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层工作感悟散文【篇一:基层工作感悟散文】前言:一年的大学生村官生活即将结束,在告别扬州前往赣州之际,我觉得有必要回顾一年来所走过的路,回味一年来的酸甜苦辣,总结一年来的经验教训,展望一年乃至十年后的职业道路,我想对我一年的大学生村官工作和今后的职业生涯都很有意义。当初毕业的时候经过反复考量,顶着各种压力,放弃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前往扬州来做大学生村官,当初做决定的时候就对自己说,到了扬州如果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的话,你的决定就是正确的。一年来,徘徊、失落、奋起、突围,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我始终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只是告诉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必须面对的!去哪都这样!我必须咬牙坚持住!时光飞逝,一年转眼过去了,我挺过来了,对别人来说也许没什么,但对于我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因为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这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如今,一年以后,我又踏上了选调之路,梦想重新开启。有人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也许,我注定和选调有缘吧。其实,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为了 重新 踏上这选调之路,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最清楚。如果毕业时选择区广西北海,一年后的今天我仍旧还在那里的乡镇奋争,而今我可以 从农村最基层到国有企业生产一线 ,有机会去多方面的历练。我想,当初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一年的大学生村官生活是充实的,而今的抉择也是正确的。从今天开始,我将对基层的各种感悟整理成日志,是总结,也是回顾,更是面向未来。 基层感悟关于基层工作一、在基层混,没有编制是很尴尬的 经过新一轮的乡镇机构改革以后,一个乡镇保留公务员身份的大约只有20人,副科级(在乡镇一般叫副镇级)以上干部大约15人,他们中有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镇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政法委员、人大副主席等,改制时这些人都自动变成公务员身份。剩下的5个人就是最近几年通过公务员统一考试招来的。乡镇府其他那七八十号人,要么是乡镇事业编,要么无编,他们的工资福利比正式的公务员要差很多。 应该说,在乡镇事业单位编制和公务员编制差距是相当大的,至少在我所在的这个乡镇是这样。别看在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很多同学根本就不会把乡镇机关放在眼里,甚至发誓打死都不去乡镇机关。但是,真正考上以后到了那个乡镇,也是众人羡慕的。 村里的干部就更不用提了,他们的身份就是农民,什么编制也没有,只有三大员(书记、主任、会计)有养老保险其他人除了年终那万把块的工资其他什么也没有(集体经济富得流油的村除外)。别看扬州地处江南,经济发达,虽与苏南没法比,但放到全国也是属于 先富起来的地区 ,但村干部的待遇低的你没法想象。我们村书记年薪18000块,其他人按职务依次递减,两位老主任为村里的忙碌了几十年(现在挂支部委员职),如今已经快60岁了,一年8000块大洋,不是月薪,是年薪。当初我们来的时候,很多同学对国家给我们提供的待遇满腹怨言,但是和老主任他们一比,我们直接就是 高级白领 !除了五险一金,我们一年的工资比老主任的两倍还多,想想他们,我们应该知足。 在扬州,大学生村官执行的是现在乡镇事业单位待遇。在村里,村里人认为我们是镇上的人,在镇上,镇上人说我们是村干部,其实我们什么都不是,没有身份的尴尬,身在乡下的大学生村官同学对此是深有体会的,我想这一点也是对我们的一个锻炼吧。二、 上边千条线,基层一根针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基层工作很复杂,也很能锻炼人 在基层工作和在机关不一样,机关工作大多是程式化的,周而复始、按部就班,而在基层,今天活干完了不知道明天干什么,上午完成了这项任务不知道下午会有什么事情等着你去处理,不确定性大,挑战性也大。很多人想象中的 一杯茶一张报纸 打发一天的日子在基层绝对有,但很少,至少我这样认为。如果说你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扯淡、吹牛,说明你今天没事干或者说你该干的事情已经处理好了,如果有事肯定出去办事了。因此,基层的考勤一般不会太严格,很多时候都靠个人自觉。只要你把你自己该办的事情办好,只要大领导找你的时候你能第一时间出现在他面前,一般不会有人关心你现在在哪里在干什么。在基层工作,也许你干的工作和你的职务相差很远,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文化站长平时也许履行的是党政办主任的职责;妇联主席也许每天做的事打杂跑腿的工作;也许你这个月在劳保所帮忙登记新农保,下个月就去计生办忙着整理档案。所以一定要适应基层的这种工作形势,不要以为这不是我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我就不干,领导让你去干点活是信任你,你应该高兴才是,你应该感谢领导又给你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再说了,干啥都是为人民服务,反正都是干活,都一样,只要领导满意就行,所以,初到基层的同学们一定要摆正心态。 据统计,目前奋战在全国农村一线的这几十万大学生村官,80%的人被乡镇机关借调,即 村官不在村 。也难怪,如今基层干部已经严重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现在很多工作又都是办公自动化,需要电脑操作,对我们学生来说很简单的word、excle等基本操作,对他们很多人来说是一筹莫展,就把我们这些 高级知识分子 借调过去当廉价劳动力,但是你的身份还是大学生村官。其实这既是一种不正常现象,也是一种无奈,关于这点国家正在完善相关政策,保证 村官在村 ,发挥我们应该发挥的作用。 还好,我就是那既 幸运 又 不幸运 的那20%的人,也就是 村官在村 的人。我坚决拒绝了被 上调 镇里某个部门当差的机会,因为我是来当大学生村官的,又不是你们乡政府的 勤杂工 ?每天坚持去村里上班,去干我该干的事情,履行我该履行的职责,学习我该学习的东西。三、基层部门繁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但改革是大势所趋几乎全国任何一个乡镇,凡是上级机关有的部、委、办、局,在乡镇都有相应的站、所、办与之相对应,只多不少。有些*办也许只有主任一个人;有些*所完全可以几个部门合为一个部门;有些*站里面有4个人甚至更多,其实只需要2个人就能把活干得好好的。这也是基层的一大现状。 有些同学要问了,这么多部门,这么多闲人,留着他们占着茅抗不拉屎干什么呢?都裁撤掉、都打发回家,留下精干人员,提高其待遇,然后提高其工作效率,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这件事情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很难。其一,各站、所、办看似无用,里面的人也没多少事情可做,但又都有其各自的职责,一时不好裁并和打发回家;其二,这些人都是当年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几斤 体制内 来的,虽然他们学历很低能力也有限,但几十年下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没到退休年龄也没犯什么错误,就把我打发回家?就砸我的饭碗?凭什么!?谁砸我的饭碗我就和谁没完!所以,一般的领导是不敢强力推进机构改革的,一改革就意味着 砸掉 某些人的饭碗,这个阻力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一般领导是没有这个魄力也不敢惹这个麻烦。尽管机构改革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但一般情况下这只是美好愿望。 这样一来,谁也不敢改革,再加上在现行体制下, 退出机制 的不完善,只进不出,乡镇机构和乡镇吃财政的人越来越多,机构越来越臃肿,竞争机制无法推广,效率难以提高。我想这不仅是乡镇机构的问题,目前我国各级机关都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年朱镕基是顶着多大的压力、有多大的魄力才强力推进的政府机构改革,就不难理解时至今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此事拍手称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朱镕基已经退位十年了,我们还念念不忘我们的朱总理。 但乡镇机构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目前,我所在的湖西地区正在酝酿乡镇合并,将原来的四个乡镇合并成两个。这样一来,就能减掉一半人马,减掉好几套班子。这样一来,人员精简,机构调整,留下的都是精兵强将,吃财政饭的人少了,待遇自然就能提高,其工作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在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形成一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的良性机制,对提高基层的办事效率、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而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很有意义的。不过,这只是美好愿望,具体如何操作还要静观其变。据历史有关经验,机构越改革越庞大,月改革越臃肿,几乎每次都背道而驰,对于如何走出这个恶性循环,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四、基层工作形式主义泛滥,务虚不务实的现象大量存在 很多时候很多工作都是 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 ,还有一个说法是 上联: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下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横批:谁去落实 。客观的说,这一现象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当然,也不是基层干部一方面造成的,他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上头整天名目繁多的检查、达标、评比,本身就是虚的,既然上面都是虚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下面就也只能 以虚对虚 ,这叫 上行下效 ;第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让形式主义有生存的土壤。在目前的体制下,人民监督是虚的,社会监督是虚的,人大代表监督也是虚的,新闻媒体的监督有时候还管点用,大部分时候就是无人监督,或者说制定制度的人自己自我监督。所谓的达标、评比、检查,本身就是随意性很大的东西,很多时候就是主要领导一句话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你们这儿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是上级检查团在你这里吃的怎么样、喝的怎么样、玩的怎么样、拿的怎么样,总之一句话,下级 吃拿卡要 这一思想领会贯彻的水平决定着你这里某项工作的成绩和水平。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腐败!但已经成为一种 潜规则 ,一时半会儿无法从根本上难以改变,但制定和执行制度的人都默认了这一 潜规则 的存在,俨然制度的正义性和合法性已不复存在; 第三、目前很多工作仍旧在探索中,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体制机制,形式主义只是权益之计。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主义还有存在的合理性。西方有个哲学家说过,存在就有是合理。谁也没办法,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我们国家相关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完善,能让基层的工作更有效率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少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情发生,能让广大基层干部少一些搞形式主义的无奈,能为人民真正的办好事办实事。 由于时间原因,关于基层工作今晚就先 感悟 到这里,改天有时间再好好补充。我想,今晚写的这些内容很多都是不成熟的,很多也是个人此时此刻的一家之见,我想随着今后工作的深入和层次的提高,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地很好的解决。我想不尽基层干部需要、基层工作需要,国家和人民更需要。【篇二:基层工作感悟散文】【 - 散文】基层工作做了多年,村级经济可以,村容村貌绝对不差,村民没有骂过我,在田间地头,只会碰到些老年农汉,我都以礼相待,虽不抽烟,但敬一支黄南京,看他们憨厚的一笑,我很知足,一天一包烟,我能承受,如用百姓的血汗钱消费,我相当难受!如今为了秸秆焚烧,我已经尽职尽力了,标语到组横幅进村,一个多星期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上班后,先要讨论,那些田块收割了,需要重点看管和当心,中午饭在田埂边吃,太阳火辣辣,咽喉痛嗖嗖,连日来,劝告百姓别烧别烧,不少万句,由于并了大村,所以原来的每个自然小村,都得一遍一遍去看去跑,看到他们开心地把一袋袋粮食装上车,运回家,我非常高兴,当看到缺人手的农户,我毫不犹豫地跑过去帮忙,他们的谢谢对我来说没必要,我尽的是良心的责任,因为我也是农民出身,知道收粮的苦,农活的累,缺人手的急,望到他们粜粮后的喜悦,心里就暖和。田间的秸秆,农民无能为力,我也一无所措,家里没法堆更不需要用,有别墅还要住茅草房吗?是一个道理,下午看到一户人家在烧,急忙拿着大扫帚跑过去,使劲地拍,嘴里还要老阿姨老阿姨叫着,帮帮忙,我们也没办法,天上有卫星看,地上有上级人员查,你最好拿回去,老人慢条斯理地问我,拿可以,万一我热坏了你会负责吗?这么多放家里,烧起来了你赔得起吗?看这颤巍巍的老人,我不好强求她怎样,所幸扑灭后她没再点烧。晚上六点多,转到一路口,见到不远处有火光,走过去,但没走几步,就听见喊快来救火,快来救火,急忙三步并两步跑去,火已在长势良好的麦田里着了,扑,踏,跳,火算灭了,麦损失也不大,老人转哭为笑告诉我,她看看已到晚上,应该没什么人管了,就在自己的田里点了火,谁知火还是迈过了一区田烧到了人家地里,我以为自己能救灭,结果灭不了,只能喊救命叫救火,谢谢你们这些好干部大好人,我们几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肠穿孔护理查房
- 2025年苏州市相城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6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市奉化区红果文体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潍坊寒亭区(经济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1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国家能源校招网申//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纪检人才专项社会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青海都兰金辉矿业有限公司(国有企业)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燃气集团外包岗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丹源安保服务有限公司招聘6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黔西南州南盘江国有林场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承包商全流程安全培训
- 养生店国庆节活动方案
- 古代文学史杜牧课件
-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深圳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申请表
- IDC云数据中心机房运维服务解决方案
- 婴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养育要点
- 大一统视阈下的边疆治理
- 2020ESPEN专家建议: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中西医结合导论第一章中西医结合导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