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排污权交易储备中心(有交易数据).doc_第1页
浙江嘉兴排污权交易储备中心(有交易数据).doc_第2页
浙江嘉兴排污权交易储备中心(有交易数据).doc_第3页
浙江嘉兴排污权交易储备中心(有交易数据).doc_第4页
浙江嘉兴排污权交易储备中心(有交易数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11月10日,浙江嘉兴。是日,浙江50多个省市县的环保局长与200余名企业代表在这里面对面。与人们头脑中惯有的猫捉老鼠的游戏不同,环保的当家人与企业主这次是为他们共同关心的事情而来参加嘉兴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挂牌仪式。会上,多家企业当场签约,他们交易的是污染物排放指标。引人瞩目的是,这是全国首家排污权交易机构。从2002年辖下的秀洲区试验排污权交易至今,嘉兴已经为此摸索了五年时间。尽管还有无货可卖污染排放指标不足的担忧,环保主管部门对推广这一机制仍然很有信心。到明年,浙江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市,都要建立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浙江省环保局局长戴备军表示。诸多细节尚待微调。而对企业主们来说从此坦然的是,排污权购买合同将首次取代排污权行政许可;排污不再偷偷摸摸只要有足够的财力储备指标。而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嘉兴的山山水水,这个曾经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期待着重生。排污权交易的市场化试点经验将从此走向全国。买方与卖方如果没有排污权交易中心,这个项目就要夭折了。兴华电池厂负责人在挂牌仪式上对记者感慨地表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厂里起初决定今年再上一个锌筒和钢壳电池零配件建设项目。但当他们到环保局立案等待审批时却被告知,没有COD(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指标了。项目眼看就要卡壳了。得知嘉兴准备成立排污权交易中心后,兴华电池厂赶紧通过中心,花38.68万元购买了4.11吨/年COD和6.021吨/年二氧化硫的排污权。没有这个交易中心的话,市场损失不知道多少个38.68万。该负责人深感庆幸。这是交易中心给买方带来的便利。而排污指标的供方也同样获利不菲。当日,嘉兴汇源纺织整染公司通过排污权储备交易市场,出售了其中的50吨COD/年,仅此一项,企业就获得了400万元的额外收入。公司此前的投资获得了回报2006年以来公司共投资4000万元建立中水回用设施,使得污水排放量从2005年的8000吨下降到目前的4500吨。每年仅COD这一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就减少了100吨。环境就是资源,企业初创时期无偿获得的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为什么不好好利用?汇源纺织整染公司总经理顾建明表示。保证排污权转让顺利实现的,是嘉兴市制订的。该办法规定,企业向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提出申请,中心受理后,委托环保部门对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企业就可以将其削减下来的指标卖给储备交易中心。嘉兴方面还为此进行了技术准备目前嘉兴已对其境内90%的污染排放总量实现全天候实时数据和图像监控,对企业的达标排放和排放总量数据可以随时调阅。排污权交易中心的这个制度设计,解决了困扰嘉兴市环境容量有限的问题,通过以存量换增量,解决了企业减排的激励机制问题。嘉兴市代市长陈卫宁总结说。嘉兴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经历了多年探索。2002年9月,嘉兴的秀洲区就开始排污权试点交易,但效果不佳。嘉兴市环保局副局长沈跃平告诉记者,关键是当时还没有总量约束这个约束性指标。没有总量要求,排污权就是多发行政许可证就可以了,不是稀缺资源,自然也就没有交易的必要了。这是国家强力推进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之后,企业普遍碰到的尴尬。以嘉兴为例,浙江省政府在与国家签订减排任务责任书后,指标层层下达给地市一级。以2005年统计口径的排污总量为基础,嘉兴每年要削减3.5%的COD和3.6%的二氧化硫。而全国范围内减排的压力也是非常之大。按2005年各省上报数据,全国每年COD排放总量1414万吨、SO22549万吨。COD、二氧化硫这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数据,也是国务院总理温f家f宝非常关心的。总量约束性指标开始在地方发酵。因应上述的任务,更严厉的措施随后出台。浙江省环保局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新增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必须在总量平衡条件下寻找替代削减指标。指标何来?机制已然建立,但该市场货源如何组织成了沈跃平心头一件大事。作为嘉兴环保局副局长,他兼任嘉兴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首任总经理。沈跃平告诉记者,第一个难题是要有人卖。因此,在交易中心成立之初,交易中心只能动用一部分政府拨款从企业中购得一部分排污权指标。未来交易中心成败,关键是要有稳定的排污权指标卖给交易中心。沈跃平说,但是企业通过投资减排项目最后获得减排量,又有一个过程。更何况企业担心现在卖了,将来企业做大,再买的时候,价格会更高。汇源纺织整染公司恰好有这种担忧。这次公司减排了100吨COD/年,但仅出售50吨/年。总经理顾建明表示,要留待企业扩建时自用。按照前述和细则规定,从2007年11月开始,所有在嘉兴市内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其排污权一律从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购买获得。并非所有申请购买的企业,都能够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获得排污权的指标。按照交易规则,排污权买方企业,首先要到环保局拿到项目,出具后,中心才可以按这个联系单确定的总量,与企业签订合同,出售排污权指标。一般来说,今后所有排放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的新建、扩建或改建企业,必须从环保部门或者其他企业购得其排污量1.2至1.5倍以上的排污指标,方可开工。也就是说,你买了15吨的排放指标,实际可以排放的量只有10吨左右。交易细则还规定,排污权交易优先向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和市优先培育发展的主导产业倾斜。不同的行业,购买的价格也有差异。如对于制革、纺织等高污染行业,价格就稍微高点(因为这些行业产生的污染物治理成本本来就高),目前是8万每吨COD/年。此前,嘉兴环保局抽样的平均价格是6-7万元每吨COD/年。购买排污权指标后,企业必须在五年内使用,过后不用则被交易中心收回。嘉兴市环保局局长翁建荣说,只有老企业通过减排项目,削减出多少减排指标,才能上多少新项目。争议初始分配权排污权交易,在江苏和浙江已经进行了好几年试点。嘉兴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成立之后,意味着江浙两省在排污权交易方面,将产生两条改革路径。江苏主张对所有的企业,一并收取排污费,即任何企业的排污权都不是无偿获得。以此解决排污权初始分配的公平问题。财政部这次是下定决心,解决一揽子问题,国家环保总局总量控制办公室副主任赵华林11月10日在嘉兴向记者透露,每年财政部将向江苏下拨1800万元,连续三年,建立环太湖排污权交易平台。目前江苏省已经将相关方案上报国家财政部,年底前应能批复。江苏这个方案,也是浙江此前着力寻求解决的,但研究后发现,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收取排污权费用,没有任何规定。收费要有法律依据,不能我环保局说收就可以收的,沈跃平向记者表示,如果继续纠缠初始分配权,排污权交易工作,至少还要等一两年,直到相关修法都完成。为此,嘉兴绕过排污权初始分配公平争议,承认所有企业既得排污,对2007年11月1日之后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所需排污权指标,则要求必须通过排污权交易中心购买取得。这对新企业来说有些不公平,但除此之外没有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