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实习报告模板 - 副本.doc_第1页
认识实习报告模板 - 副本.doc_第2页
认识实习报告模板 - 副本.doc_第3页
认识实习报告模板 - 副本.doc_第4页
认识实习报告模板 - 副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石油大学实习总结报告实习类型 认识实习 实习单位 大庆油田科技馆 实习起止时间2013年7月14日至2013年7月18日指导教师 刘银庆 马一玫 所在院(系) 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班 级 储运12-7班 学生姓名 付明洲 学 号 120202140718 2013年7月 18日一、认识实习的收获2013年7月14日至7月18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认识实习,第一天我们在油工馆参观了实验室,通过老师的细心讲解,我们基本了解了油气储运的基本过程,第三天我们来到了大庆石油科技馆,科技馆内部主要由阳光大厅、序厅、8个常设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构成。重点展示大庆油田发现50年来的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勘探与开发技术进步及配套工程技术。主体突出、内容丰富、手段先进、动静结合、功能完善,是一座反应石油科技题材的大型现代化专业科技馆。在一楼,有专门的引导员为我们介绍有关大庆油田的发现,开采,以及在开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解决方法,因此我们简单地了解了以后的工作环境和有关石油开采和油气储运的相关技术和设备,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工作环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科技馆,我们着重的参观了地面厅,因为地面厅跟我们以后学习的专业息息相关,它展示了油(气)井采出液的分离、计量、集输、处理、储运的全过程。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涵盖了石油工业中十分广泛的领域,包括沙漠油田地面工程技术、滩海地区装备技术、石油重型设备的运输与安装、油气储运工程以及油气勘探、钻井、采油工程中的地面工程建设等。而且我也了解到了专业课学习的主干学科: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学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等。这也让我对石油行业和油气储运工程的专业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并对油气储运工程的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石油行业的认识和油气储运专业的理解1.石油行业与就业去向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可以说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同时又是世界排名第五的石油生产大国。石油工业作为一种基础工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石油生产领域具有科技含量高、技术性强的特点。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石油企业人员的不断更新,在石油生产管理与技术应用方面,将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石油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石油生产企业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就业去向:主要到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中国石油的发展战略是在加快开发国内石油资源的同时,积极扩大和占领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市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中外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必须的。这种合作要求石油企业员工必须懂得国际合作惯例,必须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同时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素质。在调研和与企业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无论是中海油、中石油还是中石化,都缺少大量适应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市场要求的高素质员工。2油气储运专业的基本介绍油气储运专业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它主要包括油气田集输、长距离输送管道、储存与装卸及城市输配系统等。“油气集输和储运”技术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为保障能源供应、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开发西部、保护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规划了“西气东输”工程、跨国油气管道工程以及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等大型油气储运设施的建设,其中正在实施的天然气管道近7000公里(总投资约650亿元),拟议中的跨国油气长距离输送管道16000公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石油院校类的一个特色专业,也是主干专业。由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石油天然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和研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随着社会各方面建设的蓬勃发展,“规划”尤其显示出了它日益重要的优先地位,而储运工程专业又仅仅在石油类院校开设,就更显示出这个专业的不平凡。 3.油气储运研究方向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与城市输配多年来在含蜡原油流变学及其管输工艺研究方面一直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部分成果国际领先地位,1996年以来获省部级奖4项;在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规划、优化设计与油气储运工程优化运行、供气调峰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为“西气东输”及俄-中输气管道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运行模拟、优化与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 油气田集输在油气集输管网优化运行、油气水多相混输工艺、液/液旋流分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以来获省部级奖2项。深海、沙漠等条件恶劣地区的油气开采、多相计量以及化学采油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效、安全、环保的油气田集输新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油气储运设施的结构、施工、安全及防护措施在金属管道耐蚀焊接材料及工艺研究方面成绩突出,部分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油气田地面设施的腐蚀环境评价、管道和储罐在线腐蚀检测及阴极保护理论等研究上有特色,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以来获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2项。“十五”期间,“西气东输”及跨国油气管网等大型油气储运工程的建设,将带动中国城市天然气及成品油管网的大发展。这对油气储运人才和技术提出了迫切的需求。4.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油气储运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近几年建成投产的以西部管道、兰-成-渝管道、西气东输管道为代表的油气长输管道,反映了我国在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输送技术等方面研究和应用所取得的新成就。大连、青岛、镇海、岙山4座国家一期石油战略储备库的建设,使以10104m3储罐为主体的大型地面原油储库工程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油气混输管道、数字化管道、完整性管理、HSE管理等国际前沿技术和先进理念在我国油气储运领域获得了较好的应用和发展,使我国的油气储运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油气能源紧缺的状况日益加剧。2009年,我国进口石油的总量已经超过石油总消耗量的50%。为了保证油气能源能够满足长期供应和安全储备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了海内外陆地和海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石油炼化、油气管道和油气储备库建设发展的高潮期,使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着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和实现自主创新发展的新课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海洋油气储运技术在深水开发方面,油气储运领域面临的挑战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海底长距离输送管道在复杂海底地貌和地质情况、恶劣海况条件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二是大型水下储油设施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三是与储运工程配套的水下增压和处理设备、水下输变电、水下自动化技术等。多年冻土地带长输管道敷设技术我国漠-大管道的管径和输量都比较大,管道油温对周围土壤的影响段(非等温段)更长,冻融危害的情况更为复杂,也更为严重。调研结果表明,国外已有技术难以适用于我国的情况。目前,我国尚缺少有关解决多年冻土区域管道勘查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一整套技术,需要在输油管道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与预报技术、管道地基长期稳定性及工程应用技术、地温与管道位移监测技术等方面尽快开展研究,以解决我国多年冻土地带长输管道敷设技术的难题。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目前国内外对这项技术的研究普遍处于室内实验和小型装置先导性中试阶段,但也有国外研究机构宣称即将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这项技术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水合物高效快速连续制成技术;二是低成本存储及释放技术。我国有关科研机构加快研究步伐,加强对这项技术的攻关,使之早日达到工业化应用程度。5. 油气储运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工业发达国家早在60、70年代就开始重视油气储运业与整个石油工业的协调发展,逐步建成的油气储运系统不仅为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作用,而且使这些国家在世界政治、军事动荡所引起的能源危机或能源过剩的市场冲击面前具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效地避免了因国际油价涨跌所造成的国内经济损失。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却因为油气储运系统的不健全,在国际石油市场冲击波下十分被动。严峻的现实已迫使发展中国家今天不得不把发展油气储运业放在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于是,可以预见我国油气储运学科的发展机遇即将来临。经济增长对油气资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我国经济建设近几年高速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逐年增多,尽管我国油气工业在近20年中已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仍跟不上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从1996年起已从石油出口国变成了石油进口国。而且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的油气消费量将达到每年3108t。而到那时国内油气工业的年产量只可能达到2108t,也就是说到那时我国油气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需要从国外进口。一旦依赖油气进口数量增多,而国内没有足够的油气储运能力,那么国际油气价格的剧烈波动或其它国际形势的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还会冲击国内油气工业的正常生产。因此,加快我国油气储运业的发展速度已经刻不容缓。效益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油气储专业的地位过去受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的影响,我国石油工业长期形成了重勘探开发、轻储运加工、重地下、轻地面的生产格局。这不仅造成了我国油气储运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勘探开发的不协调局面,而且长期困扰着国家石油工业陷于“政策性亏损”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如今,我国石油工业已被全面推向市场经济大潮之中,而且正面向世界参与国际化竞争,提高油气工业的生产效益已成为我国油气工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效益观念转变后如何才能提高我国油气生产的效益?压缩油气主业队伍和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固然是增效的好办法,但是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油气储运系统来与勘探开发相配套,那么势必无法在勘探开发成本逐年上升的条件下通过将油气卖得一个好价钱来提高生产效益。当然,能做到这样,主要是这些国家都具有十分完备的油气储运系统做保障。因此,要使我国油气工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效益,必须把油气储运系统的发展放在与油气勘探开发并重的地位加以重视。天然气工业的大发展需要油气储运学科作支撑石油作为一种液体物质从地下开采出来后能很方便地储存起来,而天然气的生产开发则必须把地面集输与消费用户作为一个连贯系统来考虑。实际上天然气地面集输系统和利用出口对天然气的开发方案起着极强的制约作用,在发展天然气的过程中油气储运学科同勘探、开发学科具有同等重要的技术地位。目前,在我国石油工业规划建成六个大庆规模的油气生产基地中,其中有两个是依靠发展天然气来代替。由此可见,在未来10年中我国的天然气工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显然,伴随天然气工业的大发展,油气储运学科将面临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机遇。而且随着将来油气利用结构比例的变化,我国将有更多的大、中城市新建城市配气系统,这将促进全国油气管网的形成。这些发展趋势不仅要求油气储运学科尽快解决有关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技术难题,而且也需要培养相当数量的油气储运专业人才来完成这一系列储运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三、实习心得虽然这次实习的时间很短暂,仅仅只有五天,但是在这五天里,我们参观了实验室,更详细地了解了大学四年的实践学习安排和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也对学校的机构设置情况和专业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对于学校对油气储运专业的学习安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以后有目的地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也参观了科技馆,通过引导员详细地介绍,我们对石油的开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对我们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这对我们以后学习专业知识也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我们在参观地面厅的时候印象最深,因为其中三楼地面厅演示的油(气)井采出液的分离、计量、集输、处理、储运的全过程更是与专业最密切相关。在地面厅的参观中,我们了解到了由大庆起始的输气管道,如庆哈输气管道,庆齐输气管道,还有轻烃管道,以及中国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