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自主梳理 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1 含义 1 两个方面 不依赖于 能为 所反映 2 唯一特性 2 实质 1 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2 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 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 客观实在性 共同本质 物质形态 3 世界的物质性 1 自然界是统一的 中的一部分 2 和 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的产物 物质世界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社会 二 哲学的运动概念1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 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物质 和存在方式 2 运动离不开物质 是运动的承担者 2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物质世界是 运动与 静止的统一 1 运动是无条件的 永恒的 绝对的 2 静止是有条件的 的 的 固有的根本属性 物质 绝对 相对 暂时 相对 三 物质运动的规律1 规律的概念 所谓规律 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的 必然的 的联系 2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 世界观原理 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 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普遍性 自然界 和人的思维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本质 稳定 人的意志 人类社会 2 方法论要求 不可随心所欲 必须尊重规律 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 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并非无能为力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 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人类 条件和形式 思考辨析 1 2014 新课标全国卷 t21 题肢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提示 此观点正确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 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提示 此观点错误 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3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提示 此观点错误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4 规律是客观的 规则也是客观的 提示 此观点错误 规律是客观的 规则是主观的 规则是人们在符合规律的前提下制定的行为规范 5 人们在规律面前不能随心所欲 但也并非无能为力 提示 此观点正确 规律是客观的 但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 造福于人类 核心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 世界的物质性 2 哲学的物质概念 知识拓展 区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1 客观实在 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 知道不知道 承认不承认 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客观实在 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 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 它不包括精神 意识现象 2 客观存在 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 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 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对于任何人来说 客观存在 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 还有精神 意识现象 比如 他人的思想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客观存在的 但这并不等于说 承认他人的思想是 客观存在 的 就是承认了他人的思想是 物质 的 重点突破 1 理解一个概念 物质概念 2 进行一种比较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3 明确世界物质性原理的五种表述 1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3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 世界统一于物质 5 世界是物质的 考题体验 1 2015 三明模拟 树欲静而风不止 反映了 a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c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解析 选a 树欲静而风不止 形象地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 a项符合题意 世界上除了物质现象 还有精神现象 b项不选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项不选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材料没有体现 d项不选 2 2014 上海单科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 客观实在性 是指 a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 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 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特质d 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 解析 选b 物质具有的客观实在性是从所有的物质具体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是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b正确 应选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a不符合题意 c观点错误 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是规律 d不符合题意 加固训练 1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纳米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分解物质 使物质变成极细的结构 由于结构变化导致物质性质的改变 这说明 a 物质具有客观性b 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物质c 物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 人们可以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 解析 选d 题干强调人们可以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 a表述正确 但与题意无关 c项本身错误 d符合题意 人们改变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而不是物质 b错误 迁移应用 经典素材 女娲造人 太平御览 中写道 女娲在造人之前 于正月初一到初六创造出鸡 狗 羊 猪 马之物 初七用黄土和水创造出了人 思维导向 你认为女娲造人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为什么 提示 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宇宙间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这些说法都是荒谬的 唯心的 核心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1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 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 而不是外部强加于它的 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3 物质与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2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重点突破 1 明确一个原因为什么不能说运动和静止是物质的两种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 离开运动 物质就无法存在 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状态 它并非绝对不动 2 区分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与物质的唯一特性 1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这是说物质的本质 这个唯一特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 是相对于人的意识 精神而言的 2 运动是物质 固有的根本属性 这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 或者说 客观存在 本身的属性 它是相对于物质的其他属性而言的 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3 从三方面理解静止 1 静止不是绝对不动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 静止有两种表现 一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变化 二是事物相对参照系没有运动或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未做某种特殊的运动 3 静止是有条件的 暂时的和相对的 考题体验 3 2014 江苏单科 被誉为古代织锦 活化石 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 错视艺术 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 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 内置节能环保的led灯 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 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 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 解析 选d 解题时抓住题干中 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传统文化因科技进步而促进发展 正确 老工艺与新诠释 反映 正确 中 淡化 表述不正确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错误 故选d 4 2011 浙江文综 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 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 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 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 这表明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 b c d 解析 选b 这 指代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 关键字眼是稳定 这样不难选出 其他都不符合题意 加固训练 2 2015 漳州模拟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而言 它又有静止的一面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下列能够体现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航天员太空行走 飞船无明显位移 人生天地之间 若白驹过隙 忽然而已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自古及今 法无不改 势无不积 事例无不变迁 风气无不移易a b c d 解析 选d 航天员太空行走体现了绝对运动 飞船无明显位移体现了相对静止 入选 鬓毛衰 体现了绝对运动 乡音无改 体现了相对静止 入选 仅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 不选 3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 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 旋风 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 主张对客观事物 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 a 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解析 选c 其观点否认了静止 而不是否定了客观性 故a不选 其观点夸大了运动 而不是夸大了主观能动性 故b不选 克拉底鲁的观点夸大了运动 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 c应入选 d观点题干未体现 不选 迁移应用 经典素材 中国扶贫第一村 1984年6月24日 人民日报 发表了一封题为 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 的信 反映了福鼎县磻溪镇下山溪村的贫穷状况 同年9月 福鼎市由此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贫困县 经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340元增加到2011年的8185元 增长24倍 贫困人口从39 76万人 下降到3 8万人 下降了95 6 一升一降 折射出我国扶贫开发带来的巨大变化 福鼎市赤溪村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 中国扶贫第一村 的称号 思维导向 福鼎市的变化说明了物质的什么属性 提示 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核心考点三物质运动的规律1 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 1 规律是一种联系 也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2 规律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联系 不是外部强加的 也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 更不是上帝赋予的 3 规律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 不是浮现于外表的现象的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能够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规律无法被人们直接感知 需要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把握 4 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联系 而不是偶然联系 是稳定的联系 而不是多变易逝的联系 2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3 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并不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利用规律 4 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能动性 知识拓展 永动机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 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故被称为 第一类永动机 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 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而使之连续地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 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故被称为 第二类永动机 重点突破 1 明确一个原因为什么不能说人类改变规律加以利用 规律是客观的 但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 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是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人类改变的是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及形式 而不是规律本身 2 理解三个 不等于 1 哲学上的规律 具体规律 哲学上讲的规律概念 是对各种具体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 不同于具体规律 哲学上讲的规律概念和具体规律是共性和个性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 规律 现象 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 相对稳定 深刻的本质联系 需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 现象是浮于外表的联系 形式多样且多变易逝 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 虽然规律总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现象的背后也总会隐藏着规律 但规律不等于现象 3 规律 规则 考题体验 5 2014 江苏单科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 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 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 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 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 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 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 这说明 a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解析 选a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细胞运动的相关规律 并因此可以用于治病 体现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选a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不选 题干的主旨不是讨论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也没有涉及物质的唯一特性 c d不选 6 2015 三明模拟 诗经 七月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 入我床下 下列与诗歌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b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c 天有常道矣 地有常数矣d 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解析 选c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 入我床下 用蟋蟀的避寒迁徙 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季节变迁的规律 而c也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 入选 a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d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不选 加固训练 4 赫拉克利特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 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的运动是无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a b c d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物质运动及其规律的有关知识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材料中的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活火 这就承认了世界是物质的以及物质是运动的 认为世界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和熄灭 承认了运动是有规律的 入选 观点错误 排除 材料中的观点并未体现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故排除 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千百年来人类无法回避和不断探讨的问题 下面漫画所蕴涵的哲学寓意是 要尊重自然的客观性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做一切事情都必须遵循规律 按规律办事 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客观的 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a b c d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 漫画寓意要尊重自然 按规律办事 符合题意 与题意不符 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观点错误 迁移应用 经典素材 超前教育 思维导向 超前教育 违背了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 超前教育 不顾儿童身体 心智发展情况 盲目进行提前教育 拔苗助长 没有遵循儿童成长规律 学习规律 会造成不良影响 应该尊重规律 按规律办事 素材链接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在 七律二首 送瘟神 中写道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中尤以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脍炙人口 对于此句一贯的解释是坐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一周 就等于行走了八万里 因为赤道长40075千米 换成华里就是80150里 地球在自转 由此造成星河的东升西落 这样坐一个晚上 就等于在巡天 在巡天中看到了很多星河 反映到哲学上就是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关注自然变化规范人类活动 热点点击 材料一2015年1月5日福建省气象局通报 2014年福建省气象灾害总体偏轻 以暴雨洪涝和台风造成的灾害为主 全年出现6次寒潮 5次强对流 22场暴雨 6个台风登陆或影响以及夏秋连旱 共造成福建省155 8万人受灾 因灾死亡16人 直接经济损失44 7亿元 材料二2015年3月5日 据天津地震台网测定 北京时间2015年3月5日14时05分在本市静海县子牙镇附近 北纬38 9度 东经116 8度 发生2 8级地震 命题角度 1 寒潮 台风 暴雨等重大自然现象的出现主要体现了 探究世界的本质 的哪些观点 提示 自然现象的出现主要体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人类面对自然灾害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体现了规律的什么特点 提示 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 即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热点专练 1 天人合一 是中国古老的哲学命题 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 不可分割 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引导人们 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 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