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测评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的文言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更若役(gng) 弛然而卧(ch) 号呼而转徙(ho)B . 殚其地之出(dn) 当其租入(dng) 顿踣(b)C . 恂恂而起(xn) 谨食之(s) 以俟夫观人风者(s)D . 腊之以为饵(x) 挛 (lun) 乡邻之生日蹙(c)2. (2分)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 ) A . 轻飞曼舞 精神抖擞 细滋漫长 素锦B . 闲情逸致 春花秋实 轻歌曼舞 烘托C . 气势磅礴 芊芊细草 歌声嘹亮 披蓑D . 素湍绿潭 花枝招展 一年之季在于春 戴笠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根据课文默写(1)黔无驴,_。(柳宗元黔之驴)(2)_,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3)居高声自远,_。(4)人之立志,_。(彭端淑为学)(5)圣人之道,_。(6)_,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7)多谢浣纱人未折,_。(郑谷莲叶)(8)荷叶罗裙一色裁,_。(王昌龄采莲曲)(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亭亭净植,_。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4. (15分)赏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请用“/”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三处)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随 君 直 到 夜 郎 西。(2)有人认为“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予明月呢?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2分)5. (2分)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_,这本书是_,又译作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6. (15分)语文综合实践。 (1)【活动一】在飞岛国“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了很多见闻,请写出其中三个。 (2)【活动二】学校在大课间开设了“朗读者”活动,为了鼓励更多同学走上“朗读台”,请你拟写一句宣传语。 (3)【活动三】下图为“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宣传画。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画面主要内容。请简要写出你的感悟。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7. (20分)(2015江苏徐州)阅读下面的一篇议论文 , 完成14题。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吴智勇(1)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信仰和主义可谓多矣,虽然我们并不一定都要皈依某种宗教,但是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指引自己前行的信仰。今天,当物质的匮乏不再困扰我们时,心灵的成长便成为生命的第一要务。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上帝”,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理论,是一种实践,一种内在生命的实际体验,更是精神的支持和动力。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精微,如此难以把握,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人类的文明以文字的脉络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阅读已经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让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在阅读中共生。(2)文字,是生命洪炉中的一缕袅袅炊烟;书籍,则是由心灵唱出的歌,安慰着每一个骚动不安的灵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百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3)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4)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选自课外阅读2015年3月份上刊)(1)请说出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怎样的中心论点。(2)联系上下文,为“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仍新颖如故,熠熠生辉。”这一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本文第(3)段划线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4)请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猫布封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尽管有柔美的体态,尤其小的时候,但是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它们狡诈、虚伪、喜欢搞恶作剧,而这些都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天性,而且这些恶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明显,这恐怕也是人类不喜欢它们的原因。人类养猫已有悠久的历史了,可是在这么长的豢养史中,这些恶习并没有改掉多少。成年的猫会对主人阿谀奉承、谄媚迎合,像一个老奸巨猾的谗臣,这也是人们不喜欢它们的另一个原因。除此之外,猫还很会伪装,经常粉饰自己狡猾的天性,让人类无从察觉它们的真实意图。表面上看来,猫和人类可以轻松融洽地相处;实际上,它们从不主动探索与人类的相处之道。它们看人的目光总是充满疑惑,也不会主动接近自己喜欢的人。由于它们喜欢人类抚摸带来的温暖、惬意的感觉,才勉强去主动接触人。孩子总是特别喜欢幼小的猫,因为它们可爱活泼、聪明漂亮,但其锋利的爪子却往往让孩子们心生恐惧,不能和猫太过亲密,成为彼此的伙伴。一般情况下,忠诚的动物和人类总是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而猫除外。就这点儿天性来说,猫同人还可以勉强和睦相处,但和性情率真耿直的狗就不那么容易相处了,二者甚至是水火不容。猫天性狡诈、残忍、欺软怕硬,那些比它弱小的动物就往往成了它逗弄伤害的对象,如小鸟、兔子、老鼠、田鼠、鼹鼠、蟾蜍、青蛙、蜥蝎等。猫躲在笼子旁准备偷袭小鸡,或是在洞口前伏击老鼠是常见的现象。猫很聪明,它们设置埋伏、突袭进攻的技术,比专门受过人类训练的狗还要灵活。可有一点很遗憾,猫没有狗那样灵敏的嗅觉。当它们准备追捕的那些小动物在眼前消失时,它们一般就不再去追赶,而是耐心悠闲地等在小动物进出的通道处,准备来个守株待兔。它们极爱搞恶作剧,抓到小动物后,即使没有胃口,也会进行一番恶意的戏弄、玩耍,似乎在享受猎物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快感,最后再把小动物残忍地杀死。猫和人类同住一个屋檐下,独立意识极强,它们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行动,严格意义上讲,猫不能算是人类的宠物。人类无法控制它们的自由和行动,如果违背它们的意愿,它们就会悄悄逃离。猫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天性,它们喜欢过干净而安逸的生活,很会享受,休息时总喜欢找柔软的物品铺垫在身下。而对于寒冷、潮湿、水以及异味,猫又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猫白天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喜欢蜷缩成一团儿躺着。温暖的阳光下,高耸的烟囱后,热乎乎的炉子旁,都是它们最喜欢的地方。它们总是表面看起来睡得很熟很香,似乎在做着什么美梦,不会轻易醒转,其实它们警惕得很,即使睡着了也能对异常情况做出敏捷的反应,因为它们几乎从不熟睡。它们矫健敏捷,行走时像个幽灵般无声无息,即使从房顶上跳下来,也只发出轻微的噗噗声。猫天生爱干净,它排泄时要选择离自己住得较远的地方,还要用泥土掩埋起来。它们的皮毛总是被梳理舔舐得光滑油亮,如果在晚上,我们仿佛能看见皮毛在黑暗中反射出来的光泽。漆黑的夜里,猫的眼睛常闪烁着幽绿明亮的光芒,再加上走路无声,这更让它们看起来像个可怕的幽灵了。(1)通读全文,请简述猫有哪些特点? (2)为什么说严格意义上讲,猫不能算是人类的宠物? (3)选文最后一段作者把猫两次比作“幽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本文写动物渗入鲜明情感,后人对此褒贬不一,请结合下面这句话,简析并进行评价。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 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2015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 , 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拔:攻下。逼阳: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备:准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B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C .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D . 望其旗靡 , 故逐之 靡:倒下。(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4)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题一: , 我家的年度汉字时光匆匆,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盘点我家过去的一年,我们可以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汉字,如:变、顺、升、和、房、喜、穷然后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一位总统带着孙子散步,有个乞丐向他鞠躬敬礼,总统马上驻足还礼,而且弯腰更深。总统孙子不解:“他只是个乞丐啊!”总统回答:“我绝不允许一个乞丐比总统更有礼貌!”不要以为别人尊敬你,是因为你很优秀,其实别人尊敬你,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对谁都尊敬。礼貌和尊重,象征的是境界和修养。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或话题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600字以上。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