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题.doc_第1页
河南平顶山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题.doc_第2页
河南平顶山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题.doc_第3页
河南平顶山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题.doc_第4页
河南平顶山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1-201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完成14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远的一颗行星ABCD2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大气层扰动而导致A“磁暴” B极光C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或中断D耀斑现象3下列叙述中,与地球特殊性成因无关的是A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B大气的热力作用C日地距离适中D地球有一颗卫星4下列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大气环流金属矿产资源地震风海流A B C D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g为下地幔),完成56题。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Bc为生物圈,e为岩石圈Ca、b、c三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零6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图中c层B图中g层C软流层D下地幔读右图,完成79题。7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温度:ABCD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气压:DABC8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那么,在处进行绿化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增温和增湿B净化和增温C净化和增湿D减湿和减温9若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上升气流可能存在于白天的谷地白天的山坡夜晚的谷地夜晚的山坡A BC D读“不同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1013题。10曲线表示A寒潮过境B反气旋过境C气旋过境D暖锋过境11曲线表示A冷锋过境B反气旋过境C暖锋过境D气旋过境12曲线表示A气旋过境B暖锋过境C冷锋过境D准静止锋过境13曲线表示A暖锋过境B反气旋过境C冷锋过境D气旋过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416题。14下列能够实现图中环节的是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15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A BC D16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A B C D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1719题。17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18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A北半球 B南半球C印度洋D南大西洋19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乙洋流是由盛行风吹拂形成 暖流寒流 补偿流A B C D读右图,完成2021题。20图示构造是由A岩浆活动形成的B地壳运动形成的C变质作用形成的D流水作用形成的21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向斜或背斜丘陵或盆地山岭或高地ABCD22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由地形、气候、河流、植物四大地理要素组成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完成2325题。23图中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24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25该山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B40S附近C40N附近D 极圈附近第卷本卷共5题,共50分,答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内,超出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26(10分)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要求。甲乙(1)图甲所示为北半球的(节气)。此时,地球位于图乙中的位置附近,公转速度较。(2)甲图所示时刻,A地的地方时为,B地的地方时为。(3)当地球公转到图乙中的位置这一天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4)当地球公转到图乙中的位置这一天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27(12分)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由于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冬季。(2)选择左图中的字母填空:平顶山昼夜等长,东亚大部分地区盛行东南季风。(3)图甲所示的气候类型是,其突出特点是。(4)图乙所示的气候类型是,其降水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是。28(10分)下图为三幅“河谷演变过程”图。读图思考。(1)按照成因,三幅图是典型的地貌。按照河谷演变顺序排列,三幅图依次应为(填代号)。(2)图乙为河谷发育的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和为主,这时河谷横剖面呈。(3)图甲中的A处外力作用表现为,B处则表现为。(4)图丙所示的河谷特征为,。29(12分)读“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支洋流是受吹动形成的洋流,、两支洋流是受吹动形成的洋流。(2)图中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属于暖流的是。(3)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其洋流的流动方向有什么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4)若该图所示为太平洋,则甲处的渔场名称是,从洋流影响的角度看,其形成原因是。30(6分)读下图,回答问题。(1)填写地质构造名称:AB。(2)在地貌上,A处成谷的原因是,B处成山的原因是。平顶山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卷(共50分)1A2C3D4C5C6C7A8C9B10C11B12C13A14C15C16A17B18A19C20B21D22B23A24A25A第卷(共50分)说明: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26(10分)(1)夏至 慢(3分)(2)12时18时(2分)(3)昼最短,夜最长(或昼长小于夜长)(1分)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2分)(4)自赤道向两极递减(2分)27(12分)(1)太阳直射点 偏北 偏南(3分)(2)B A(2分)(3)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2分)(4)地中海气候(1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燥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暖湿多雨(4分)28(10分)(1)河流侵蚀乙甲丙(2分)(2)初 向下 向源头侵蚀 “V”型(4分)(3)侵蚀堆积(2分)(4)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 型(2分)29(12分)(1)信风 西风(2分)(2) (2分)(3)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北半球中低纬度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