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系文学与传媒专业.doc_第1页
语言文学系文学与传媒专业.doc_第2页
语言文学系文学与传媒专业.doc_第3页
语言文学系文学与传媒专业.doc_第4页
语言文学系文学与传媒专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与传媒专业课程编号:S0102050501347 课程名称: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论课程英文名称:New Method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学分: 3学分 总学时:54课程性质: 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起源;2,“新中国”与“新文学”:从王瑶到唐弢;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重写文学史”;4,“当代文学”的概念与“新时期文学”的起源;5,重绘百年中国文学地图:“晚清”、“鸳蝴”与“左翼”及其他;6,鲁迅形象的当代建构:作家研究与社会思想的流变;7,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型:1980VS.1990;8,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9,杂志研究的兴起:以学衡与新青年为例;10,文学与城市:以张爱玲为例;11,社会性别理论与文学研究:以丁玲、萧红为中心;12,文学与教育:教科书、教学法及其他;13,文学与公共空间:以申报自由谈为例;14,文学与影像:从“幻灯片事件”说起;15,“想象的共同体”与“民族国家文学”;16,文学与形式研究:语言、叙述与结构;17,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对前沿学术研究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考核方式及要求:中期考核为读书报告;期末考核为学术论文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洪子诚著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钱理群著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黄子平著革命历史小说;刘禾著跨语际实践;周蕾著妇女与中国文学现代性;戴燕著文学史的权力填写人: 罗岗 审核人:倪文尖课程编号:S0102050501348 课程名称:传媒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课程英文名称:Cultural Studies of Mass Media: Theory and Practice学分: 3学分 总学时:54课程性质: 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文化与媒介,2,媒体文化与领导权问题,3,媒体、民主与公共领域,4,全球媒体景观,5,政治经济学视野中传播媒介,6,新生产方式、后现代转型与网络时代,7,身份认同与漂泊离散,8,身体的政治,9,消费意识形态,10,知识与殖民现代性,11,阅听人与媒介结构,12,图像的生产与再生产,13,视觉快感与性别差异,14,电视:科技与文化,15,麦当劳与社会的麦当劳化,16,作为“权力话语”的新闻基本要求:学生在阅读大量相关论文的基础上,透彻把握讲课内容,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并对前沿学术研究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考核方式及要求:中期考核为读书报告;期末考核为学术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尼克斯蒂文斯: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商务印书馆巴雷特、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费斯克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 填写人:倪文尖 审核人: 罗岗课程编号:S0102050501349 课程名称:当代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讲座课程英文名称:学分: 3学分 总学时:54课程性质: 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延请各种媒体(包括传统的平面媒体、视觉媒体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等)的有关专业人士(兼顾策划、操作等不同层面)就当代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发表意见,构成一个系列,描绘出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新图景。基本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和实践来了解各种媒体的基本情况,透彻把握演讲内容,从而对当代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状况有比较全面的理解。考核方式及要求:中期考核为读书报告;期末考核为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课程编号:S0102050501401 课程名称:现当代文学与传媒史料研究课程英文名称:学分: 3学分 总学时:54课程性质: 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范畴,2、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史的简要回顾,3、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4、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搜集基本方法,5、版本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运用和拓展,6、目录学的运用和拓展,7、校勘学的运用和拓展,8、作家笔名问题探讨,9、网络对史料研究的冲击和挑战,10、当代文学史料搜集整理难点举隅,11、研究与文学传媒(文学期刊和副刊),12、史料研究“系统工程”的提出及其意义。基本要求:学生在阅读相关论文的基础上,透彻把握讲课内容,从而对相关知识有深入理解,并对学术前沿有较全面的了解考核方式及要求:中期考核为读书报告;期末考核为学术论文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新文学版本,姜德明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 金宏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俞元桂等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1-8),张静庐编,上海书店200420世纪中文著作者笔名录,朱宝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1927-1937,1937-1949),上海文艺出版社填写人:陈子善 审核人:倪文尖课程编号: S0102050501402 课程名称:视觉文化研究课程英文名称:Visual Cultural Studies学分: 2学分 总学时:36课程性质: 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一 视觉、图像与视觉文化;二 恋物、敞视与看的方法;三 日常生活;四 身体与空间;五 种族、认同与主体性;六 性别与观看的政治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对前沿学术研究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知识 考核方式及要求:中期考核为读书报告;期末考核为学术论文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教材:视觉文化读本(罗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考书目:1 the concept of “the visual”(Walker, John W);2 What is an image? (W.J.T.Mitchell)3 Fetishism(佛洛伊德);4 Panopticism(福柯);5 权力的眼睛(福柯);6今日神话(罗兰巴特 );7形象的修辞学(罗兰巴特 );8、看的方法(第7部分,约翰伯杰)9 The other Question: the stereotype and colonial discourse(Homi K.Bhabha );10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Laura Mulvey)11Looking good: the lesbian gaze and fashion imagery(Reina Lewis);填写人: 罗岗 审核人:倪文尖课程编号:S0102050501403 课程名称:文学与教育课程英文名称: Literature and Education 学分: 2学分 总学时:36课程性质: 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教育是文学传播并建制化的重要媒介,本课程以“文学与教育”为中心,从三个交错关联的方面来展开:第一部分 教育与文学的经典化与体制化,1,“新文学”与“新教育”,2,新文学大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3,教科书与文学经典化,4,社会教育与文学传播,5,学生读物与文学体制化;第二部分 语文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1,现代性问题与教育的悖论2,教育与文化领导权,3,全球化视野下的课程改革困局,4,“新课改”与人文知识分子,5,课程改革与现代教育的起源;第三部分 文学的认知研究与人文学科的方法论反思,1,跨学科的认知研究,2,文学的“阐释学”与“诗学”,3,读者反应批评与阅读理论,4,认知性辞格研究的方法论启迪与反省,5,人文学科的统一场与媒体研究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相关材料和论文,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文学与教育问题,并能获得方法论的启示,服务于文化研究和媒体研究。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考核方式及要求:中期考核为读书报告;期末考核为学术论文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蔡元培、胡适、叶圣陶等 文学与教育文选;“开明教科书”系列;叶圣陶等国文百八课;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弗雷格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章士嵘认知科学导论;司马贺人类的认知;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填写人:倪文尖 审核人:罗岗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文化与社会理论导读课程英文名称:Guided Readings of Cultural Theory and Social Theory学分: 3学分 总学时:54课程性质: 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文学与传媒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批评方法论:1,结构主义,2,后结构主义,3,女性主义,4,精神分析,5,马克思主义,6,文化研究;第二部分理论关键词,1,拜物教,2,领导权,3,意识形态,4,视觉,5,空间,6,权力,7,民族,8,消费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对前沿学术研究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学理论基础知识考核方式及要求:中期考核为读书报告;期末考核为学术论文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文化研究理论读本(中英文)(上海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编)lite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