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 气候 四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五 常见的天气系统 1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地核 水 圈 大 气 圈 生 物 圈 一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2 低层大气组成 1 大气圈的组成 地球表层包围着的大气称为大气圈 固体杂质 水汽 干洁空气 3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主要成分 次要成分 水汽 固体杂质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持生物活动必需的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调节地表温度 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被誉为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干洁空气 O3 N2 O2 CO2 1 大气圈的组成 4 2 大气圈的结构 大气的垂直分层的划分依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 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5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12km 50km 电离层80 500km 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 臭氧层 6 地球大气各层的特点 递减 复杂多变 递增 晴朗 最密切 高空飞行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反射无线电短波 7 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光谱包括 r射线 x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光和无线电波 波长依次增加 8 9 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 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选择性 散射 选择性 反射 无选择性 10 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逆辐射 吸收 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 11 二 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面辐射 12 13 读左图 回答问题 1 A B C中表示短波辐射是 表示长波辐射的是 2 A1小于A的原因是 具体表现为 A2更小的原因 是 3 B1称为 有霜的夜晚B1 A B C 吸收 反射 散射 大气逆辐射 小 综合练习 14 三 大气的运动 大气运动分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平常所说的风 15 一 热力环流 1 含义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6 A C B 一 热力环流 D F E 高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等压面特点 1 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2 高高低低 17 等压面的判读 1 等压面的分布规律 在垂直方向上 高度越高 气压越低 如图A 若地面海拔相同 冷热均匀 等压面与等高线重合且与地面平行 如图A 若地面冷热不均 等压面发生弯曲 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 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即 凸高 气压 为高 气压 凹低为低 如图B 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 如图B 18 一 热力环流 2 成因 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 19 3 案例 海风和陆风 热 冷 冷 暖 20 3 案例 城市风 21 2 山谷风 如下图所示 白天 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 于是暖空气沿坡爬升 形成谷风 如图a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 密度增大 因而沿坡下滑 流入谷底 形成山风 如图b 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巴山夜雨 的现象 22 基础练习 大气运动最简单 最基本的形式是 A 热力环流B 三圈环流C 大气环流D 季风环流2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太阳辐射B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C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D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A B 23 基础练习 3 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海陆之间的冷热不均B 热力环流是由大气的水平运动引起的C 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D 在近地面 温度高处形成低压 D 24 基础练习 4 若右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 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 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 则甲 乙 丙 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 甲 乙 丙 丁B 乙 丙 丁 甲C 乙 甲 丁 丙D 丙 乙 甲 丁 A 25 基础练习 5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6 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是先有气流的水平运动然后才有气流的垂直运动 A B 26 二 大气水平运动 风 1 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影响 风向将垂直于等压线 27 1010pa 1005pa A A B C D 低 你可以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吗 28 三 大气的运动 2 成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高空风 29 F偏 F梯 V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与等压线垂直 由高压指向低压 既影响风的方向 也影响风速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 只改变风的方向 不改变风速 30 二 大气的运动 2 成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高空风 近地风 31 F梯 V风 F偏 F摩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既影响风的方向 也影响风速 32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 33 1 大气环流 含义 地球上大范围 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大气环流 四 气压带和风带 作用 能够调节高低纬度之间 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 并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34 假设条件 1 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3 地球不自转 此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只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2 地球不公转 2 形成 35 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单圈环流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36 副热带高压带 2 4 副极地低压带 7 6 1 3 5 8 9 10 假设条件 1 地表均匀2 地球不公转3 地球自转 三圈环流 极锋 37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度环流 中纬度环流 高纬度环流 38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 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 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 因此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合作探究1 39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 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地东风 3 分布 40 气压带风带分布有何规律 气压带分布规律 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并且南北半球对称 风带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分布 但风向不同 41 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与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相同吗 不同 空气上升 近地面形成低压 阴雨 空气下沉 近地面形成高压 晴朗 合作探究2 42 23 26 N 23 26 S 66 34 S 66 34 N 0 4 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假设条件 地表均一 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 30 N 30 S 43 44 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1 按成因记气压带的分布 热力作用形成的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作用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2 按纬度位置记春秋分时的分布 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两极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纬度30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纬度60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3 根据气压带 风带的纬度位置记季节 春秋分时 赤道低气压带关于赤道南北对称 冬季时 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向南移 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夏季时相反 春秋分时 副极地低气压带关于极圈南北对称 冬季时 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位置向南移 主要以极圈为界 45 突破两个核心考点 4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取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低气压带由于气流上升 降水较多 高气压带由于气流下沉 降水较少 西风带由于从较低的纬度吹向较高的纬度 易形成降水 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由于从较高的纬度吹向较低的纬度 不易形成降水 5 终年在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 极地气候 终年在风带控制下的气候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有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在单一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单一信风带控制下 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下都可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46 1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五 季风环流 A 原因 47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要点 1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 冬夏海陆气压的变化3 海陆气压分布对气压带的分裂 切割 48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夏季 大陆升温快于海洋 形成低气压 B 表现 亚速尔高压 49 理想模式 B 表现 阿留申低压 亚洲高压 冬季 大陆降温快于海洋 形成高气压 冰岛低压 50 一月 七月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 低气压中心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成带状分布 南半球海洋占优势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表现 51 1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海陆上的这些高 低气压中心 势力随季节而消长 位置随季节而移动 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 C 意义 52 2 季风环流 53 2 季风环流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季风 A 含义 B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54 七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一月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 夏 冬 冬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性位置移动 55 太阳辐射使其动 小结 地球自转使其偏 地球公转使其移 海陆分布使其断 56 读亚洲7月季风图 1 图中季风A的风向是 季风 B的风向是 季风 2 图中季风A和季风B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 这类季风在 地区 最为典型 3 受图中季风影响的地区 夏季降水丰沛 特别有利于粮食作物中 的生长 由于季风的强弱变化很大 使得该地区 灾害频繁 对该作物的生长威胁很大 西南 东南 B 东亚 水稻 水旱 练习 57 2011 武汉高一检测 读我国江汉平原某城市2011年2月27日20时气温实况图 回答 1 3 题 58 1 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废热B 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反射率大C 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增多D 城市上空云量多 保温作用强 A 59 2 下图是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绘制的经过城市中心等压面或等温面示意图 四幅图中 绘制正确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C 60 3 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 如不考虑其他因素 当晚该城市风向特点是 A 从城市中心吹向城市郊区B 从城市郊区吹向城市中心C 从城市中心吹向东南D 从西北吹向城市中心 B 61 第4课时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 62 情景导入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2011年端午节前后已经进入黄梅时节 江南细雨淅淅沥沥 下个不停 润及千家万户 开头一句 展现的是南国一片迷蒙的整体景象 接着是草地池塘的近景 前者是目所见 后者是耳所闻 江南风景 有声有色 新课学前导航 63 1 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大范围内温度 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团空气 叫做气团 一 锋面系统 64 冷 暖 A B 问题探讨11 正确判断冷暖气团交界面 2 怎样判断冷暖气团的位置 2 特点 65 锋面 锋线 锋面系统 锋面 66 锋面附近会造成什么样的天气 锋面附近会有一系列的云 雨 大风等天气 67 问题探讨2怎样判断冷锋与暖锋 怎样对锋面天气进行预报 暖锋 冷锋 判断方法 观察冷气流的运动特点 3 分类 68 怎样对锋面天气进行预报 预报方法 1 冷锋过境前 气温高 气压低 天气晴朗 2 冷锋过境时 出现阴天 刮风 雨雪等天气现象 3 冷锋过境后 气温下降 气压升高 天气晴朗 1 暖锋过境前 气温低 气压高 天气晴朗 2 暖锋过境时 多连续性降水天气现象 3 暖锋过境后 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 天气晴朗 4 天气 69 寒潮北方夏季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一场秋雨一场寒 5 举例 一场春雨一场暖 70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 71 七 气旋 低压 与反气旋 高压 气旋 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低压 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1 区别与联系 72 低 1005 0 1002 5 1000 低压与气旋 北半球逆时针 以阴雨天气为主 73 高压与反气旋 以晴朗天气为主 1005 0 1002 5 5 1000 0 高 北半球顺时针 74 低 1000 0 1002 5 1005 0 单位 百帕 气旋 低压 低 1000 0 1002 5 1005 0 北半球 南半球 气旋 北逆南顺辐合上升 气旋 阴雨天气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督导检查活动方案
- 美工背景活动方案
- 福克斯促销活动方案
- 组织开展扫墓活动方案
- 线下试玩活动方案
- 美术活动互动活动方案
- 电子装修预算活动方案
- 组织志愿者文明活动方案
- 童装区开业活动方案
- 电动摩托车宣传活动方案
- DB11∕T 1135-2024 供热系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 健康养老专业毕业论文
- 2025四川乐山市市中区国有企业招聘员工4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
- 海运订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资格(高级)考前点题卷一
- 人力资源管理SOP标准化流程手册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37)
- 2025-2030中国家政服务业社区化发展与本地化服务模式探讨
- 2025年翼状胬肉试题及答案
- 2025年Q2起重机司机模拟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