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棠中心小学集 体 备 课电 子 教 案册数四册学科语文班级二( 5 )教师时间主讲李霞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两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6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24课;每单元1个综合练习,共8个。“识字”课有三种形式:词串识字(1、2、5、6)、形近偏旁的比较(3、4、7)、特殊偏旁的认识(8)。每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相对集中:第一单元:春光篇(14);第二单元:哲理篇(58);第三单元:亲情篇(912);第四单元:勤学篇(1316);第五单元:爱国篇(1720);第六单元:科技篇(2124)。以上安排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每单元一个综合练习,重视综合性和实践性,一般包括学用字词句、朗读背诵、写字、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主要用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在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适当的扩展。教学目标、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勤查字典,并养成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识字写字准确认读个生字。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个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阅读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写话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学习386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281个)。继续培养识字能力,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运用笔画或结构分析字形。写字姿势正确,字写得端正、清楚。学会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教学措施 1、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重视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教学设想这一册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是“勤查字典”;第二是“主动识字”。前者侧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侧重思想意识的强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侧重操作层面的内容,除了要注意具体方法的指导之外,也要重视“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的建构,而对侧重思想意识培养的内容,除了要充分重视“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的建构之外,同样要注意“操作技能”方面的指导和练习。有的东西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却一辈子有用;有的东西一时有用,但它却一辈子无用。诸如“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之类的习惯大概都属于前者。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初步养成主动识字、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勤于查字典的习惯及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学习。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字典、字卡。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上学期你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2、本学期还要重点培养两个学习习惯,其中一个为勤查字典(板书)。二、指导看图(课件)1、看第一页上面的插图,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师述: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知道了多读课外书的好处,可是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3、仔细看上面的小图:图上的老师在向我们推荐什么?(字典)4、看下面两副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字典呢?5、从整体入手,仔细看下面的小图,完整地说说图上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6、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看图,说说同学们在干什么?7、看第二页图,说说还有哪些情况下我们经常用到字典的?在学校,在家中8、谈谈你平时是如何使用字典的?三、总结板书,进行练习1、说说新学期里自己准备怎样培养自己勤于查字典的习惯?(小组交流)2、阅读课外读物。语文补充阅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初步养成主动识字、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一、简介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吗?他曾经给一位小学生写过一封信,信中有一部分内容就让他多读书。读书就如同采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师述:你读懂这句话了吗? 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乐于课外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我们的字典朋友,可是如果不认识的字太多的话,那就肯定会影响我们的阅读效率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书。二、指导看图1、看第3页上面第一幅图,从照片上你看出了什么?2、第2、3幅图画了什么?3、他们通过什么途径识字呢?4、看下面第一幅图,同学们在干什么?(津津有味地聚在一起看图识字)5、看下面第二幅图,两位同学在干什么?(津津有味地在大街上看铺名识字)三、小结:图上的同学挑选适合自己的,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字识的多了,阅读课外书籍、报刊也就方便多了,这样就可以从中学到许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四、讨论1、你想读课外书吗,有什么困难?(大家交流解决。)2、谈谈你平常读了哪些课外书?有什么收获?3、今后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主动识字?4、布置一个月后进行识字比赛。(分“个人奖”和“小组奖”)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教学反思:甘棠中心小学集 体 备 课电 子 教 案册数四册学科语文班级二( 5 )教师时间主讲李霞 第一单元识字1教学设想本课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和1个只识不写的字。第三部分是练习。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智育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难点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投影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人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1认读生字,正音。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2用“饺、扫、墓”扩词。七、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认识手字旁。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5让学生在习字册亡描红、仿影、临写生字。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月饼(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5)指名认读、正音。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三、指导读韵文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生字的。2教师范写生字。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5认读课后词语。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教学反思:甘棠中心小学集 体 备 课电 子 教 案册数四册学科语文班级二( 5 )教师时间主讲李霞识字2教学设想上课伊始,让学生介绍旅游胜地的有关资料,学生必须事先通过查找、搜集、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完成任务。这样,就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识字教学中,既要注意“工具性”又要注意“人文性”,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图画的展示,让学生自己感受、体验、手找、发现大自然的美。在这里,学生的想象在驰骋,情感在激荡,思维在飞跃,受到美的熏陶。从孩子的心理来说,他们天生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只要我们积极引导,他们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舍得到保护,得到发扬。儿童心理学表明,孩子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才有学习的欲望。采取学生感兴趣的起名字、猜一猜、画一画等方式,学生体会桂林的山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就很容易了。 学生通过旅程,漓江的美景无不在脑海中一一掠过,这种直观的感受通过“说说你最留恋的是什么”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深化为内心的感悟,“画廊”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会了字音并不意味着他能把握言语作品的声音形态,所以教师的示范和教会学生诵读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识字2犹如一首潺潺流淌的小诗,权富美感,是语言美的典型。其一,声音美,琅琅上口,声声悦耳,具有音乐性;其二,情意美,言语的形式如同桂林山水的美景一一展现。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多诵读好听的韵文,不仅能让他们在言语声音的世界中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环节的设计将枯燥的识字融入游戏中,通过贴词,将所学的词语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再一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不同想法。通过交流、讨论,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识字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识字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重难点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旅游胜地的材料,一组一张小情境图和一套生字卡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师生谈 二、 话,导入新课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旅游的好时节,你想向小朋友们推荐哪一个旅游胜地呢?为什么?请说一说。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四、创设情境,学习韵文1学习第一组词串。(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走进山水如画的桂林去看看吧。(播放优美的音乐。)(2)我们的轮船已缓缓驶入漓江,(多媒体出示桂林的风光片。)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碧水“、“秀峰”、“倒影”等词语。(4)这么美的景色,你能把它读好吗?(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指名读,比赛读。)2学习第二组词串。(1)船,沿着漓江缓缓前行。听,远处传来了什么?(播放壮族青年对歌的歌声。)(2)我们循声望去,(多媒体课件显示壮族对歌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3)相机出示“对歌”、“椿树”、“壮乡”等词语。(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师点拔理解:壮乡,指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5)多么有趣的风俗,多么热情的壮族人民,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吧!(练读“对歌”、“榕树”、“壮乡”,指名读,齐读。)(6)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3学习第三组词串。(1)走出多姿多彩的壮乡,听完悦耳嘹亮的对歌,轮船渐渐驶近连绵起伏的青山。(出示小插图一二。)你们感觉这些山怎么样?(2)假如要你给它们起个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象鼻”、“骆驼”、“笔架”等词语。(4)这么有趣的山峰,这么有趣的名儿,谁想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5)这里可能还有什么样的山?小组猜一猜、画一画。(配上音乐。)4学习第四组词串。(1)(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绿莹莹的江面上一位渔民正撑着竹筏。(教师相机介绍竹筏。)(2)竹筏上,站着一只鸬鹚,(观看鸬鹚捉鱼的课件。)它正注视着水面,随时准备捕捉水里游动的鱼儿。(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竹筏”、“鸬鹚”词卡,并进行朗读。)5回归整体。桂林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走过的旅程,(读学过的词串。)你最留恋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学生自由说。)青山、绿水、竹筏、鸬鹚漓江真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漓江真可称为百里画廊哪!(出示“画廊”,学生读。)五、齐读韵文,小结本课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指名读词语:碧峰倒影象鼻骆驼笔架画廊月饼(1)带拼音读。(2)去拼音读。2开火车读。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2。二、指导诵读,读中感梧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老师很想读一读。(教师示范读,并介绍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三、看图贴词卡,练习说话1愉快的旅行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小组先说一说。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轻声读一读。3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再次齐读。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四、字形分析,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碧、峰、影、鼻、骆、驼、架、廊。(1)读一读。(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2学习写字。(1)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点抓住“鼻”这个字指导。)学生描红。(3)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五、课间延伸,实践活动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不去旅游真是可惜。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词,把桂林的美景好好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去,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教学反思:甘棠中心小学集 体 备 课电 子 教 案册数四册学科语文班级二( 5 )教师时间主讲李霞识字3教学设想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课文将两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第一组词语介绍了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第二组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第四组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诵。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智育目标:1学会奉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新词。2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字3(齐读)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师:同学们说得对。“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2)复习“木字旁”。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指名读、齐读。(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师:同学们说的对。“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4)复习“禾字旁”。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出示课件,学习生字词。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松柏、杨柳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3出示词卡:桌椅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机出示词卡:秧苗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稻谷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庄稼五、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齐读。2用“柳”、“椅”、“秧”扩词。八、指导书写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听写生字。3检查听写情况。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1)“”的古文字像什么?(像竹叶)(2)复习“竹字头”。师范读带竹字头的生字。指名读、齐读。(3)“”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两棵小草)(4)复习“草字头”。师范读带草字头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出示课件,学习生字词。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竹篮、箩筐、筷子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仆目机出示词卡:茶叶3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是什么吗?相机出示词卡:菠萝4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相机出示词卡:兰花五、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七、指导书写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检测效果。二、指导读韵文1按要求归类读。(1)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读第一组词语)(2)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读第二组词语)(3)哪些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读第三组词语)(4)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读第四组词语)2多种形式练读。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1做找朋友游戏。2教歌诀:“禾字旁表示庄稼,木字旁表示树木。爸爸下田去插秧苗,爷爷上山去栽松树。”“草字头表示花草,竹字头与竹子有关。窗台上放着两盆花草,墙壁上挂着一只竹篮。”四、课内作业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教学反思:甘棠中心小学集 体 备 课电 子 教 案册数四册学科语文班级二( 5 )教师时间主讲李霞识字4教学设想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第一组同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目”、“冫氵”的“实物古文宇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好习惯。智育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比较“日目”、“冫氵”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教学重难点认识井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向称。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1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相机出示词卡:晴空 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温暖(nuan) 3小姐姐在于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晾晒 4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相机出示词卡:眼睛、瞄准 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出示词卡:眺望 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 五、教师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是什么偏旁?(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晒”大都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是什么偏旁?(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瞄、眺”大都与眼睛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1指名读、齐读。2正音:”晒、准”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3用“暖、眼、准”扩词。七、指导书写1学生看和记忆“暖、准”的笔顺。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时都应左窄右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听写生字。3检查听写情况。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有什么。2自由读韵文,要求:渎准字音。三、出示表(二),复习“两点水”、“三点水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1)“冫”的古文字像什么? (2)复习“两点水”。教师范读带两点水的生字。指名读、齐读。(3)“氵”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三点水”。师范读带二点水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四、出示挂图,继续学习生字词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2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 3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相机出示词卡:长江 4教师简单介绍长江:长江流经我国10个省区,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5长江是我国第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出示词卡:黄河教师简介“黄河”。6长江的水最后流人哪个海?教师简介“东海”。五、教师小结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生字,第一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两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冰冻、寒冷有关)第二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三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水有关) 六、学生自学本节课的生字词1指名读、齐读。2用“冷、冻、冰”扩词。七、指导书写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冻”的笔顺。2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词。2及时反馈。二、指导读韵文1按要求归类读,(1)哪些词语与太阳有关?(读第一组词语) (2)哪些词语与眼睛有关?(读第二组词语) (3)哪些词语与冰有关?(读第三组词语) (4)哪些词语与水有关?(读第四组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1做找朋友游戏。2教歇诀:“目字旁表示眼睛,目字旁与太阳有关。瞄准射击要用眼睛,晾晒衣服要在晴天。”“三点水是水的变形,两点水与冰冻有关:江河湖海离不开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四、课内作业1抄写课后词语。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3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个 人 增 减教学反思:甘棠中心小学集 体 备 课电 子 教 案册数四册学科语文班级二( 5 )教师时间主讲李霞练习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对策:自学师生之间的一段对话,认真读,不理解的小组内讨论。 教学准备: 字典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习师生对话,理解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1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查字法部首查字法。请小组内先来学习这种方法。 要求:先自己认真地读读师生之间的对话,然后同桌互相学习,讨论学不懂的地方。 2读懂对话。哪一对同桌愿意来演一演这段对话。 (1)学生自学师生之间的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两人讨论学习对话内容。 (2)几对同桌来表演朗读对话。 3认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1)认识字典,部首检字表,这个表有两种表格,一是部首目录表,二是检字表,请你们翻到部首目录表。以“椅”为例来查字典了解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2)接下来怎么做?怎么找呢? (3)学生说一说 (4)是啊,首先找出字的部首,数一数部首的笔画,在部首目录表中找到这个部首。 (5)找到“木”这个部首以后怎么做?(看木字旁后边的页码,按这个页码在检字表里找到木字部。) (6)最后怎么找“椅”字呢?(再数一数木字旁右边的笔画8,在木字部的8画里找到“椅”,看看“椅”的页码是多少,翻到那一页,找到“椅”字,你就会读了) 二、练习填表 1小猴子读了个童话,下面的字不认识,请你帮助他,好吗?请看表格,第一列里请填上生字的部首,第二列里填上生字一共有几笔,最后写上生字的读音。我么来个查字典比赛,看谁先帮助小猴子解决生字。 2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来查四个生字。并完成表格。 3评选出查字典比赛高手。组织交流。 4交流: 腔:月字部首,总共12画,读音是 粮:米字部首,总共13画,读音是 酣:取左边的部首,总共12画,读音是 敲:取左边的部首,总共14画,读音是 三、总结: 是啊,一般选部首,我们都选择左边,或者上面和外面,如果两个部分都是部首或者查不到左边或者上面或者外面就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顺序来。 一、结合句子给小猴子讲讲生字的意思。 1、自己先读读想想什么意思? 学生边读三句句子边想带点字的意思。 2、指名读第一句,“腔”是嘴巴的意思。 指名读第二句,“粮”是吃的东西。 指名读第三句,“酣”指睡得很香,很沉。“敲”就是(学生做敲门的动作)这个动作。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四个成语,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能运用四个成语。 2练习书写横画比较多的字“拜、瞄、鼻”。 教学重点:熟记成语,美观地书写三个横画多的字。 教学难点:能运用四个成语。 教学对策:看图理解成语,并提供语言环境。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熟记成语 1、看插图,说说图上的人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场景? 2、指名个别回答:人们正在唐人街上过节日。大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有一队人正在舞龙,边上有许多观众正兴高采烈的观看呢!家家户户大门前挂起了大红灯笼,人们提着各种精致的花灯,放起了五彩缤纷的礼花。每个人脸上笑开了花。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四个成语就是描写人们过节时欢乐热闹的场面。 4、借助拼音自学。 要求:读准每个生字,成语。 5、检查自学,并做指导。 个别朗读成语,并业读音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三峡学院《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四年级语文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 河北工业大学《社会保障概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服装款式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师范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讲座》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营销策划实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师范学院《审计综合实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A2》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艺术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T 9452-2023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系统维修要求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培训-上交所
- tgnet中文使用手册
- 射线检测焊缝返修通知单
- 病历书写规范培训(修改)
- DL T774-2015规程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电气工程师职称评审个人业务自传
- CB/T 3780-1997管子吊架
- 物资供应投标书范本
-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