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讲义资料(课件)第三章第一次高潮_第1页
史学史讲义资料(课件)第三章第一次高潮_第2页
史学史讲义资料(课件)第三章第一次高潮_第3页
史学史讲义资料(课件)第三章第一次高潮_第4页
史学史讲义资料(课件)第三章第一次高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魏晋南北朝隋至唐中叶时期的史学 序 一 何以出现高潮1 社会历史的因素 统治阶级的重视 割据的形势 修史制度的变化 士族 尚文史 的风气 士人思想的活跃 造纸术的发展 2 史学自身的因素 史汉的推动 班荀二体的影响 3 历史家的努力二 高潮的标志1 史学独立分科 史部独立甲 乙 丙 丁经 史 子 集2 史家灿若繁星3 史书层出不穷200部与1200部 第一节从专职史官的设置到史馆的确立教学要点1 专职史官与以往史官的区别2 史馆制度从萌芽到确立的过程及利弊 一 专职史官的设置1 史官职能的逐渐演变 巫史不分记人事为主 兼记天文 星历专职史官2 曹魏时期始设著作郎3 史官制度的后来发展二 史馆制度的确立1 史馆制度的萌芽 东汉北齐2 唐太宗时期确立了史馆制度 贞观三年 629 3 史馆制度的后来发展三 中国古代史官 史馆制度的作用分析1 集合众长 竹帛长存2 政府控制 弊端多见 考核要求 1 识记 著作郎 史馆 国史与前期史2 分析 中国古代史官 史馆制度的利弊 第二节日益繁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教学要点1 历史著述的主要成就2 历史家的主要史学思想 一 史著迅增 不断创新1 纪传体断代史层出不穷2 编年体断代史不离左右3 它类史书争奇斗艳二 历史家 史评家群星灿烂 略 1 陈寿著 三国志 十六家与一家陈寿生平 蜀汉建兴十一年 晋惠帝元康七年 公元223 公元297 字承祚 31岁由蜀入魏 33岁入晋 42岁为著作郎 48岁著 三国志 三国志 体例 内容与评价 别具一格 分三国为三书 65卷 简要简洁 谨严传神是良著 论有见地 褒贬得当看 评曰 无志无表 简而至净留遗憾 2 裴松之与 三国志注 宋文帝 此为不朽也 史注的形成与发展东汉 服虔 应邵为 汉书 作注西晋 杜预 春秋左氏传集解 东晋 蔡谟 汉书集解 裴注之后 史记 三家注 汉书 颜师古集注 后汉书 李贤注 创造性贡献 增补史料 屯田制 九品中正制 许子将 子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子远来 吾事济矣 鉴别考证 史料学 考据学 亦有小疵 3 范晔著 后汉书 22家与1家范晔生平 东晋隆安二年 398 刘宋元嘉十二年 445 字蔚宗 23岁入宋 35岁任尚书吏部郎 同年被贬为宣城太守 著 后汉书 10纪80列传成 而志未成 后由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 续汉书 8志补入范书 今见120卷 后汉书 后汉书 体例 内容与评价 依时而进 创立七种新类传 党锢 宦者 文苑 独行 方术 逸民 列女 议论风生而为 汉书 所不及 以文传意 语言文学成就高 4 南朝梁刘昭注 将司马彪 续汉书 8志补入范书 并为作注 唐朝李贤等注 5 沈约著 宋书 列传有增 八志有功 恩倖传 索虏传 州郡志 百官志等 6 萧子显著 南齐书 前朝帝王孙修撰前朝史 7 魏收著 魏书 食货详 创二志 释老志 官氏志 1 汉纪 之后的编年体断代史 自是每代国史 皆有斯作 刘知几 史通 六家 班荀二体 角力争先 欲废其一 固亦难矣 史通 二体 张璠 后汉纪 鱼豢 魏略 谯周 蜀本纪 裴子野 宋略 沈约 齐志 何之元 梁典 王劭 北齐志 10余种 2 袁宏著 后汉纪 30卷 两汉纪之比较 受命而为与感烦而作 立典有五志 与 通古今而笃名教 抄书与编纂另 北魏崔鸿 十六国春秋 有录有传 1 谱谍 门阀士族制度与谱学50余种 1300卷 2 地方志 常璩 华阳国志 等百余种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 3 史料汇编 陈寿 魏名臣奏事 陈吉礼 晋宋齐梁律 等 4 书目 西晋荀勖 晋中经新薄 甲 乙 丙 丁部 东晋李充 晋元帝四部书目 甲 乙 丙 丁部 刘宋谢灵运 四部目录 谢安侄 谢玄孙 谢灵运侄女 谢道韫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朓 萧齐诗人 与谢灵运并称 大 小谢 王俭 七志 阮孝绪 七录 5 史注 含前述 刘孝标 世说新语注 郦道元 水经注 6 史评 萧梁刘勰 文心雕龙 史传 7 史考 谯周 古史考 专纠 史记 之误 考核要求 识记 后汉书 三国志 宋书 南齐书 魏书 后汉纪 三国志注 华阳国志 分析陈寿 袁宏 范晔 沈约的史学思想 刘勰史学批评思想 第三节唐初史学发展高峰的出现教学要点1 唐初史学高峰出现的原因与成就2 魏征史学思想分析 一 八部正史接踵来1 官修 五代史 前五朝史 1 姚思廉 字简之 著 梁书 56卷 陈书 36卷 姚察与姚思廉文字简洁生动 真实与隐讳 2 李百药 字重规 著 北齐书 50卷 李德林与李百药文显平平 而史料多存 3 令狐德棻著 周书 50卷 唐修前史 令狐首议 五朝之史 周书 首成 文仿 尚书 雅而害实 制度颇详 文献多存 4 魏征著 隋书 85卷 纪传55卷 志30卷 志为长孙无忌监修 文字简练 体例严整 十志完备 2 御撰 晋书 18家 晋书 与臧荣绪 晋书 御撰 唐太宗为四篇纪传撰论 制曰 宣帝纪 武帝纪 陆机传 王羲之传 特点与评价 集合众家之长 增设载记三十卷 十六国中十四国史 列传完备增 叛逆 桓温 孙恩 卢循 善择史料显珍贵 束皙传 载汲冢书发现经过 3 官审私修南 北史 180卷 李延寿 字遐龄 其父李大师 曾三入史馆 修隋书 晋书及五代史志 先著 南史 后著 北史 史 总计16年成 南史 合宋 齐 梁 陈书而成 北史 合魏 齐 梁 周 隋书而成 特点 文笔简练 前后一贯 具通史性质 史料有增加 可订正校勘八史 删削有过当 二 它类名著纷纷起1 大唐创业起居注 温大雅著 成于武德年间 记357天史事 2 大唐西域记 玄奘 602 664 著 12卷 贞观二十年书成 3 贞观政要 吴兢 670 749 10卷40篇 当世董狐 鉴戒意旨大于史料价值三 魏征的史学思想1 重人事 轻天命的史学本体论 官修前五代史与 九成宫醴泉铭 2 重鉴戒的史学认识论3 历史编纂学上的新建树 隋书 经籍志 考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