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 时间:150分钟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A. 官营手工业者的创造力受到束缚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说明政府对官营手工业者进行严格控制,严禁收徒和私自生产,这种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和推广。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者创造力的发挥,排除A项;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防止手工工艺外传,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者身份的变化,排除D项。点睛: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官营手工业的优势表现在资金雄厚,规模经营有利于精细分工与协作,工匠集中,管理严格,有利于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但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产品不进入市场,只是供官府和贵族消费,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以及超经济剥削手段,容易激化矛盾。2.全球通史的作者曾写道:“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可知这段材料可以反映我国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所以符合题意;根据“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可知这段材料可以反映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及其影响,也可以反映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所以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企业是由于近代民族危机的影响,而不是由于官府垄断工商业,所以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肯定筛选法,它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择肢,确定一个正确的选择肢,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择肢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择肢,排除包含这些选择肢的组合,再逐步筛选。辨别法,即用肯定筛选法选出绝对正确的选择肢,用否定筛选法排除绝对错误的选择肢,从而缩小范围,针对不能直接用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确定的选择肢根据所学知识辨别是否符合题意。3.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与“第一次商业革命”相对应的是A. 开始形成民间集市夜市B. 江南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C. 政府放松了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D. 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答案】C【解析】【详解】夜市出现最早是在唐朝,故排除A项;江南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是在明清时期,故排除B项;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政府放松了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故选C项;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大商帮是在明清时期,故排除D项。4.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保护农耕经济B. 限制工商业发展C. 维护封建统治D. 防范“外夷”入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选C。封建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对外交往有助于发展商品经济从而不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进而伤害到自己政权的稳固,因此明清时期往往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ABD三项都是C的表现。考点:古代中国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名师点睛】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比较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实施时期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衰落时期目相同点维护封建统治不同点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内容相同点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点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相同点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同点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5.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A. 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 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 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答案】C【解析】由材料“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反映了雇佣关系的形成,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故选C;材料无法反映苏州失业人数较多,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和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故排除BD。6.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 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 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答案】B【解析】该农户主要经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故A项正确;把养的蚕卖出一部分,反映了明朝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故C项正确;该农户养蚕缫丝,织绢120匹,反映了这一地区丝织业发达,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问题要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7.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答案】A【解析】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故D项错误。点睛: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及特点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及流通方式劳动力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无偿调用各类匠户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私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私营主雇工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农民自身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8.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A. 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B.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 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D. 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可知,商人赚钱之后,并没有用来扩大再生产,这也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缺乏动力,所以答案选C。材料并没有涉及商人地位,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一直都是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排除B;D材料没有涉及。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9.有学者在研究十六世纪中叶“嘉靖大倭寇”问题时认为: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材料表明A. 民间贸易损害政府利益B. 商帮力图扩展海外贸易C. 官方贸易失去垄断地位D. 海禁政策加剧倭寇之患【答案】D【解析】材料“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最高领导是王直,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反映了明代海禁政策与倭寇的海上贸易合法化诉求之间的联系,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民间贸易损害政府利益,故A错误;王直的出身问题并不能说明商帮力图扩展海外贸易,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官方贸易失去垄断地位,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代海禁政策阻碍海外贸易的后果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海禁政策加剧倭寇之患”的结论。10.明中期以后,“生活”的内涵从耕织扩大到了商业买卖。时人将商业买卖视为一种“治生”的合法手段,甚至是致富途径,于是在“生活”一词之外,在小说中出现了“生意”一词。这反映出A. 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B. 政府经济政策发生转变C.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D. 工商业与传统农业分离【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时人将商业买卖视为一种治生的合法手段,甚至是致富途径”反映了当时传统的轻商观念发生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故冲击了传统观念,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体现新的生产方式,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经济政策,故B错误;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工商业与传统农业分离,故D错误。11.江浙地区唐宋以后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东南之田,所种惟稻”。但到了明中后期,“农田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植者,则十之七八”,各地广种棉花、甘蔗、果木、烟草等作物的记载也多见于史书。这种现象反映了江浙地区A. 经济重心地位日渐凸显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 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D.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历史现象主要是南方地区由种粮食为主到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商品经济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提高,所以南方的种植对象日趋商业化,为此C选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出明朝中后期南方种植商品作物增多,而无经济重心转移的情况,故A选项错误;材料并无直接体现雇佣关系,为此无法推断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小农经济逐步瓦解的时间在鸦片战争后,而材料时间是明朝中后期,故不符合史实D选项错误。12.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上海船户张元隆揽装商客价值数万两银的布匹、瓷器“前往辽东贸易”;同年八月,松江船户张永升揽装茶叶、布、碗等货物“前往关东贸易”。这说明当时A. 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B. 民间贸易缺乏政府监督C. 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商帮D. 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清初上海船户与东北地区在贸易往来。根据常识,上海与东北的贸易属于国内长途贩运贸易,这种贸易不是个案,故答案为D项;材料无法提供城镇商业方面的信息,A项排除;B项说法史实常识性错误,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对工商业的管制相当严格,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以地域为中心和以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人群体方面的信息,排除。【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精准简约提炼信息清初上海船户与东北地区在贸易往来,这是前提;据此透过想想看本质,推导背后的根源或本质长途贩运贸易较为活跃,这是关键。此外,准确理解一些历史概念,例如,明清商帮等。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13.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奢则不孙(通“逊”,谦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嘉靖太康县志(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材料四 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年份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消费支出构成(%)100100100100100食品支出(%)43.640.939.637.134.7衣着支出(%)17.416.714.013.613.2设备用品及服务(%)9.49.510.412.211.2医疗保健支出(%)3.94.54.54.96.4交通通信支出(%)4.95.56.26.07.0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10.011.212.813.314.2居住支出(%)6.77.17.98.27.9杂项商品及服务(%)4.64.64.64.75.3(3)依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答案】(1)观念:材料一提倡等级、崇尚节俭;材料二逾越等级、追求奢侈生活现象:封建制度的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重利奢靡的风气(2)崇尚洋货:西方列强入侵,洋货大量涌入;西方工业产品优势;工业文明冲击倡导国货: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工业发展;民国政府倡导;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3)变化:由重温饱到重健康、舒适;由重物质到重文化、教育原因:改革开放深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解析】(1)观念从材料一、二中归结即可:等级、节俭,越等级、奢侈。社会现象要从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变化等方面分析。(2)崇尚洋货应该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以及洋货的输入及其优势上分析;提倡国货要从民国时期社会背景上入手考虑:民族危机、实业救国思想、民族工业发展、政府的政策等。(3)观念变化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归结:重温饱重健康;物质文化。变化原因应该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思想观念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等方面分析。14.“熊猫外交”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达到顶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熊猫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老大哥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被送到苏联。引自新华网材料二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和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分别先后两次致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的一对大熊猫”。对外文化联络局最终的答复是,必须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和领取交换的动物。如因美国政府阻挠而交换不成,那就算了。这件事最终没有办成。1972年堪称“熊猫外交年”。熊猫玲玲和兴兴赠送美国,这是1949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国家。熊猫外交简史材料三 现在在日本、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德国、奥地利有熊猫。2017年6月24日,载着大熊猫“梦梦”“娇庆”的专机在万众瞩目下抵达柏林。外界似乎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熊猫大使的足迹足以说明两国关系之冷热。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熊猫,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变化。熊猫外交简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新中国首次“熊猫外交”对象是苏联。(2)从材料二“熊猫外交”的历程可见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1)新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孤立、包围、封锁;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而苏联当时对中国人民的态度友好;加强中苏关系的需要。(2)变化: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美国方面: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处于守势。中国方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需要。(3)国家利益和世界局势【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与苏联的外交。新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与恶意封锁。此时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而且苏联是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与中国关系友好,并同属社会主义阵营。(2)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初,在国际格局方面,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破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台湾问题急需解决,所以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3)结合所学,国与国的亲疏由国家利益决定。由中美关系正常化来看,世界局势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外交决策。15.古代的徽商主要指的是明清时期徽州府(今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籍商人集团,它与北方的晋商构成明清时期雄踞南北的两大商人集团。材料一:以下是史籍记载的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一些情况:徽商又被人称为“儒商”。他们普遍受过儒学教育的熏陶,既重利又重义,以“买卖不成仁义在”、“宁奉法而折利,不饰智而求赢”、“人宁贸诈,吾宁贸信”作为经商活动的信条。徽商“出吴会(苏州),尽松江,走维杨,抵幽燕,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信厚”。徽商除从事商业贩卖外,还在江南苏杭等地投资兴办丝织、制茶、采矿等产业。清代徽商兴办的丝织工场织工达数百人之多。徽商荻利最大的是盐业。徽商通过结交官府权贵在南方许多地区获得食盐的专卖权,依靠垄断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材料二:进入晚清,商业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徽商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