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高中生物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山西省忻州市高中生物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山西省忻州市高中生物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山西省忻州市高中生物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山西省忻州市高中生物专题2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测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材料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 )A杨树 B小麦 C玉米 D棉花 2下列有关纤维素酶作用的验证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报纸、复印纸来代替滤纸条B两支试管中所加缓冲液的量相等C在一定范围内,滤纸条的分解速度会随着纤维素酶量的增加而加快D振荡会加快滤纸条的分解3下列不属于纤维素酶组分的是( )AC1酶BCX酶C葡萄糖苷酶D半乳糖苷酶4从土壤中分离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步骤是( )土壤取样 梯度稀释 选择培养 涂布培养 筛选菌株ABCD5在加入刚果红的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A分解尿素的细菌B硝化细菌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D乳酸菌6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先进行选择培养,再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分离,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A浓缩目标菌种B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种菌C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D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菌种7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8使用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 )制备培养基时,梯度稀释时间 倒平板时 涂布时 长出菌落时A BCD9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纤维素分解菌少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10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A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C可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鉴定 D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11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碳源为 ( )ACMC-Na B木聚糖C纤维素D裂解酶 12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出真菌和细菌,试分析此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下列哪种生物类似( )A硝化细菌B蓝藻C蚯蚓D兔子13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原因在于其含有( )ANaNO3BKClC酵母膏D纤维素粉14选择培养时应将锥形瓶固定在( )A桌子上B温箱里C窗台上D摇床上15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关于两种接种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只能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B都能用于微生物计数C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D接种工具在使用后都需要灭菌 16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B如果要测定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若图中为对照实验,则其中应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D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上获得单菌落17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A均会出现透明圈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C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现18利用刚果红法可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B刚果红能与纤维二糖形成红色复合物C刚果红不能与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D若培养基上产生了透明圈,则说明已筛选出了纤维素分解菌 19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后还需要用什么实验来确定( )A发酵产纤维素酶B发酵产纤维素C纤维素酶分解滤纸D纤维素分解产生葡萄糖20有关刚果红染色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B刚果红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C在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不需要灭菌D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不需要灭菌二填空题21(20分)研究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对于人们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请回答:(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梯度稀释将样品稀释接种到鉴别_的培养基上挑选_的菌落。上述实验中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如何证明选择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2)如果设计一个对照试验,可以将其中的纤维素粉换成_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常采用_ _方法。(3)在用平板计数法对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数目统计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_ _ _。(4)如果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_ ,应该保持 等不变。(至少答两项)22(10分)请分析下面的培养基配方,回答相关问题: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 纤维素粉 5 g NaN03 1 g Na2HP047H 20 1.2 g KH2P04 0.9 g MgS047H 20 0.5 g KCl 0.5 g 酵母膏 0.5 g 水解酪素 0.5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 mL(1)上述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为什么? (2)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又是如何选择的?(3)如果要证明该培养基的选择培养作用可用_培养基做_实验。23(10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千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分解成_。(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酵母膏无机盐淀粉纤维素粉琼脂CR溶液水培养基甲+培养基乙+一+注:“+”表示有,“”表示无。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培养基乙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附加题:1(10分)下列是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问题,请分析回答。(1)如图是利用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图中右侧手拿的器具称为_。(2)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NaNO3,KH2PO4,NaH2PO4,MgSO47H2O,KCl,H2O。若用于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加入_物质,为检测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_染料。(3)获得的菌种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可以采用_的方法。38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答案1-5 DBDBC 6-10ABCAA 11-15CCDDB 16-20CABAC21(1)纤维素分解菌、 产生透明圈、选取未接种的培养皿与接种样品的培养皿,同时培养。如果在培养过程中未接种培养基上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2)葡萄糖 、 刚果红染色法(3)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分)(4)温度 纤维素酶的量、纤维素酶的浓度、反应时间、pH(答对两个即可)。22(1)是液体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无琼脂。(2)有选择作用,本配方中的碳源是纤维素,所以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可以大量繁殖,不能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