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和学习文中重要词汇;能够抓住文中表达作者重要语句的句子。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关键句的方法来体会文章思想,把握作者的情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无华的语言所包涵的深切情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父子情深,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进与父母沟通和交流,学会互相关爱。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3、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教学方法:反复朗读,学生探究。教学准备:收集与朱自清有关的材料。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课之前,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父亲。以歌曲和下面一段独白导入:在父母的辛勤哺育下,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但是,父母却一天天的老去,同学们,你是否注意到:皱纹正一天天地爬上了父母的额头;银发也在不经意间从父母头上冒了出来;他们的腰身已变得不再挺拔有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可当我们面对着苍老而可敬的父亲时,他的眼神、他的手势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他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不由得而升腾起一种尊重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普通的父亲,认识父亲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浓浓的父子亲情。二、检查预习1、学习重点字词。2、作者及背景: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三、初读课文:请学生分段有感情的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分出段落,并了解段落大意。1、第1自然段这两句交待了作者的写作原因,用一个“最不能忘记”表现了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的是无比深刻的印象,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问:为什么父亲的背影“最不能忘记”呢?明确:这里是作者设置的悬念,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问:课文题目是背影,而这里第一段就提到了背影,这种写作手法叫做什么呢?明确: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点明这是难忘的背影。板书:第1段:开篇点题,难忘背影2、第2-3自然段问:“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那作者这里指的是哪些事情,请在课文中找出来?问:第3段写的是什么?板书:第2-3段:描述家境,渲染悲凉气氛3、第4-5自然段问:在第4自然段中,写了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由不送我到决定送我,作者为何刻意写这个环节?问:这一段共出现过几次“聪明”?请找出原文。问:在第4、第5这两段中,作者几次提到我的年纪?请找出来。板书:第4-5段:车站送行,细心关照四、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父亲在送行时对我的细心关照。我们可以把这两段概括为“车站送行,细心关照”。五、作业:课堂中的生字词每个2遍,课后听写。第二课时一、复习上一课时所讲的主要内容:上一节课,我们讲到第5自然段,同学们应该还有所印象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昨天所讲的主要内容。昨天,我们讲了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还记得板书是什么吗?()第二第三自然段我们又是如何来概括其内容的呢?()第四第五自然段呢?()二、课文讲解:1、第6自然段问:这一段主要写的又是什么呢?明确:这一自然段主要描写了“我”在车站看到的父亲的两次背影。问:这一段,第一次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的?明确:父亲去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问: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这个背影的?明确:先写父亲的外表和衣着,“父亲是一个胖子”“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接着再写父亲爬月台,这样就能把父亲的爬月台画面更好描绘出来。交待父亲是个胖子,是为了后面的爬月台做铺垫。父亲的衣着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突出了什么颜色?(黑色)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作者接着又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教师讲解(蹒跚)这个词的意思?作者为什么用“蹒跚”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写完父亲的蹒跚,作者又写了什么?(父亲爬月台)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来描写父亲爬月台?问:作者看到这样的背影,他的反应如何?明确:“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作者被父亲深深地感动了,这是一种伟大的父爱。问:这一段的第二次背影是在什么时候看到的?明确:在父亲慢慢远去的时候看到的。这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背影,由清晰可见慢慢变成再找不着了。问:当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正慢慢消失在视线之内,他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明确:作者流下了眼泪,内心非常感伤,对自己不能理解父亲而悔恨。这是一种对背影逝去的追忆,包含无尽的牵挂。三、赏析课文:1、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就是父亲与我在车站离别时的情形,文章具体写到了父亲的两次背影,一次是买橘,一次是看着父亲离开的时候。那么这一段的段落大意我们可以概括为“车站离别刻画背影”。2、第7自然段问:作者此次见到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什么原因?小结:这一段写的就是从那次浦口车站分别以后,作者看到父亲来信,又回想起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我们把这一段概括为“思念父亲,再现背影”。四、全文总结:这篇文章一共写了四次背影,我们都已经一一解读过了,而这篇文章所要通过背影来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情感呢?文章从背影的角度刻画了父爱子、子爱父的感人画面,表达了深深的父子之情。五、深化主题:完成作业。第三课时一、导入:这篇文章感人至深,今天我们来品味他的语言特色。二、揣摩文中父亲所说的几句话的含义。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理解:是对儿子的劝解和安慰。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理解:“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是说叫别人去不放心。体现了对儿子的深切关怀。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理解:细心关照之后,又想起儿子在路上口渴的问题。担心橘子买来之后找不到儿子,又怕行李丢失,于是又叮嘱儿子不要走动。可见为儿子想得多么周到。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理解:惦记儿子一路是否安全,叮咛儿子来信好让他放心。5、“进去吧。里边没人。”理解:不让儿子送他,催促儿子回车厢里去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三、归纳写作特点。1、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背影”细致描写,表情达意。2、平实质朴的语言饱含感情。对于这些特点,同学们一定要结合读课文细心体会,真正领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企业2025年供应链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报告
- 福州五一活动方案
- 线上职业沙龙活动方案
- 申请商场活动方案
- 组织普法活动方案
- 石家庄邮政存款活动方案
- 线上绘本英语活动方案
- 礼品推销活动方案
- 礼仪比赛活动方案
- 福州元宵彩灯活动方案
- GB 23466-2025听力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Places we live in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
- 华为信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重庆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变更管理实施指南(试行)解读2025.7.25
- 煤改电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方案和措施
- 布病的护理教学课件
- (2025年标准)预售小麦协议书
- 2025年院感测试题及答案
- 公司培训防诈骗知识宣传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