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14-18课导学案.doc_第1页
六年级上册14-18课导学案.doc_第2页
六年级上册14-18课导学案.doc_第3页
六年级上册14-18课导学案.doc_第4页
六年级上册14-18课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鹿和狼的故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练习拼会课文出现的带拼音的字。2、练习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指导一:1、自读一遍课文,标清自然段。自学生字词。备注2、读一遍课文,练习读通顺。用“_”画出不好读的句子。3、再读一遍课文,练习读流利。练习把不好读的句子读流利。4、小组长组织检查。自学指导二:1、说说这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事?2、读课文批注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检测题: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生机()()面目全()一命()呼()不留情 自由自()苟延()喘二、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参()( )()( )宗()( )()( )直()( )()( )肖()( )()(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词。坚持()()纯朴优良()维持()()纯洁优秀()保持()()纯熟优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2、学习体会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自学指导一:小组内交流文中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备注自学指导二:1、想一想凯巴伯森林大批的狼被猎杀后,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再认真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写自己的体会。2、从课文中自己悟出的道理?自学指导三: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个故事的?检测题: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_、_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_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_,也需要_。人们必须_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二、排列句序。()环境恶化,动植物开始灭绝,这对人类生存将造成直接的威胁。()因此,有理由说,保护各种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最近,动物学家的发现,地球上许多地区的两栖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有些地区数以10万计的青蛙神秘失踪,某些蛙类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消失的。()由于人类与各种动植物在共同的家园-地球上共同进化,双方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条不平衡的生物链。()因此,“青蛙消失”很可能是一种警告,表明环境状况已普遍出现恶化。()生命力很强的两栖动物,对于环境的要求远比人类要低,而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却比人类要高。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重点掌握“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层次。 4、初步感受“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学习重难点:目标3、4自学指导一: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学会新字新词。2、组长检查。自学指导二: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了解文章背景。_2、组长组织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介绍文章背景。_自学指导三: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_2、组长组织交流。自学指导四:1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读书感受。_3组长组织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进行读一读。检测题:1、组词:骏( )指( )眷( )薄( )俊( )脂( )幕( )簿( )2、把感受深的部分背一背并积累下来_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深的部分。2、揣摩优美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学习重难点:目标1、2、3自学指导一:1、读课文4-8段,找出体现“神圣”的语句,进行批注。2、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河水?请用文中的话说明。_3、怎样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的身上”?请举例说明。_自学指导二:1、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的想到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他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得到了破坏_2、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_(结合课文的模式,补充课文以外的自然物。)检测题:小练笔联系家乡人对土地和资源的使用情况,写一些自己的发现和感受。_16、青山不老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练习拼会课文出现的带拼音的字 识记字词,重点掌握“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练习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指导一:1、自读一遍课文,标清自然段。自学生字词,在下面写出自己学会的生字词。备注2、组长组织检查读生字词,教师进行抽查。3、读一遍课文,练习读通顺。用“_”画出不好读的句子。4、再读一遍课文,练习读流利。练习把不好读的句子读流利。5、小组长组织检查。自学指导二:1、说说这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事?2、读课文批注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检测题: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记载(zi zi)( ) 险恶(w )( )归宿(s xi)( ) 不禁(jn jn)( ) 2、完成练习题16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自学指导一:小组内交流文中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备注自学指导二: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_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_自学指导三: 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作者是_检测题:一、读句子,回答问题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另一种东西”指的是 为什么说“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3、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 它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 _ ”从文中画出来。 2、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照应的句子:_ 深刻含义:_ 4、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_17、少年闰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练习拼会课文出现的带拼音的字,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2、练习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指导一:1、自读一遍课文,标清自然段。自学生字词,在下面写出自己学会的生字词。备注2、组长组织检查读生字词,教师进行抽查。3、读一遍课文,练习读通顺。用“_”画出不好读的句子。4、再读一遍课文,练习读流利。练习把不好读的句子读流利。5、小组长组织检查。自学指导二:1、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请给课文分清部分。2、读课文批注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写一写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检测题: 1、多音字注音组词 2、比一比,组词语 . 钮( )傅( ) 厨( )胯( )扭( )缚( ) 橱( )跨( )租( ) 窜( ) 蓄( ) 谓( )祖( ) 串( ) 畜( ) 猬(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自学指导一:小组内交流文中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地方?备注自学指导二: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_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_自学指导三: 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作者是_检测题:一、读句子,回答问题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另一种东西”指的是 为什么说“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3、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 它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请用“ _ ”从文中画出来。 2、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照应的句子:_ 深刻含义:_ 4、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表现了什么?_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低微、枯瘦、深奥、咳嗽、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等词语。2、练习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指导一:1、自读一遍课文,标清自然段。自学生字词,在下面写出自己学会的生字词。备注2、组长组织检查读生字词,教师进行抽查。3、读一遍课文,练习读通顺。用“_”画出不好读的句子。4、再读一遍课文,练习读流利。练习把不好读的句子读流利。5、小组长组织检查。自学指导二: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文是围绕着哪一句写的?请给课文分清部分。2、说一说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的联系,试着给每一部分加个小标题?检测题:1、成语填空 囫( )吞( ) 张( )李( ) ( )经风( ) 北风( )( )然大( ) 一目( )行 一知( )解 ( )痛哭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_ _ 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_ 项目写词15读文15指导二1、15指导二2、15检测1、10检测2、10参与20总分评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自学指导一:对上节课学会的词语进行听写。自学指导二:边读边批注课文的每一部分,写一写自己的体会。自学指导三:1、教师给小组分工,请每一组准备展示一部分。小组同学对展示的这部分内容进行第二次批注。用“”划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写出自己的体会。备注2、写出自己学习这部分时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自己不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