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传染病的诊断PPT课件_第1页
肠道传染病的诊断PPT课件_第2页
肠道传染病的诊断PPT课件_第3页
肠道传染病的诊断PPT课件_第4页
肠道传染病的诊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肠道传染病诊断 细菌室金炎 传染病概述 一 传染病定义由病原微生物 病毒 细菌 立克次体 螺旋体等 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 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一 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有患者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 二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 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包括呼吸道 消化道 生活接触 虫媒 血液 土壤等 三 人群易感性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易感者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 如果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 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 三 传染病的特征 一 基本特征1 有病原体 2 有传染性 3 有流行病学特征 4 有感染后免疫 二 临床特点1 潜伏期 2 症状期 3 恢复期 三 常见症状和体征发热 出疹 毒血症状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等 四 传染病的预防 一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诊断 早治疗 五早 二 切断传播途径消毒和隔离 三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 锻炼身体 改善营养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的三类法定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是指 鼠疫 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甲型H1N1流感 26丙类传染病是指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手足口病 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11 感染性腹泻 一 定义 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 这里仅指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二 病原 目前已知引起腹泻的病原体有数十种之多 但国内报告以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占多数 不同自然环境和生产 生活方式不同的地区 引起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有所不同 总体上居首位的是志贺氏菌及轮状病毒 第二位是肠致泻性大肠杆菌 第三位是空肠弯曲菌及沙门氏菌第四位及第五位是非O1 非O139群霍乱弧菌 其他致泻性弧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肠道传染病基础知识 肠道传染病 系指肠道传播 临床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为主的一组传染病种类细菌性 霍乱 含O139 伤寒 菌痢 O157 H7出血性大肠杆菌 细菌性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 甲 戊型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病毒性感染性腹泻 寄生虫 阿米巴痢疾 鞭虫病 蛔虫病 包虫病等传播途径 粪 口 食物 水 日常生活接触 病原体 外界抵抗力和在外界的成活能力强传染源 病人 带菌者目前认为是唯一的传染源明显季节性 主要出现在夏秋季感染对象 没有呼吸道传染病明显 一 霍乱概况 全球霍乱概况 世界霍乱信息 WHO流行病每周记录 我国霍乱流行阶段 第1阶段 1961 1965年 为早期流行阶段 第2阶段 1966 1976年 疫情报告少 可信度低 第3阶段 1977 1986年 为严重流行阶段第4阶段 1987 1992年 发病数 地区逐年减少第5阶段 1993年1999年 疫情又出现回升 发生O139血清群新型霍乱 且与埃尔托霍乱并存第6阶段 2000年至今 疫情处于低水平 O139血清群霍乱广泛扩散 埃尔托霍乱流行强度大大下降 全国霍乱发病情况 二 霍乱基本情况 霍乱 霍乱 cholera 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 水样便 呕吐 如不及时治疗 患者可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代谢性酸中毒及肾功能衰竭等 病死率4 左右 特征 发病急 传播快 波及范围广 能引起大流行 霍乱的临床特征 典型临床症状为剧烈腹泻 水样便黄水样便清水样便米泔水样便或血水样便并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 循环衰竭肌肉痉挛 特别是腓肠肌 霍乱病原体分类 古典生物型小川型ABO1群稻叶型AC埃尔托生物型彦岛型ABC霍乱弧菌霍乱病原菌O139群 Bengal 非O1群O2 O200群腹泻病原菌01群的特异抗原有A B C三种 其中A抗原为01群所共有 A抗原与其他B与C抗原结合则可分为三型 即 原型 AC 稻叶 Inaba 异型 AB 小川 Ogawa 和中间型 ABC 彦岛 Hikojima 病原学 霍乱弧菌 在弧菌属中将与O1群霍乱弧菌具有共同鞭毛抗原 H抗原 生化性状类似 但菌体抗原不同的弧菌统称为霍乱弧菌 根据菌体 O 抗原不同 已分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型 霍乱病原学特点 1 形态与染色弧状或逗点状革兰染色阴性有一根单鞭毛 细菌运动非常活泼 呈鱼群穿梭样或流星状 致病性 霍乱弧菌经口进入人体胃部 当胃酸缺乏或被稀释或入侵菌量较多时 108 即可进入小肠 依其粘附因子紧贴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 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大量繁殖 产生大量的霍乱肠毒素 细菌崩解还可释出内毒素 霍乱肠毒素抑制肠粘膜细胞对钠的正常吸收 并刺激隐窝细胞分泌氯化物和水 导致肠腔水份与电解质大量聚集 出现剧烈的水样腹泻和呕吐 流行病学 霍乱是人类传染病 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从感染谱来看 人感染本病后的反应是多种多样 受感染的多 发病的少 轻症的多 重症的少 严重脱水的典型病人只占感染者的一小部分 六 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 甲类传染病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乙类及丙类传染病在24小时内网络报告 网报病种 甲乙丙3类39种法定传染病 水痘等12种非法定传染性疾病 其他感染性腹泻 随着时空地点的变化 每个传染病都有一个自然发病率 50 80年代 我国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46 37 1018 93 10万 1 018 100 1994年 1997年的监测资料表明 我国年报告病例在60 85万 发病率居甲乙类传染病之首 病死率为0 04 0 07 其中志贺氏菌致病性强 10 100个细菌细胞就可使人发病 多数临床分离的菌株为多重耐药性 建国以来痢疾发病率变化 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目前已发现5种 即1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 引起婴幼儿水样或蛋花汤样便 2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ETEC 引起病人霍乱样水样便 3肠侵袭性大肠杆菌 EIEC 病人发生细菌性痢疾样便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病人早期为水样便 后为血便 5肠集聚性粘附大肠杆菌 EAEC 该菌与小儿顽固性腹泻有关 沙门氏菌某些菌型可致人的急性腹泻和食物中毒暴发 全球已发现2000多个菌型 我国至少已检出255个型或变异型 其中已知能引起人类致病的有57个型 主要在A F群内 所以在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时 可先用A F多价O血清检查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遍及全国各地 该菌在医院儿科 产科婴儿室的交叉感染屡有报告 四 诊断标准一 流行病学资料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一般夏秋季多发 有不洁饮食 水 和 或与腹泻病人 腹泻动物 带菌动物接触史 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 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 某些沙门氏菌 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等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 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在医院产房婴儿室 儿科病房 托幼机构发生暴发或流行 二 临床表现1腹泻 1 大便每日 3次 2 粪便的性状异常 可为稀便 水样便 亦可为粘液便 脓血便 3 可伴有恶心 呕吐 食欲不振 发热及全身不适等 病情严重者 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 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2已除外霍乱 痢疾 伤寒 副伤寒 三 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可为稀便 水样便 粘液便 血便 或脓血便 镜检可有多量红 白细胞 也可仅有少量或无细胞 2病原学检查 粪便中可检出霍乱 痢疾 伤寒 副伤寒以外的致病微生物 如肠致泻性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轮状病毒或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或检出特异性抗原 核酸或从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 临床诊断 具备 二 和 三 中的1 一 供参考 病原确诊 临床诊断加 三 中的2 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暴发疫情 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 突发标准细菌性痢疾 10例 3天 集体单位 或死亡2例 感染性腹泻 20例 周 集体单位 或死亡1例 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规范 疫情报告 做好门诊数旬报霍乱的报告 每周零报告 发现霍乱病人和疑似病人 应立即报告医院领导 由院领导报告驻地疾控中心进行处理 出现伤寒和副伤寒疑似病人 痢疾病人或其他腹泻病人突然增多 就诊腹泻病人住址比较集中的情况时 也应尽快报告院领导 传染病死亡 霍乱的报告 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方式 网络直报电话 要求逢泻必检 开展霍乱弧菌培养 含O139 对就诊的病人快诊率要求达到100 水样便病人应进行霍乱细菌学培养 疑似患者全部检索 要求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率必须达到10 以上 并且要求同时进行O1和O139群霍乱弧菌检测 无检验条件的乡镇级医院和其它单位 一旦发现可疑病人 应立即将标本送指定单位检验 不要漏诊病人 县级及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其它医院 发现O157 H7感染的可疑病人 如血便 血性腹泻的病例 要登记报告并及时采样 进行O157 H7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 目前对O157 H7感染的疑似或确诊病人暂按乙类传染病报告 开展痢疾杆菌的培养 每所医院每年上送痢疾菌株至少5株 霍乱等感染性腹泻实验室检测技术 感染性腹泻病原菌实验室检测技术 霍乱弧菌的检验O157 H7大肠杆菌的检验志贺氏菌的检验伤寒 副伤寒的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验空肠弯曲菌的检验致腹泻原虫的检验病毒性腹泻的检验 三 霍乱弧菌的实验诊断 样本采集 送检和保存霍乱的病原学检查霍乱弧菌的快速诊断霍乱弧菌的噬菌体 生物分型 霍乱病原检索对象 监测点常规监测腹泻病门诊所有腹泻病人的病原检测重点人群的检索 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与流行有关的重点人群 大型建筑工地 流动人口 食品加工及餐饮业服务人员 托幼机构和环卫部门工作人员 可能受污染的食品检索 海水产品 熟肉制品 冷饮及凉拌食品水体的检索其他外环境标本的检索 公厕粪便 苍蝇等 样本采集 送检和保存 一 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标本采集的好坏 对整个检验工作的质量影响很大 粪便标本的采集应争取在发病早期 服用抗菌药物之前并尽快送到检验室 粪便 标本的采集以病人粪便为主 水样便采取1 3mL 成形便采取指甲大小的粪量 亦可用直肠棉拭或采便管由肛门插入直肠内3 5cm处采取 急性期病人取水样便标本在增菌培养的同时可取其粘液絮片或用棉拭子直接接种于碱性琼脂 TCBS琼脂培养基 带菌者粪便都应接种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 放37 增菌6 8h后 从菌膜下表层取一接种环培养物 划线接种于碱性琼脂 TCBS琼脂培养基 采集的标本不能立即检查的 要放入碱性蛋白胨水或文腊二氏保存液或插入Cary Blair二氏半固体保存培养基中 标本与保存液比例约为1 5 送检标本时应填写 标本送检单 写明姓名 地址 发病时间 采集时间 临床诊断等 运送过程中注意安全 勿污染容器口外壁 专人运送 送检箱每次用后须做消毒处理 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检验程序 1 直接分离培养2 增菌后分离培养 二 分离培养 直接分离培养 急性期病人水样大便标本在增菌培养的同时可取其粘液絮片或用棉拭子直接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 目前常用的强选择性培养基有TCBS琼脂 碱性琼脂 庆大霉素琼脂等 霍乱弧菌在TCBS上因分解蔗糖呈黄色菌落 此是WHO推荐使用培养基 增菌 所有粪便标本都应接种碱性蛋白胨水培养基 放37 增菌6 8h后 从菌膜下表层取一接种环培养物 划线接种于强选择性碱性琼脂和TCBS琼脂平板各两个 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疑似菌落初步鉴定 每个碱性琼脂 TCBS琼脂平板上各挑取5个以上 少于5个的全部挑取 疑似菌落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 营养琼脂斜面或克氏双糖置37 18 24h纯培养 即每份样品至少从2个分离平板上获得约10株可疑菌落菌株 取斜面纯培养物进行血清鉴定 并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及氧化酶试验等 挑取可疑菌落作玻片凝集与O1群多价和单价血清作玻片凝集反应与O139群抗血清做凝集反应 血清鉴定自分离培养基上挑取可疑菌落与01群霍乱弧菌多价 单价诊断血清及0139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 如可疑菌落在血清中很快 一般在10s内 出现肉眼可见的明显凝集 在生理盐水中不凝集者判为阳性 可疑菌落较多时 应挑选5个以上的菌落逐个进行玻片凝集检查 必要时 取原划线菌落边缘透明部分再做玻片凝集 均为阴性时方可报告未检出01群及0139群霍乱弧菌 对首发病例菌株需送上一级实验室做进一步鉴定或复查 快速辅助诊断 制动试验玻片凝集试验免疫荧光球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PCR试验SPA试验等 制动试验 急性期病人的粪便内含有大量的弧菌 取一滴水样便滴在玻片上直接镜检 最好用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 可见具有流星状动力的细菌 当加入一滴01群霍乱免疫血清后 运动停止 凝集成块为阳性 快诊试纸条 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 原理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标本中霍乱弧菌 以胶体金作为标记物 交联抗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 与样品中的霍乱弧菌结合 形成双抗体夹心一步法 呈现出目测可见的红色条带 显色程度与抗原含量成正比 注 快诊试纸条 分O1群和O139群 实验操作步骤 1 待检样品的处理1 直接检测 水样便直接检测 2 增菌检测 水样便 1 2ml接种于8 9ml碱性蛋白胨水 37 培养6 8h或过夜 2 快速检测卡加样 1 将检测卡放置与洁净 干燥的工作台上2 实验前 请将试剂恢复至室温3 用吸管取前增菌液样品2 3滴 加入检测卡一端的加样孔 计时并观察反应结果4 2 15分钟内观察结果 20分钟之后结果不能判读 结果判断 有效结果目测可见有红色条带阳性结果可见两条紫红色线条 检测线和质控线阴性结果仅见一条紫红色质控线无效结果无任何线条出现 说明实验无效 胶体金霍乱检测试剂盒 快速诊断初步报告 1 快诊断实验阳性者同时涂片染色和悬滴法观察 如镜检为革兰染色阴性弧菌或悬滴细菌呈 鱼群穿梭样 运动 可作初诊报告 为开展疫情处理提供依据 2 待营养琼脂平板 营养琼脂斜面或克氏双糖置纯培养物生长良好后 再进行传统的鉴定以确认或订正报告 快诊断试验获得阴性结果 不能放弃分离培养 主张快诊断试验仅用于应急疫情处理时 作为应急使用 四 霍乱弧菌的鉴定 鉴定标准以血清学性状为主 结合形态学和生化学性状作出判定 血清学性状以玻片凝集作检查 形态学上可作革兰氏染色 观察形态 检查动力 生化学上辅以氧化酶试验和粘丝试验即可 必要时再做其他试验 以便于类似细菌做鉴别 O157 H7大肠杆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 是一种近年来新发现的可造成人体严重健康危害的致病菌 O157 H7大肠杆菌属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 的一个最常见 最重要的血清型 感染O157 H7大肠杆菌后 主要临床症状为 突发性腹痛 初期有水样便 随即出现血性粪便 低烧或不发烧 严重者可导致肾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HUS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 和其它脏器的损伤 因此 快速 准确做出诊断为临床治疗 防止该菌传播 提供信息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传染源 病人平均排菌时间7天 7天后不易测到 出血性肠炎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病人排菌时间更长 报道最长达124天 无症状携带者家畜家禽作为传染源更重要带菌时间长 病原菌在动物粪便中生存时间可长达半年以上 携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