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人教).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人教).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人教).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人教).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合肥七中吴哲 老师 教材分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课,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等知识。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强度,引导学生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使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2、 能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3、 化能合成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习各位科学家的发现过程;2、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完成教材的探究活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辛、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进而说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领悟自然界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有序性;2、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2、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等知识。【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了解了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每一片绿叶就好像是一个 “绿色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者有机物。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随处可见,你看到过植物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吗?没有。那么,科学家们到底是怎样发现光合作用这一生理过程的呢?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展示课件3)2、 新课教学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多媒体展示下面资料(1)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展示课件3)(2)1648年比利时医生Van Helmont的柳树实验。将一株2.3重的柳树苗种在90.8的干土中,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而土壤减少了不到100g。Van Helmon的结论是什么?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展示课件4)(3)1771年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密闭, 蜡烛不熄灭。小鼠与绿色植物,密闭,小鼠不易窒息。老师质疑:(大屏幕)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浑浊?他们忽略了什么条件?(展示课件5)(4)1779年英格豪斯的实验:植物更新空气老师质疑:(展示课件6)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为什么在光下才能成功?为什么植物只有具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植物吸收了空气中的什么气体?放出的气体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光能转变成了什么能?讲述:直到1785年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1845年,梅耶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指出,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过渡:那么光能变成化学能储存于什么物质呢?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变成了什么物质?(5)1864年萨克斯的实验老师质疑:(展示课件7)为什么要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这个实验是否设置了对照组?哪组是?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如果遮光部位也变蓝,可能的结果?(6)1939年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证明这一问题(展示课件8)用18O分别标记什么物质?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科学家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谁能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能用一个化学反应式表示?()反应式表示出光合作用条件、场所、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它并不能表达光合作用具体过程,那么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怎样?(7)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又是怎样合成的?卡尔文(美国)同位素标记法,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CO2中的C的去向,称为卡尔文循环。光合产物中有机物的碳来自CO2。2、光合作用的过程 人们常常根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这个条件,将光合作用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大的阶段。(1)光反应阶段(展示课件10)发生部位: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反应条件:光、水色素分子、酶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物质变化能量转变: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化学能 (2)暗反应阶段(展示课件11)发生部位:叶绿体基质中反应条件:,不需要光CO2被固定和还原物质变化a.CO2固定:;b.C3化合物还原:能量转变:ATP中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请同学们总结光合作用的总过程。(展示课件12)幻灯片展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比较表格(展示课件13)。掌握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应用呢?3、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请学生汇报上节课布置的“调查和收集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具体措施”。展示调查和收集的材料。包括适当提高光照强度,适当提高CO2的浓度,适当提高温度等。师生共同总结(展示课件14)老师提出问题,联系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控制光照强弱、温度的高低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并组织学生一起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学曲线。4、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展示课件16、17、18、19、20)内部因素:植物种类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叶龄),同一植物在不同部位的叶片。外部因素:光、温度、必需矿质元素、CO2浓度、水。5、化能合成作用(展示课件21、22) 自然界中,除了植物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外,还有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