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ppt_第1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ppt_第2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ppt_第3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ppt_第4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13.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一 荒漠化1 概念 是指发生在干旱 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 表现 耕地退化 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第1课时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半干旱 草地退化 二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 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 1 位置与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 昆仑山 阿尔金山 古长城一线以北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2 生态环境脆弱3 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三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点拨荒漠化不是指荒漠景观 而是指由土地退化逐步形成荒漠景观的过程 四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 荒漠化的危害 1 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 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2 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 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1 预防的威胁 2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 3 防治原则 1 维护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2 治山 治水 治碱 盐碱 治沙相结合 潜在荒漠化 生产力 生态平衡 4 防治措施 1 合理利用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 调节用地之间的关系 4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问题 5 控制 水资源 农 林 牧 能源 人口增长 1 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 1 自然因素 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 降水稀少 有利于荒漠化发展 物质条件 地面疏松 为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 大风日数多 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重要影响因素 气候异常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 多年持续干旱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 人为因素 决定性因素 2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 调节农 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 控制人口增长 典例导析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 冬春季盛行西风 年平均大风 8级 日数157天 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 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 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 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 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3 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4 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 请提出防治措施 思维流程1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从材料中可知 图示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上 冬春季盛行西风 且风力较大 大风日数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桑曲和巴索曲之间风沙灾害严重 并且主要为就地起沙等 2 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 泥沙沉积 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 河滩泥沙裸露 错那湖水位低 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 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 冬春季气候干燥 降水少 地表缺乏植被 草 的保护 大风多 湖面较宽阔 西风经湖面无阻挡 沙源东部为河谷 风力强劲 3 铁路路基较高 风沙堆积 填埋路基和轨道 侵蚀路基 和路肩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 信号设备等 加大钢轨 车轮等设备的磨损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 阻沙措施 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 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 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 设置石 草 方格沙障 土地利用图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非农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非农业用地包括城市功能区用地 住宅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文教用地等 交通用地 绿化用地等 农业用地包括耕地 林地 草地等 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既能反映经济的变化 也能反映环境的变化 土地利用图的判读 1 看图名 图例该地的 三个区域土地类型面积的变化资料 2 看纵 横坐标的含义横坐标表示灌木林 高草地 水浇地 平原旱地 农居地五种用地类型 纵坐标反映各类土地类型面积的变化幅度 3 看柱值的变化 1 区域的灌木林 高草地 农居地都减少 平原旱地增多 水浇地无变化 2 区域的高草地 水浇地 农居地都减少 平原旱地增加 灌木林无变化 3 区域的灌木林 高草地 水浇地都减少 平原旱地 农居地增加 其中农居地增加明显 4 进一步可以推断 两区域以旱地为主的耕地面积增加 区域居民用地增加 图甲为2000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 图乙为2002 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双选 1 2000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 2000 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 2000 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 2亿公顷以上c 2002 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d 2003 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2 2002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 建设用地增加b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 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 未利用地增加 思维流程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 bc 2 ac 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a 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b 海拔4500 4600m的草地退化率最小c 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d 海拔4300 4400m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2 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水分气温b 土壤水分坡度c 气温光照d 光照坡度 解析 第 1 题 从曲线变化看 草地退化率与居民点密度的变化不完全对应 草地退化率在海拔5200m以上最低 将图中各海拔段内的草地面积与其对应的草地退化率相乘 得到的数据就是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