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三班家长会发言稿.doc_第1页
一年级三班家长会发言稿.doc_第2页
一年级三班家长会发言稿.doc_第3页
一年级三班家长会发言稿.doc_第4页
一年级三班家长会发言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三班家长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因为孩子,我们今天聚到了一起。我是一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刘静。感谢各位家长朋友对我们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说明大家对自己的孩子都十分关心。说实在的,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把孩子培养成材也是家长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共同的愿望。网络为我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方便,学校召开家长会目的是架起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我们常引导孩子:一心只做一件事,我们大人是孩子的榜样,请各位家长朋友把您的手机静音,谢谢您的配合。今天的家长会有两项议程:第一项:由本班语文老师刘丽老师讲话,第二项:由班主任向各位家长朋友作具体介绍。刘老师大学毕业,上班已两年时间,刘老师的工作能力强,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孩子们非常用心,除了上好每一节课,每一个课间她都走进教室辅导孩子们,她的那份坚持,那份耐心令我佩服。下面掌声有请刘老师。感谢刘老师的精彩分享。自我介绍一、 安全问题安全第一是我们学校永恒的话题,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安全意识淡薄,我们老师在学校里天天讲、时时讲安全,采用各种办法抓安全,但是还是不能引起个别学生的重视。校园里的伤害事故是家长和老师都不愿意看到的。家长怎么做呢?一是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面宣传。首先不要伤害别人,(铅笔不对着同学、不追逐打闹等,玩健康游戏:跳绳、踢毽子)其次不要被别人伤害。要嘱咐孩子时时要绷紧安全这根弦,不要要求孩子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话,我们做家长的一定不能说。接送孩子不要让外人,有事跟老师说,在指定地方接。送孩子到止步线即可,待孩子进入校门以后就不要在校门口逗留(我们班的家长朋友做得非常好,没有堵在校门口的),我们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方便了很多人,同时提升了我们的修养。二、 班级工作我们班共有44名学生,自我接班以来,非常喜欢这群孩子,他们自信、聪明、上进、又很活泼可爱。作为教师,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孩子们能够在学校健康快乐的成长。在短短的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孩子们的进步有目共睹。整体上来看,从开学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到现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这是在座的各位家长朋友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大部分同学学习勤奋、积极思考,成绩优异,学习热情高。如:本段时间进步快的同学有:字写得漂亮的同学: 有礼貌的同学:识字多的孩子: 期中检测成绩大家已看到,试卷孩子们也已带回家给各位家长看。考试不是目的,是为了让各位家长对孩子前一阶段的学习有个最真实的了解,现在要求我们家长看到试卷,一定要了解你的孩子在这半学期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今后学习的辅导。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经常上课请假去厕所、上课接下茬、回答问题自由随便、没有规矩,叫起来回答又不知道怎么说等。作为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我对我的学生充满信心。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还比较差,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较差,平常听课容易分心,课堂学习效率较低。个别作业写不完;有的常忘记做:还有部分学生写字太潦草,没有恒心、耐心。借此机会,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作一个交流。我个人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知识 ,学做人 ,长身体。老师的主要任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家长的主要任务: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在生活上让孩子有幸福感,在学习上让孩子有成功感。“小树易直也易弯”。培养孩子,应从小开始,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开始。这就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起来,共同打造您孩子的美好明天!三、建议 1、 学习用品的准备孩子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影响,注意力较容易分散。也有家长反映,我的孩子比较皮,比较多动。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准备笔,尺,书包,橡皮,彩笔(建议12色的彩色铅笔,容易改)等学习用品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产生影响孩子学习的不利因素。比如:文具盒尽量选择简单的,只要能装上三四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把尺子就够了,一个功能繁多的文具盒,对孩子来说,不亚于一样玩具,很容易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在做完家庭作业后,提醒孩子把笔削尖,把作业本(数学至少2本田字格、语文至少2本拼音田字格1本四线三格)、书本放进书包(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传统文化、1+1),为第二天做好准备。(玩具就不要带了)开学以来,我们班已经很很多位孩子接连几次忘记带作业本了。当然这些事情,家长要培养孩子自己完成,而不要亲力亲为,代替孩子完成。2、请您做我们师生感情的黏合剂老师在孩子们心中是神圣的、万能的,但是老师毕竟不是完美的,但是请您一定要信任老师,与老师加强沟通,有任何不满或不理解都可以通过心平气和地沟通来解决,请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愿意做到让您满意。您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议论,以免给孩子的心理投下永不消失的阴影。如果孩子对老师有逆反心理,一定不会听老师话,就学不好这门功课,吃亏的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要求学生比较严格,如果有什么不尽人意的地方可以和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尽力改正。老师表扬学生,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学生要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只有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才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孩子的座位老师是从班级大局出发,怎样更有利于整体的发展,不能以哪一个孩子出发,相信大家可以理解,老师讲课经常走动,黑板都能看到,能听到,所以位置没有好坏。哪个位置的学生都能考出好成绩。习惯最重要!近期接送站的老师反映:有个别家长嫌老师家庭作业留多了。老师是普通人不是神,您满意不满意这属于正常,这没什么您可以直接与我们沟通,但不要面对孩子发老师的牢骚。本来您的孩子课堂作业就跟不上,您再这样教育,他还会听老师的吗?长此下去,您孩子是要吃亏的。学校里有老师,出校门有接送站的老师,作为孩子的父母,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您当甩手掌柜,谁还能比我们当父母的对自己孩子更关心?孩子们很敏感,只是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的不良行为足以让您反思。不要因为有别人帮忙就忽略了您做父母的重要性,您在孩子成长中是无人能替代的。身教胜于言教,这个大家都知道。因此,我觉得只有我们老师、家长关系融洽了,老师、学生关系好了,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多地受益,他们才能更健康地成长。3、准备多顶“高帽子”。多与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要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上的进步,给以及时、充分地肯定,并提出新的要求。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赏,所以我们的家长也要以表扬为主,今天孩子有进步了,就要鼓励:“今天算得或写得真好,相信下次会更好更快!”孩子听了就更来劲了。对孩子要有耐心,多进行表扬和鼓励,少大声呵斥,绝对不要对孩子说:你真笨这样的话。每个孩子都喜欢表扬,所以请各位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方法,当然表扬和鼓励绝不是一味的迁就孩子,孩子犯了原则性的错误,那是一定要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一定要改正的。古人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鲁迅说过:男孩子的记性是长在屁股上的。我认为孩子犯错了一定惩罚,当然惩罚不一定要打,还是要讲究方法的。我说的主要是辅导孩子学习时,家长要有耐心。 4、 所谓的智力就是阅读能力。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越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他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如果家长你不能在书桌前坐上半个小时,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学习呢?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的读书。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与孩子之间除了血缘关系及养育关系以外,在孩子的成长中还担任着教育者的角色:首先你是孩子的老师,其次你是孩子的同学,再次你是孩子的学生。这三种角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育孩子上,有部分家长积极上心,步步紧跟;有一部分家长三分中的热度,没有恒心,还有一部分家长基本上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请各位家长重视。5、作业四、安全安全第一是我们学校永恒的话题,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安全意识淡薄,我们老师在学校里天天讲、时时讲安全,采用各种办法抓安全,但是还是不能引起个别学生的重视。就像本周二的时候课堂上刚讲完课间要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不摸高不攀爬。一下课秦士杰就爬到大门口西边的门垛子上坐着,你说掉下来摔着怎么办?孩子们在一起难免有摩擦,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冷静,互相理解谦让。上次潘光鑫和李苏杰两个人他踩他一脚,他踩他一脚,结果李苏杰的脚有 甲沟炎这一踩出血了,先别说怪谁,老师看着都心疼,更何况家长呢?当时人家李苏杰的家长来到学校什么也没说直接领着孩子去看,等潘光鑫的家长来了以后,双方家长沟通的很顺利,彼此间的那份理解,那份谦让,令我感动,在此我再一次感谢两位家长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谢谢!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咱家长也要时时教育孩子:1、按学校规定时间到校,上午7:40到,下午2:00到来早了校门不开,他在校门外闲逛很不安全。2、家远的学生,家长能接的尽量接,不能接一定要告诉孩子注意交通安全,放学后及时回家不要在路上逗留,要去同学家串门一定要通知家长并征求意见。各位家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们的心愿,希望各位家长能与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的发展。总而言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最后我要感谢各位家长对我工作的支持。孩子要健康成长,光靠学校教育肯定是不够的,家校结合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