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08-200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2008-200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2008-200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2008-200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08-200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2008-200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 (选修)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l20分,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 束后,请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卷及答题卡上。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8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栏内。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08年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_活动。 A奥运精神 B科学发展观 C航天精神 D抗震救灾精神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l2日在北京举 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B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C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D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2008年11月3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_率领的协商代表团抵达台湾,4日上午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_在台北举行会谈。此次两会商谈开启了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新里程,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走出了重要一步。 A陈云林 江丙坤 B张铭清 江丙坤 C王毅 辜振甫 D汪道涵 辜振甫42008年12月11日,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_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召开。自治区成立50年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各民族、 繁荣各民族。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52008年10月24日下午,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此次会议通 过了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关于的声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主席声明等3项成果性文件。 A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B规范贸易秩序 C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D国际金融形势62008年11月5日,_候选人_以压倒性优势赢得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十四任总统,也是美国建国200多年来的第一位非洲裔总统,从而为美国历史掀开 了新的一页。 A民主党希拉里 B民主党奥巴马 C共和党布什 D共和党麦凯恩7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惊奇是学问之父。”也有人说过:“你只要一直惊奇下去,就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B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C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是人的一种主观情绪8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的科学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9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A。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B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C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D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活动能否取得成功10朱熹说:“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这一观点 A承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B认为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C主张物质是本原的 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 A克服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离 B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物质 D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3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告诉我们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物质运动是有条件的 D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14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利用自控装置,根据作物的需求,自动给水,自动断水,向上喷灌或向下滴灌,既合理充分利用了电源、水源,又提高了作物的产量。这说明 A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规律C规律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15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也在点头;悲伤时,又觉得雨如泪,风如咽。这是因为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意识的反映对象是客观的 D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16漫画中的路政工人正在画行车线,其做法启示我们 A必须树立创新精神 B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态度可以决定一切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172008年奥运会标志性的建筑场馆鸟巢,在兴建之前是一份设计图纸,经过工人们的辛勤劳动,才变为实在的建筑。可见 A实践是一种主观认识性活动 B实践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C设计图纸决定了建筑的存在 D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是图纸设计18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七号”在轨期间,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取得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这表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科学理论是实践成功的根本原因 D科学实验对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19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经历了试验、准备和成功载人阶段。在未来的几年,我国还要完 成在太空中“交会对接”和建立空问站的使命。这体现了 A事物的质变就是发展 B量变是一种不显著的变化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20狄德罗说过:“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这段话表明 A真理也可以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 B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C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D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21歌曲暗香中唱到:“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与这句歌词表达同一哲理的还有 A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B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C成败得失谁能预料,热血注定要燃烧 D百舸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22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C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08年9月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再次暴露出诚信缺失问题。据此回答2324题。23少数企业诚信缺失,唯利是图,威胁着消费者财产和生命安全,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这启示我们 联系具有普遍性 部分能够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 大的反作用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A B CD24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针对三聚氰胺事件说:“问题奶粉事件是行业之祸,但处理恰当, 亦会是行业之机”。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就是斗争和冲突 B好与坏是没有区别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是人为的,也是可以解决的25“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逐步消灭各种差别和矛盾。”这一观点忽视了 A世界的物质性 B事物的变化发展, C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D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26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体现 的哲理是 A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B要善于抓住并解决主要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27无论是对人或物作出评定,还是对待西方文化或是中国传统文化,都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一认识揭示出 A否定就是创新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 C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D辩证的否定是通过外力作用实现的28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曾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把这句古训改成“仓廪实必知礼节,衣食足必知荣辱”则是不恰当的。因为它否认了 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C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92008年l2月,徐州市进行的新一轮公推公选(公开招聘)领导干部工作是徐州市政府机 构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C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30没有船工划船,舵掌得再好,方向把握得再准确,船也不会动一下。社会要取得进步 A依靠杰出人物的创造 B必须借助于人民群众的力量 C要靠社会基本矛盾的彻底解决 D必须发挥能动性改变规律性31经济中有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政治中有文化,可以提高竞争力。这表明 A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通过经济和政治活动进行传播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32马祖有“海上桃源”之称,台湾岛上的居民大都是早年从福州跨海迁徙而来,在建筑、信仰、饮食等方面与福州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表明 不同的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不同行为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文化决定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特定的文化环境对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A B C D33当今时代,世界文化灿若星河:奥运会、世界杯精彩纷呈;奥斯卡金像奖、戛纳电影节群星灿烂;狂欢节、圣诞节令人如痴如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B民族文化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 (1)请概述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2)文化对国家来说是一种“软力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35材料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的地方对农村房屋、自来水、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提出了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地方领导亲自办样板,要求下面“照葫芦画瓢”。还有些 地方领导热衷照搬别人的经验当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宝。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就必须全面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请用矛盾的观点对材料一反映的现象予以评析。(2)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应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62008年11月7日。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拥有 大学文化、双学士学位的翟志刚和刘伯明、景海鹏分别被授予“航天英雄”和“英雄航天 员”称号。胡锦涛亲自为他们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 (1)你认为应如何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 (2)有人认为,“只要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三、探究题:本题l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文化也从封闭、单一走向开放、繁荣。某校高三(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发展回眸”展开了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到30年来文化发展、创新的两组镜头: 镜头一:l979年3月,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率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文革”后第一次来中国演出,引起轰动。如今。韩剧、摇滚乐、百老汇音乐剧等登上中国文艺舞台,中国歌唱家的声音也多次回荡在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 镜头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我读经典”系列受到热烈欢迎,专家与观众一道共同感悟中国文化经典的魅力;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火热的现代化建设,以饱 满的热情学习采风,创作出一大批富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文艺精品。 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感悟上述两组镜头,你对文化创新的途径有什么新的认识?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3)请你就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向学校提出一条建议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徐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试题(选修)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1B 2C 3。A 4B 5D 6B 7C 8C 9C 10B 11D l2D 13A 14A 15B 16B 17B 18B 19D 20B 21D 22C 23C 24C 25D26B 27C 28D 29D 30B 31D 32C 33C二、简析题:每小题l2分,共计36分。 34(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3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相比是一种“软力量”,但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3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反对文化霸权主义。(3分) 35(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地方领导脱离当地的具体情况,盲目地搞“高标准”、“照葫芦画瓢”,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在普遍性指导之下具体分析特殊性。有的地方领导热衷于照搬照抄别人经验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很难取得成功的。(2分)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这就要求我们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2分)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分)要求我们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反对唯意志论和无所作为的思想。(2分) 36(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分)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义是价值的享受者。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2分)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