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4).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4).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4).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4).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 看到一则征婚启事 上面写着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 就把她娶回家了 回家一看 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轻松一笑 秀才 乌黑头发 无麻子 脚不大 周正 实际 乌黑 头发无 麻子 脚不大周正 第9课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创办 一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西方民主 自由 平等 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欢迎 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直接原因 图片1 袁世凯于1914年9月28日山东曲阜祭孔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旗帜 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二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新青年 民主 和 科学 两大旗帜 口号 德先生 democracy 赛先生 science 材料1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罪案之答辩书 载 新青年 第6卷 第1号 材料2 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 礼法 贞节 旧伦理 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 陈独秀 罪案之答辩书 载 新青年 第6卷 第1号 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 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 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 2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 礼法 贞节 旧伦理 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4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设问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 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 故这块孔丘的招牌 无论是老店 是冒牌 不能不拿下来 捶碎 烧去 胡适 吴虞文录序 孔子是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李大钊 孔子与宪法 材料3 材料4 旧道德 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君为臣纲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父为子纲 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夫为妻纲 嫁鸡随鸡 仁 义 礼 智 信 新道德 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西方道德思想 3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三纲 五常 材料5 陈烈女名宛珍 绍兴县人 三世居上海 年十七 字王远甫之子菁士 菁士于本年三月廿三日病死 年十八岁 陈女闻死耗 即沐浴更衣 潜自仰药 其家人觉察 仓皇施救 已无及 女乃泫然曰 儿志早决 生虽未获见夫 殁或相从地下 言讫 遂死 死时距其未婚夫之死仅三时而已 过了两天 又见上海县知事呈江苏省长请子褒扬的呈文 中说 请予按例褒扬事 附送褒扬费银六元前来 给予 贞烈可风 匾额 胡适 贞操问题 载 新青年 第5卷 第1号 材料6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鲁迅 狂人日记 材料7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辨 辨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老子 八十一章 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 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 善良的人不会巧辩 巧辩的人不一定善良 聪明人不炫耀自己的渊博 炫耀自己渊博的人算不上聪明人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4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陈独秀 在 青年杂志 的创刊号上发表 敬告青年 提出 民主 和 科学 的口号 李大钊 在 新青年 上发表 孔子与宪法 指出反封建必须反孔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 主要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及其文章 主要思想 鲁迅 白话短篇小说 狂人日记 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 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 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提倡民主 提倡新道德 前期内容 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反对旧道德 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世纪的曙光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 新世纪的曙光 后期内容 李大钊 宣扬 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代表作 庶民的胜利 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创办 每周评论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材料8 1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 在300多名应试者中 崇拜孔孟者有218人 占三分之二强 上海 时报 1913 7 1 2 1924年 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 题为 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 是哪位 结果如下 孙文473陈独秀173蔡元培153段祺瑞45胡适45梁启超29 据张静如等 中国现代社会史 想一想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青年人的思想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儒家传统思想 民主共和 材料9 1 新青年 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 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 被誉为 青年界之金针 和青年的 良师益友 2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 追求进步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10 若是决计革新 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 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复辟与尊孔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 废除汉字 采用 世界语 钱玄同 3 对东 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带有绝对性和片面性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积极性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性质 课堂小结 前期 后期 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新文化运动 时间 标志 代表 内容 性质 大旗 阵地 1915年 上海 陈独秀创办 新青年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提倡民主 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民主 和 科学 新青年 杂志 本课知识线索 新文化运动伟大历史 意义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单元总结 1 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a 宣传马克思主义b 与洋务派论战c 与立宪派的论战d 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2 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 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 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a 陈独秀b 李大钊c 鲁迅d 胡适 课堂练习 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毛泽东a b c d 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新青年 b 中外纪闻 c 民报 d 申报 5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 a 人文主义b 马克思主义c 列宁主义d 民主和科学6 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 a 陈独秀b 鲁迅c 李大钊d 胡适7 1918年 鲁迅在 新青年 上发表的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孔乙己 b 药 c 狂人日记 d 阿q正传 近年来全国掀起孔子热 不分精华和糟粕 大力举办 论语 三字字 弟子规 等大讲堂 有的地方把读孔书 穿孔服 习孔礼作为一种时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