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课文学习设想1.这首诗的重难点在于“山”与“海”所蕴涵的象征意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2.诗是用来朗读的,教师应在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给学生定位于“语文学习的主人”,创设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情境,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前置预习1、 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2、 熟读课文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诗歌中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2、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并树立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重难点1、理解“山”和“海”的深刻含义2、尝试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品味诗中重点字词及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文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课堂流程学 习 内 容学法指导一目标认定2分钟知识与能力: 1、朗读诗歌,品味诗歌语句的深层含义;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的哲理过程与方法: 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诗歌2、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诗歌中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2、学会设计自己的人生,并树立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齐读课文,抓住目标中的关键词,理解本节课的目标。二自主学习18分钟一、 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二、 练习有感情的朗诵本文。三、 理解诗歌内容:1、诗歌两部分各写什么内容?2、诗歌中的山还仅仅是山,海还仅仅是海吗?探究一下,“山”与“海”蕴含着什么意思?3、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要到达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只有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四、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想一举成功,一旦失败怎么办?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自己预习,也可以小组内小交流。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20分钟小组展示:1、 有感情的朗诵展示。2、 展示字词。3、 展示文本内容:(1)第一节:我的童年;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节:我长大后;拼搏和奋斗(2)从象征意义上说,第一诗节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第二诗节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理想的境界(3)要到达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只有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4、提示:不能达不到目的就灰心丧气,因奔向理想的人生的征途是漫长的,跌倒后要能爬起来,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相机点拨:1、 提示学生朗读的要点。2、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音形义痴想(ch) 隐秘(m) 苦涩(s) 凝成(nng) 诱惑(yu)喧腾(xun) 耽于(dn) 一瞬间(shn) 喧腾(xun) 枯干(k)隐秘:隐蔽,不外露铁青: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 枯干(k):失去水分,没有水小组展示, 点评四达标反馈5分钟用上“读一读 写一写”上的所有词语写一段话或写一首诗,表现自己不畏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念。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点评。反思梳理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在山的那边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 (2)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诱惑(hu)痴想(zh)漫湿(mn)B.枯干(k)隐秘(b)瞬间(shn)C.攀登(pn)喧腾(xun)幻想(hun)D.扎根(z)依然(y)凝成(nn)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B.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C.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暄腾。D.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3.选词填空。(1)一颗从小(飞、飘、投)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长、生、扎)下了深根。(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浸润、漫湿、滋润)了我枯干的心灵4.指出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2)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5.结合加点的词语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品析: (2)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品析: 6.综合性学习。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理想的意义,尽快树立属于自己的理想,班里开展了以“追寻理想”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引用一句简洁的名言作为本活动的主题语。答: (2)为本次班会设计三个操作性强的活动项目。答: (3)辩论会上,反方同学认为“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理想太过遥远,现在谈树立理想为时尚早”,作为正方,你会怎样反驳他们?答: 二、美文品析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山里的孩子夕阳斜照叮当作响的石间几个孩子竭力想爬上山顶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山山抱山,山拦山,山衔山,山啊山没有商量余地梦里我们不约而同都看见了一个背山人一个挑山人一个赶山人灰着脸默默地在走走在尖尖的山顶上山高,云淡,路长醒了,我们都很疲倦心里说不出的滋味醒了,我们便小树一般长大父亲父亲的父亲们未走完的路我们还得继续走流汗流泪流血我们不怕只要能走出去走出去,去看看(摘自江山文学网,2013年2月4日)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内容。答: 8.画线诗句有什么含意?答: 9.本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10.试比较这首小诗与在山的那边在思想内容上的相同点。答: 三、写作练笔11.【写法借鉴】诗歌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增强诗歌的感情底蕴。如“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传神地表达了大山在孩童眼里的威严与无情以及“我”沮丧的心情。【片段仿写】请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高兴或悲伤的心情。(150字左右)答案解析1.【解析】选C。A项“痴”应读ch;B项“秘”应读m;D项“扎”应读zh。2.【解析】选C。“暄”应为“喧”。3.答案:(1)飘扎(2)漫湿4.答案:(1)拟人(2)设问5.(1)答案:“铁青”指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这里用来形容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既和山的青色相符,又传神地表达了大山在孩童眼里的威严与无情以及我的沮丧的心情。(2)答案:“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6. (1)答案(示例):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动力。(2)答案(示例):“放飞理想”演讲比赛;“青春与理想”诗歌朗诵会;“多彩理想”手抄报比赛。(3)答案(示例):理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遥远的,它从来不会近在咫尺。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充满青春的活力,完全有能力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息。北宋的范仲淹少年立志,发奋读书,最终实现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7.【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能力。通读全诗,理清各小节的内容,筛选关键词句进行概括。答案:几个山里的孩子默默地攀爬大山,去走完父亲父亲的父亲们未走完的路,盼望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8.【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含意的理解。结合全诗内容理解山的意义。答案: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重重叠叠的无数座山,突出表现了阻碍孩子们走出大山实现理想的重重困难。9.【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理解山里的孩子的渴望与梦想。答案:表达了山里的孩子对山外世界的梦想和渴望,表现了为了实现几代人的理想,孩子们不知疲倦,不怕流汗流泪流血的思想感情。10.【解析】此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可以从主旨和所选的意象上进行比较。答案:两首诗都以重重大山为背景,都表现了山里孩子对山外的渴望,都表达了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愿望。11.答案(示例):阴沉的天空扯来一片乌云掩住了我忧伤的脸。鲜红如血的分数,像把图钉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