党放弃执政党地位8美苏冷战的两极世界格局瓦解的标志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C苏联领导人放弃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9.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诸原因中,应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A坚持马列主义理论B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C防止西方“和平演变”D必须搞好经济建设10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的特征是A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B美国借助于北约组织插手各国事务C日本提出建立以日美欧为主导的国际新格局D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时有发生11引起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根源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第三世界的崛起C欧洲联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的作用D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12南斯拉夫解体后引起这一地区局部战争的原因有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力量失衡地区性霸权主义引发战争危机美国企图独霸世界,插手他国事务被两极格局掩盖的民族矛盾激化A.BCD13. 两极格局瓦解后,即将建立的新的世界格局,同两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两大格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通过大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B不是由主要的战胜国主宰确立C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D取决于世界各国的综合实力14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说明多极化格局是一种新的冷战形式冷战的形式结束,但其战斗并未结束中国面临西方国家的威胁苏东剧变后,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正在抬头A.B.CD15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下列各项中不是这一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的是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C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D第三世界日益崛起16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A.BCD17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A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可B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C国际金融的发展D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181995年11月正式运转的世界贸易组织是A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B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基础的多边贸易组织C.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D以知识经济为载体的多边贸易组织19当今世界各国实行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是A经济全球化BWTOC知识经济D可持续发展20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并决定在90年代实现“欧洲联盟”计划,说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不断加强世界经济走向区域集团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暂时受到遏制ABCD21.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ABCD22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处境更为不利提供了机遇面临压力和挑战ABCD23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ABCD24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是A经济全球化B区域经济集团化C知识经济D可持续发展25关于东欧剧变的过程,下列事件的正确排列是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局势的动荡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政治多元化反对派势力大增并取得政权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ABCD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问题时的发言材料2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根据材料1,分析发生东欧剧变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本质。(2)材料2中的“国际形势的变化”的含义是什么?指出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当前这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3)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多极化格局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材料2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摘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材料3“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摘自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材料4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摘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回答:(1)根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2)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3的观点。(3)材料4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4)我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三、问答题28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和特点。29史学界普遍认为:东欧剧变、苏联和华约解体后,旧格局已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有四个特点:和平过渡、动荡过渡、竞争过渡和长期过渡。就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分析为什么这次过渡具有“和平过渡”和“长期过渡”的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A 3B 4C 5A 6B 7C8A 9D 10A 11D 12A 13B14. B 15A 16A 17B 18C 19D20A 21C 22D 23A 24. C 25A二、材料解析题26(1)原因: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伤害了各国的民族感情;苏联对外政策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苏联的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2)两极格局结束后,一方面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呈现,这一变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3)一定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抢抓机遇,全力发展;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势力的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27(l)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2)材料3的观点是片面的。尽管发达国家拥有技术优势,经济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但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体现。(3)问题: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产值的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扩大。要害:全球化进程中,旧的国际格局,新殖民主义依然存在;发达国家掌握了技术优势,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4)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趋利除害。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及“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善对本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三、问答题28“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演变过程。20世纪4050年代,雅尔塔体系构筑了美苏对抗的世界格局,这种对抗是世界政治格局的突出反映,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20世纪6(6070年代,美苏争霸成为世界局势的最突出特点。8090年代,两极格局逐渐解体,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点。29和平过渡特点:与以前格局相比,这次世界格局的变动不是世界大战的结果。“一战”和“二战”结束后产生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都是经过战胜国中大国的幕后密谋,通过一系列国际会议的讨价还价,签订有关条约,把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实现格局转换的。而这次新旧格局过渡,是经过长期的“冷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