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心灵泰兴市马甸小学 张月华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心育”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说到底,学生能否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关键取决于他们的心理综合素质的优劣。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应把“育德育人”放在首位,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关注学生这样几点:一、关注“经济困难”学生,坚定“寒门出英才”的信念。 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少年儿童享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也一样感受到党的阳光的照耀与温暖。但如何使他们真正“留得住,学得好”,要靠我们的老师精心的照顾和辅导,关注这些“弱势群体”。尽管他们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囊中羞涩,生活相对维艰,但其思维与潜能不比他人差,有的还可能是出类拔萃的“天才”。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足以说明贫寒无罪无过,引导得当,贫寒却能形成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人生迈向成功之路,如马克思、哥白尼、牛顿、法拉第、华罗庚等人,都是“寒门”里的英才。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多为经济困难学生捧出一颗爱心,常与他们交心,诱导他们不与别人比吃穿,要比就比“双手”和“大脑”。简言之,就是与人比能耐,有能耐就能创造出用之不尽的财富。在他们特别需要时给他们送去一双鞋袜,捎去一点营养品,哪怕是一块橡皮、一把刀子,他们都会由衷地感激不已,把老师当作太阳,当作亲人,在他们幼小的心里自然会埋下争气的种子,去攀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回报老师的恩情。说实在的,只要老师们敞开一份爱的情怀,他们的内心一定会爆发出强大的内驱力,鼓足锐气、志气、骨气、英气,发奋苦读,努力成才。二、关注“家庭单亲”学生,懂得“疾风知劲草”的道理。由于天灾人祸、父母离异等原因,目前,“单亲”学生还为数不少。这部分学生自卑、孤独心理相当严重。他们误以为生活无望,前途无望,出现了心理扭折,甚至产生心理变态。因此,我们必须伸出援助之手,把他们拉向正确成长的轨道。对“单亲”学生我们应视情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对因天灾人祸造成的无父(母)的学生,教师要主动地亲近他们,问长问短,告知他们天灾人祸对人生来说是不可能避免的,也是偶然和暂时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尽管不幸,失去了亲人,是少年期成长的遗撼,但不能对终生造成残缺和遗撼。要向英雄人物学习,用顽强拼搏的精神找回失去的爱,安慰在世的,告慰“升天”的。对因父母离异的学生,他们由于父母感情不和,争吵斗嘴,或多或少产生了精神失落感和孤独感,甚至还会有敌对情绪,愤恨家庭,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如服毒、出走,弃学等。对此,我们必须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疏导工作,让他们认识到,父母感情不和,离异是好事。否则,家庭将长时间不得安宁,更不会有幸福。一般地说,父母尽管离异了,但他们是疼爱儿女的。儿女的文明,诚信、守纪、勤奋等品质和习惯的养成会在心灵上安慰离异父母双方,享受人间的快乐。否则天各一方的父母都会在心灵上造成无情的打击。这些学生失去的父爱或母爱,我们的老师应给设法给予弥补。如举行“快乐的集体生日联欢”、“我向老师道苦衷”、“爸爸(妈妈)你辛苦了!”等主题班会,都能使这“单亲”学生找到人生的航标,生活的坐标,增添与生活抗争的勇气和精神。 三、关注“思维后进”学生,鼓足“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勇气。 由于家庭环境、生理发育、遗传基因等原因,就同一个年级或同一个班级而言,思维的敏捷度是不同的。客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较为悬殊。是不是可以肯定地说思维敏捷的学生将来“有出息”,反应迟钝的学生未来就无前途呢?答案很显然,谁也不能从目前的现状来预测和断定孩子的将来。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谓“聪明”的孩子不一定就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反而那些被贬为“笨蛋”、“没出息”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却做出了超人的业绩。这些是屡见不鲜的事,诸如发明大王爱迪生、语言大师郭沫若等中外名人,他们的少年并不是辉煌骄人的,不是什么“神童”。所以说,教师要以现代教育理念走进课堂,走近学生,牢固树立“每个学生都有能成才”的理念,把教师神圣的爱洒向每个学生,千方百计地让所有学生都能昂首挺胸地大踏步走路,日常工作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更不能把“思维后进”的学生判为“死缓”。首先要防止他们滋生自卑心理,消除“低人一等”心态,真正懂得“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树立学习的信心;其次是在课堂中给予他们“优惠”待遇,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多提问、多质疑、多板演、多鼓励;再次是忙里偷闲,为他们“另起炉灶”,解疑排难,不断增强战胜困难的门径,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鼓足“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勇气。 四、关注“自流放纵”学生,明白“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真谛。 由于家庭教育的因素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极少数学生在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中“自流放纵”,可能会出现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游手好闲、无理取闹等不良现象。对于这类学生,我们不能回避,当然也不可回避,更不能嫌弃,回避和嫌弃就会给一个家庭带来灾难,同时也会给社会造成影响。诸如社会上父母杀死儿子、儿子杀死母亲的事早已见于报端,这些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的缺失,我们的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遇到这类学生,我们绝不可有“敌意感”,应抢先一步主动跟他们“交友”,弄清他们自流放纵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注入“强心剂”,让他们感到教师是可信赖的人。中国名校洋思中学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经”。相当一部分家长慕名将一些“不可救药的浪子”送到该校,不要多长时间,学生面貌却“焕然一新”,变得服服帖帖。其重要的是校长、老师采取陪吃陪住陪学习的办法,当学生的“保姆”,以心换心,以情 育情,连每分钱的开支也帮助学生使用到刀刃上。实实在在的方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许多“浪子”学生终于“回心转意”,奋起直追,愉快地走进重点高中的大门,了却了父母的心愿,洋思的经验充分说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五、关注“沉湎溺爱”学生,牢记“老大徒伤悲”的古训。 如今,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家庭实属“小皇帝”、“小公主”,父母亲的“掌上明珠”。有的由于过于溺爱还沾染了一身傲气和霸气,性情孤僻,不善合作,更有甚者在家中能够“呼风唤雨”、“调兵遣交将”。还有的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赚钱,留守于爷爷奶奶身边,放任不管、不教。“隔代亲”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导致他们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成为学校教育的热点和难点。说实在的,如此“护短”、“溺爱”的家庭教育,不能不令人担忧。试想,靠这样的人,对一个家庭来说,能担当起养老送终的责任吗?对整个国家而言,又怎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护短”会产生“忤逆”,溺爱会酿成“劣子”。因而,我们应当发挥学校“心育”的优势,让学生从家庭的“宠爱”、“溺爱”中解脱出来,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深刻内涵。教师在个别教育的基础上,可因时因情制宜,组织学生经常开展家庭“小孝星”、“家庭小主持”的评选活动,召开“夸夸长辈”、“与小皇帝(小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筹管理办法要素
- 诊疗行为管理办法
- 街道招标管理办法
- 滨州土地管理办法
- 薪酬管理办法框架
- 火车退票管理办法
- 上海市浦东新区(四署)2026届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数据爬取行为竞争法规制研究
- 数字声音技术的规范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6届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动作经济原则手边化POU改善
- 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发展中心课件
-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爱美客公司盈利能力研究】14000字
- 酒旅餐饮商家直播间通用话术大全10-46-16
- 店铺装修标准
- 后疫情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健康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 地铁接触网直流融冰的研究与应用
- 九招致胜课件完整版
- 2014年欧洲儿童急性胃肠炎诊治指南
- 销售管培生培养方案
- GB/T 1972-2005碟形弹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