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传说教案.doc_第1页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doc_第2页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doc_第3页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第二课时)一、 了解故事起因:1、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青山环抱,树木葱茏,是个著名的风景区。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传说呢,大家把书打开,自己先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2、 这个故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谁来为大家读读。出示第二自然段(板书:恶龙吞吃 日、月)师:天上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此时人间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评价语:(1)、是啊,失去了太阳和月亮,人间也没有了一丝光亮,人们出行、生活真不方便呀!师:失去了太阳和月亮,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不便仅仅就这些吗?(2)、没有了太阳,就失去了热量,人们一年到头就只能饱受寒冷之苦了。(3)、失去了太阳和月亮,植物、农作物也无法生长,老百姓哪儿来吃的粮食呀?二、知晓故事发展,感悟人物形象:1、过渡句: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人们生活在寒冷中,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也没有吃的粮食。这两条恶龙真是胡作非为,可我们该怎样降伏它们呢?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3小节。2、出示第3自然段 师:我们怎样才能降伏它们呢? (1、水性特别好;2、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3、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商量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生:一筹莫展)师:人们为什么会一筹莫展啊? 师:你来读一下这句句子。(怎么才能找到金斧头和金剪刀呢?)师:人们商量了半天呀,可一个办法也没有想出来呀!此时此刻,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焦急、着急、伤心)师:那你来焦急/着急/伤心地读一读呢!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样? 老师觉得他有一个地方读得很好,谁知道?好在哪儿?/那你也来地读读。 你读得真有感情,老师都不禁为商量办法的人们着急了。3、 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这时候有人站出来了。(指名读句:就在人们挺身而出)4、 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了。他们究竟是怎样降伏恶龙的呢?大家默读课文的第4小节。师:大尖哥和水社姐要降伏恶龙,先要去阿里山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 出示:大尖哥和水社姐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金剪刀。(指名读)师:从这句话中,大家明白了什么?师:是啊,金斧头和金剪刀来之不易啊,他们路上非常艰难啊!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指名读)5、 我们想象一下,在路途中他们吃了什么苦?他们吃 ,住 ,要爬的山 ,累了 ,山上野兽 ,山洞 ,真是吃尽了 啊!师:他们吃尽了千辛万苦,相信他们也很累了,但是他们休息了吗?为什么?(再次读句)6、 过渡句:他们一路走来,历尽了千辛万苦,可他们却不畏艰难,继续前行。出示:回到潭边,三天三夜。(指名读)师:从这段中,你又读出了什么?师:他们为了世界能重见光明,能为老百姓除害,完全顾不上自己了。7、 最终,大尖哥和水社姐降伏了恶龙,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板书)8、 整体出示1、2两组,3、4两组分读。师:你能试着把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艰难的勇敢壮举复述出来吗?出示填空三、认识人物,了解日月潭及大尖山、水社山的来历:1、太阳和月亮又挂回了天空,可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 ,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 。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 ,永远地 。2、恶龙被降伏了,太阳和月亮又挂回了天空,此时人间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学生交流)师:太阳的光芒又照射了人间,植物、农作物茁壮地成长,老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了。过上了安定日子的人们会对大尖哥和水社姐说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相机板书:英雄、为民造福)3、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为民除害。他们真不愧是为民造福的英雄啊!4、引读第6自然段。四、复述课文。 日月潭的传说课后反思邹 洁日月潭的传说讲述的是关于我国台湾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是民间故事。 从第一课时,我提问学生了解哪些民间故事,学生纷纷举手,急着谈到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就可以看出来,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很浓。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对民间故事的赶兴趣程度,我采取了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的方式,解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中说到,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我提问:“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此时人间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引导学生想象,失去了太阳和月亮,人间漆黑一团,人们生活极其不方便;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植物、农作物无法生长,人们要忍受饥饿和寒冷等,认识到失去日、月的不便,产生与人们相同的感受。同样地引导学生想象,在这份设计中,还运用了些,这就算是这节课处理得当的地方吧!当然,这节课也有些不足的地方。上完课后,张老师的一句话立刻点醒了我。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心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时,我先引导学生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路上吃了什么苦,然后边总结边反复地反问:“他们能停下来吗?”(不能,为了百姓,他们不能停!)而张老师建议我,在教师边总结的同时,边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句话。教学这句话时,我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这样,但张教导的方法效果更胜一筹。教学无定法,但法与法间也有相通之处。还有“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在谈到读完这句话的感受时,学生只说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与恶龙激战的时间很长,其实这儿我也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