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分析化验安全管理规定讲课者 唐文龙 2010年6月 1 分析化验室安全常识存在的安全伤害 火灾和爆炸 化学烧伤和腐蚀 化学中毒 触电 窒息 产生的原因 人 机 料 法 环人 人的不安全行为机 仪器和器物的不安全状态料 材料的不安全法 分析方法是否安全环 实验室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 化验室基本安全常识1 分析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2 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 应有第二者陪伴3 进入实验室工作必须劳保穿戴齐全 防护服 防护眼镜 防护面罩 4 劳动用品穿戴不全 上岗前情绪不佳 身体状况不好 严禁上岗作业5 实验室禁止奔跑 避免制造不必要的噪音以及分散他人注意力的行为 6 用肥皂和温水洗手是保持双手洁净的最好方法 7 禁止任何时间在实验室建筑内抽烟 8 必须在所有试剂瓶和存储容器上粘贴有持久且正确的标签 9 不要将盛放有热液体的器皿密封 因为器皿可能因此破碎 3 10 在折断玻璃棒或调整其长度时 必须要要有保护 11 配制溶液时 不要将水倒入酸中12 如果将液体或化学品散落到了地上 立即用拖把打扫干净13 任何可能产生或要使用有害气体的工作都必须在通风橱进行14 压缩空气只能用于规定用途 15 存储废料的容器使用前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 16 在处理化学品时 必须非常小心 因为大多数化学品都是有毒的 4 18 在处理酸性和腐蚀性液体时 必须穿戴防护眼镜 面罩 适当的手套和围裙 19 在实验室中尽量存放最少量有机溶剂 20 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 蒸馏过程不得离人 21 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时 应先流水冷却3 5分钟后 瓶口盖上湿布再打开 以防气液冲出引起事故22 从高温炉中取出的高温物体要放在耐火石棉板上或白瓷盘中 附近不得有易燃物 远离易燃物不小于1米 23 能产生有害气体 烟雾或粉尘的操作 必须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柜里进行 24 取下正在加热近沸的水或溶液时 应先用夹子将其轻轻摇动或用玻璃棒搅拌后才能取下 瓶口不能对人 防止其爆沸 飞溅伤人 25 辨别化学品时 不得用嘴品尝或用鼻子直接闻味 应该距离未知物200mm以上用手扇动空气来鉴别 5 26 当眼睛里进入碎玻璃或其他固体异物 应闭上眼睛不要转动 更不要用手揉眼睛 以免擦伤 并立即就医 27 离开实验室时应关闭水源 电源 气源及门窗后 方可离开 28 工作中意外出现烫伤 机械擦伤 机械绞伤 立即送医院救治 29 工作完毕后应用肥皂洗手 30 化验人员需保护数据的安全 不得随意泄露 31 分析人员离开试验室必须脱去工作服 6 剧毒品保管 发放 使用 处理管理制度1 化验室使用的氰化钾 氰化钠等氰化物 砷化物 As2O5 等都为剧毒物质 应严格剧毒品的贮存 保管和使用 防止意外流失 造成不良后果和危害 2 剧毒药品要放入保险柜中并贮存在专门的仓库 实行 五双制 即双把锁 双人取 双人用 双本帐 双人管 房间设立报警装置 严格执行登记手续 领用和使用人及管理人员都要签名 3 称取毒物时要戴橡皮手套 注意不要将毒物洒落 若洒落时 要立即收拾起来 并把落过毒物的地方擦洗干净 4 做有毒试验时 要在通风柜内进行 工作完成后 不要将有毒溶液放在操作台上 也不要把它倒入水池里 要把它倒在专门的溶器中 以便集中处理 5 各种药品 试剂要分别摆放 不能互混 一切试剂 药品要有标签 瓶盖要盖严 配制的试剂标签上要注明有效日期 没有标签的试剂不能用 7 6 严禁试剂 油品入口 用移溶管吸取有毒样品 试剂时 应用吸耳球操作 不得用嘴吹 如需以鼻子鉴别试剂或样品时 应将瓶子远离鼻子用手轻轻翩动 稍闻其味即可 严禁以鼻子接近瓶口鉴别 7 严禁食具和仪器互相代用 如果曾使用毒物进行工作 试验完后 要仔细洗手和漱口 平时做完试验也要洗手 8 不能用手直接取任何试剂 必须用牛角勺取 9 禁止用手接触水银 处理水银时要戴橡皮手套 禁止在热源处进行水银处理 10 水银应装在密闭厚壁容器中 存放在阴凉的通风橱内 严防水银洒落 若洒落在桌面 地面时 应及时回收 并在洒落处撒上硫磺粉 或以每升加5mL浓盐酸酸化过的0 1 KMnO4溶液进行处理 11 如有用过的有毒废液 不能往下水道或排洪沟倒 应及时收集在专用的废液瓶内 废液瓶上 必须贴有 剧毒 警示 由专人保管 上报安环部门 由安环部门定时联系处置 埋掉或烧掉或联系公安机关或试剂厂处理 8 化学试剂的管理 化学试剂的安全性能分类1 易燃易爆化学试剂一般闪点 25 极易挥发的液体遇明火即可燃烧 闪点越低越易燃烧乙醚 汽油 苯 乙酸乙酯 闪点 4 2 有毒化学试剂一般的化学试剂对人体都有毒害 使用时应避免大量吸入 使用后要及时洗手 吸入少量有毒化学试剂 应根据毒物性质进行解毒 氰化钾 氰化钠等氰化物 砷化物 As2O5 都为剧毒物质 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防护 9 3 腐蚀性化学试剂任何化学试剂碰到皮肤 粘膜 眼睛 呼吸器官时都要及时清洗 特别是接触腐蚀性极强的化学试剂 如各种酸和碱 H2SO4 HCL HNO3 NaOH KOH 4 强氧化性化学试剂强氧化性化学试剂都是过氧化物或是含有强氧化能力的含氧酸及其盐如高氯酸及其盐 高锰酸及其盐 重铬酸及其盐 重铬酸钾 五氧化二磷等 强氧化性化学试剂在适当条件下可放出氧发生爆炸 使用此类物质时 环境温度不能高于30 通风要良好 5 放射性化学试剂 略 10 化学试剂存放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 必须分类摆放 2 化验室试剂存放 使用要求2 1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铁柜 壁厚1mm以上 中 柜子的顶部都有通风口 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 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 防爆冰箱除外 2 2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 燃烧 爆炸 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 不能混放 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2 3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 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11 2 4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的期限 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 甚至形成危害 2 5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 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2 6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 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 不可随便乱扔 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2 7化学试剂定位放置 用后复位 节约使用 但多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 12 化学试剂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腐蚀性药品 如强酸强碱 氢氟酸 冰醋酸和溴水 刺激性液体时 取用时应戴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若瓶子较大 搬运时要穿雨鞋 围围裙 一手扶住 2 严禁用手接触HF 用HF刻蚀玻璃仪器时 应戴橡皮手套 在通风橱内进行 3 稀释硫酸时 必须在烧杯等耐热 耐蚀溶器内进行了 且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下仔细缓慢地将浓H2SO4加入中 而绝不能将水加到浓硫酸中 在溶解NaOH KOH等放热物质时 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 若需将浓酸或浓碱中和 则须先行稀释 13 4 在压碎研磨苛性碱或其他物质时 要防止碎块飞溅 以免严重烧伤眼睛 面部或其它部位们 5 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 要戴手套 须细心缓慢摇动后才能使用 以防止使用时突沸溅出伤人 6 配铬酸钾洗液时要小心进行 以防溅出伤人 7 将仪器浸渍在K2Cr2O4洗注液中工取出 都须用钳子或戴手套 8 若不慎把酸或碱倒在试验台或地板上 要及时处理干净 9 化学试剂不能随意丢弃 以免对环境造成伤害 14 高压气瓶安全 气瓶应专瓶专用 不能随意改装 气瓶应存放在阴凉 干燥 远离热源的地方 氢气瓶最好隔离 各种压力表一般不得混用 氧气瓶严禁油污 注意手 扳手或衣服上的油污 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 以防倒灌 不得小于0 2Mpa 开启气瓶开关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 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 使用时 应注意气瓶的颜色和标签上的气体名称 防止用错 气瓶的颜色是 CL2 淡黄色或淡青色 H2 深绿色 瓶的上部或下部都有红圈 N2 黑色 CO2 灰色或黑色 C2H2的色 轻搬轻放 防止倾倒 碰撞和滚动等 分类放置 严禁混放 经常检查有无漏气 定期核验钢瓶 核验不合格者 一律禁用 所有钢瓶 单个或多个 均应直立固定 15 采样的安全管理 1 劳动保护用品是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 职工进装置现场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 女职工的长发不得过肩进装置 3 上罐或槽车时要把白大褂或长雨衣卷起来 并穿防滑劳保鞋上罐或槽车 4 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不准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 操作中必须使用防静电的劳保用品 5 进装置采样经管线下 如发现滴漏 不要抬头 不得靠近运行机泵或风机通行 禁止以电线作扶手 切忌靠近高压线 16 6 采样时阀不要开得太大 以免油溅出 采渣油或热油时 要戴手套和防护面罩 采完后要将阀关严 以防跑物料 7 采高温样品 浓酸 浓碱时 需佩戴防护眼睛 防止摔伤 烫伤或烧伤 8 罐或槽车采样时 防滑倒 扭伤或摔伤 9 采样绳一律用防静电采样绳 采样时必须接好地 严禁将采样绳和采样器一起往罐内丢 10 对于酸碱罐或者有严重腐蚀的油罐 上罐采样时 一定要细心观察腐蚀情况 有踩塌危险的地方不能去 防止踩破掉进罐里 11 对于轻油罐或槽车 不得在采样口处开闭手电筒 12 采样时要站在上风口 17 12 采样时要站在上风口 采原油 汽油等产品时 必须做到先打开采样口放一到二分钟后再采样 13 正在进物料或正在循环的储罐 不准采样 防止静电危险 14 凡从阀门口采样的 当阀打不开时 严禁用铁棒敲击 应找操作工处理 15 采酸 碱及加铅汽油时 要戴橡皮手套 采有毒试样时 要戴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 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16 采完或做完有毒试剂 如四乙基铅等 要洗澡 17 采气体样时 先检查球胆是否完好 当阀打开时 人要站在侧面的上风口 若自高压设备中采气体样时 则须经减压阀再采 采完后 一定要关严 阀打不开时 不能敲击 18 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1 大型仪器使用1 1电压必须与电气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相符 电源 电线需与设备功率匹配 要使用专用插座 精密仪器需要有稳压 化验室电源要和生产车间用电量大的设备电源分开 1 2设备绝缘良好 确保安全 1 3电器设备应经常打扫 设备灰尘过多 潮湿 易发生漏电 1 4要时常检查电线 开关 灯头 插头和一切电器用具是否完整 有无漏电 潮湿 霉烂等情况 稍有毛病应马上修理 决不能迁就使用 1 5所用仪器的使用人员必须经培训 考核合格 才能上岗操作 一般仪器设备 使用人必须熟练掌握操作程序 方准操作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 6常检修电器设备 防短路 超负载等原因而引起的线路着火 19 2 加热装置使用2 1主要指水浴锅 高温炉 电热板等加热器件 2 2水浴锅使用完毕后 及时清理 内部不得放置可燃物如塑料筛 锅盖等 使用前 应确保锅内有水 2 3高温炉上不得放纸张 手套及其它可燃物 更不得在其上烘烤衣物 2 4工作时应先开通风再开电热板 电热板冷却之前不得在该通风橱内使用乙醚等易燃有机物 2 5在电热板上溶解试样时 注意烧杯夹应持平 以防引起触电 2 6若被加热的是玻璃器皿 必须垫上石棉网 若被加热的是金属容器 要注意容器不能触及电炉丝 应在断电的情况下取放加热容器 20 实验室操作中的安全管理 1 所有药品 标样 溶液都应有标签 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2 禁止使用化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 也不要用茶杯 食具盛装药品 更不要用烧杯等当茶具使用 3 浓酸 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 使用盐酸 硫酸时 均应在通风厨或在通风情况下操作 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内 应立即用水冲洗 然后用5 碳酸氢纳溶液 酸腐蚀时采用 或5 硼酸溶液 碱腐蚀时采用 冲洗 最后用水冲洗 4 使用乙醚 酒精等有机溶液时 一定要远离火焰和热源 使用完毕将试剂瓶塞严 放在冷暗处保存 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不能直接在火焰上或电炉上加热应在水浴上加热 5 易燃溶剂加热时 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 避免使用明火 6 装过强腐蚀性 可燃性 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 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 7 空试剂瓶要统一处理 不可乱扔 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21 7 移动 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 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 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 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开启 严禁用锤砸 打 以防破裂 8 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 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 以免溅出伤人 9 将玻璃棒 玻璃管 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 胶布时应垫有棉布 两手都要靠近塞子或用甘油 甚至水 都可以将玻璃导管很容易插入或拔出塞孔中 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 以免折断刺伤人 10 切忌将热电炉放入实验柜中 以免发生火灾 11 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 并不得将出口对人 12 在配置药品或试剂过程中 对能放出NO H2S NH3及其它有毒和腐蚀性气体时应在通风柜中进行 22 13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 要严禁烟火 不准吸烟或动用明火 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必须符合安全存放要求 使用酒精喷灯时 应先将气孔调小 再点燃 酒精不能加的太多 用后应及时熄灭酒精灯 14 严禁用湿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 凡漏电仪器不要使用 以免触电 15 消防器材要放在明显位置 严禁将消防器材移作别用 16 发生事故 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 保护好现场 17 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走道畅通 设备器材摆放整齐 化验室用的所有仪器 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仪器使用完 将仪器各部旋钮恢复到原位 18 下班时 整理好器材 工具和各种资料 切断电源 关好门窗和水龙头 23 19 微波消解炉19 1禁止消化含有炸药 燃料 推进剂 肼等 高氯酸盐 乙炔化合物 有机硝化物等易爆炸物 19 2当样品含有二元醇 酮 醚 烷烃 丙烯炔漆等易引火化学品时 不建议用微波消解 当这些物质含有大量时 严禁用微波消解 19 3乙醇和甘油也有过爆炸的先例 当含量高时不建议微波消解 19 4严禁使用高氯酸19 5样品最好都冲入容器底部 不要粘附在壁上19 6对于未知样品或者脂肪等较多的样品 最好是加入硝酸后放置15 30min以后再消解 19 7根据容器的大小 控制样品量或和溶液总量 24 20 超声波清洗机20 1使用超声波清洗机时尽量减少在其周围工作 减小超声波的危害 或使用耳塞保护耳朵 20 2使用被超声波清洗的玻璃器皿不能有裂缝 否则会造成器皿破裂 存在安全隐患 20 3超声波清洗时的温度不宜太高 一般温度在45 70度之间 超声波清洗机会引起被超声溶液升温 不要密封容器 以免引起溶剂蒸发造成的溶液喷溅 25 化验室的安全管理 化验室应配备有防火砂箱或砂袋 石棉布和各类灭火器 化验室要适时组织工作人员的灭火演练 要做到 四懂 四会 三及时 经常检查电器设备 防短路 超负载等原因而引起的线路着火 化验室中的易燃品 强氧化剂等要妥善保存 应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化验室火灾 学会化验室防爆的处理 26 化验室个人防护和自救知识 化验室常用毒物的中毒症状及防护知识见下表 27 化验室个人防护和自救知识 化验室常用毒物的中毒症状及防护知识见下表 28 A 中毒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体育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建议
- 2025-2030发酵型辣椒酱微生物群落与风味形成机制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隔膜行业产能扩张与供需平衡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铜箔超薄化技术极限探讨
- 排水管道专项软体施工方案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突破与经济性评估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性能衰减机理与寿命延长技术突破方向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建设现状与梯次利用商业模式探讨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建设现状及梯次利用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突破及环保标准合规性调研报告
- 电梯运行日常检查记录表
- GB/T 34281-2017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分类配置要求
- GB 14536.9-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电动水阀的特殊要求(包括机械要求)
- 《百团大战》历史课件
- 尿培养标本的留取规范及临床意义课件
- 名贵药材-三七课件
- 国学《弟子规》 课件
-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查房课件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5.蔬菜的联想 |苏少版 (共65张PPT)
- (完整)脑瘫儿童康复评估量表
- 2023新版南农《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