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讲义.doc_第1页
现代汉语讲义.doc_第2页
现代汉语讲义.doc_第3页
现代汉语讲义.doc_第4页
现代汉语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讲义上饶师范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语言学教研室2004年3月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一、语言、汉语、现代汉语(一)语言语言是一种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 从自然属性看,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是事物的标记。语言是用声音形式标记事物或思想。各个语言要素和各个语言单位,既互相对立、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系统。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即存在形式),以语义为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在这三要素中,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决定一种语言的基本面貌。从社会属性看,语言社会交际工具。有人类就有语言。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从它产生的那一就一直行使着人类社会交际工具的职能,并一视同仁地为整个社会服务,具有全民性。人们利用语言传达信息,交流思想,协同行为,组织社会活动。一个社会,如果离开了语言,生产就会停止,社会便会崩溃。语言使用上的轻便性,负载语义信息的无限性,表义传情的精确细腻性,使语言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当然,作为人类交际或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自然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一种语言的基础上的,脱离语言的思维是不行的。语言用嘴巴讲出来的叫口语,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产生、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语言。文字是记录语言音义的书写符号。较语言的产生要晚得多。文字借助于其有形性可以打破口语所受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人类的文化遗产长期保存下来。用文字写下来的书面语反过来对口语的统一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汉语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汉语”不是汉朝的语言,虽然是因汉朝而得名,而是“汉民族”的语言),是我国人民使用的主要语言。在语言谱系分类上,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跟我境内的藏语、壮语、傣语、侗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和我国境外的泰语、缅甸语等是亲属语言。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使用人数最多。全世界有四五千种语言,使用汉语的人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汉语的历史汉民族的历史一样悠久。“汉族”这个名称虽然是由汉朝而得名,但汉民族的历史却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远古汉语究竟是怎样的,今已难以具体断定,但早在殷商时代,汉语就已经相当发达,而且当时汉语的面貌和现代汉语是基本相同的。(从发掘的甲骨文可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世界上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汉语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973年12月8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五种工作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三)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统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狭义: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我们这门课指的就是“普通话”。所谓的“共同语”指的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什么呢?就是:(省略)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历史的必然。(1)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代的都城,当时把北京话作为“官话”官府的工作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2)“五四”运动以后开展的“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在书面语上的统治地位,而“国语运动”则在口语方面促使北京语音具有了代表性。(3)近几十年来的话剧、电影、曲艺、广播、电视等使用的语言,都采用北京语音。共同语总是在某一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个作为共同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普通话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因为:(1)北方方言的代表城市北京数百年来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影响极大的重要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等,都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2)使用北方方言的人口几乎占了说汉语人数的四分之三。分布在从东北的黑龙江到西南的云贵高原、从西北的玉门关到东海之滨以及长江沿岸的广阔地域里。在汉语的方言里,北方方言是最重要、最有影响、也最有代表性的方言。基础方言决定着共同语的基本面貌。但是,基础方言并不就是共同语。我们必须明确,共同语还要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因此,说北方方言的人,并不是每一句话都合乎语法规范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由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1)从十八世纪的红楼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在的普通话和当时的口语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但是,(2)直到1919年“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兴起,现代白话文才取得文学语言的合法资格。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展了汉语规范化工作,推广普通话,大大提高了它的社会交际功能。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汉族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普通话既是汉族人民的共同使用的语言也是全国其他民族通用的交际工具。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二、现代汉语的特点(一)同印欧语相比显示的特点现代汉语具有不同于外语的特点。外语语种很多,现代汉语与印欧语相比较其特点为:1、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有声调,五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首先,现代汉语每一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声调不同,意义也不同。印欧语绝大多数都是无声调的语言。其次,现代汉语一个音节里不会出现两三个辅音联结在一起的“复辅音”;而印欧语,一个音节里可以包含复辅音。2、在词汇方面:现代汉语里词的构成单位一般是单音节的实语素,由实语素和实语素构成的合成词特别多。而印欧语,很多词是由词根加上前后缀之类构成的。现代汉语也有一些可以认为是前后缀的前加和后加虚语素,它们可以和实语素构成合成词,如“老虎”和“桌子”,但这类合成词为数不多,且没有生产能力。3、在语法方面:现代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词类和句子成分不简单对应,句子和短语的构造基本一致,拥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首先,现代汉语的词缺乏印欧语里名词、形容词、动词那些性、数、格、时、人称等变化。词序和虚词十分重要。其次,现代汉语不象印欧语那样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再次,现代汉语不象印欧语那样句子和短语有不同的构造。如动词进入短语必须用不定式或分词形式。而现代汉语里句子和短语的构造原则上具有一致性,如同样的一个主谓短语既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充当句子成分。最后,现代汉语的量词十分丰富,计数时数词后面一般要用一个量词;语气词也十分发达,能使句子表达的各种语气色彩形式化。(二)同古代汉语相比显示的特点同印欧语相比,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好些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同现代汉语又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最突出的是:1、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里没有入声。古代汉语有入声,如“出、国、铁、木”这些字,古代都读入声,现代汉语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2、在词汇方面,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古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但现代汉语里则是双音节词占优势。古汉语的许多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里都变成了双音节词。如:月月亮、木木头、目眼睛。古汉语里用一个单音节词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里可以采用双音化的办法造成一组词。如:护爱护、保护、拥护、庇护、辩护、防护、监护、救护、看护、偏护、守护、袒护、维护、卫护、掩护、养护3、在语法方面,现代汉语了有一些类似形态变化的现象,而词类活用现象有所减少。首先,现代汉语里动词、形容词的重叠,可以说是词形变化形式;用“子、儿、头”等构成名词和“着、了、过”等助词表示动作的时态,也可以认为是形态变化的现象。古汉语里没有或基本没有这种情况。其次,现代汉语里词类活用的现象不是经常的,而在古汉语里却是很常见的,如:“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孟子尽心上);“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形容词“小”和名词“鱼肉”活用为动词。三、现代汉语方言(一)共同语和方言共同语全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方言俗称“地方话”,用语言学家话说叫“方言”。方言是共同语的地域性变体或叫地方变体。方言并不是独立于共同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但方言具有地方性的特征。方言都有自己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体系,都能满足当地社交际的需要。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是各方言所环绕的中心。它不仅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方言的发展。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一般来说,民族共同语总是在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方言和共同语通常总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汉语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和汉语所方言之间同源异流的关系。共同语和方言的关是这样的,那么,汉语方言与方言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即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语音,其次是词汇,语法差别最小。(二)现代汉语方言我国幅员辽阔,根据方言调查的结果对不同特点的方言可以划出大体的区域。汉语方言最传统的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八大分区:闽方言再分出闽东方言和闽南方言;十大分区:在七大的基础增加晋语、徽语、平话区。第二节 为什么学现代汉语一、专业设置的需要中文系的全称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是语言类的课。(1)汉语言类的课是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2)中文系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二、教师职业对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要求(1)从事语文教学者自身要求有过硬的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教);(2)不仅要具有对语言的丰富的感性认识还要有良好的理性认识;(3)汉语知识也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4)真正学好学活了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助于我们提高和改善口语水平。三、学习现代汉语是从事语言研究最为现实方便的入口。(1)研究古汉语;(2)研究方言;(3)研究普通语言学。第三节 怎样学习现代汉语一、先掌握好一个体系,然后以此为据点展开;二、理论与实践联系既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又要注意基本技能的反复训练;既要学习现代汉语的书本知识,又要能运用知识反观语言现实,能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解释一些语言现象。三、动笔与动嘴并重四、学习与研究并重五、时时与自身方言对照着学第四节 讲授内容与考试方法第二章 语音第一节 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存在形式(物质外壳)。它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源于物体的振动,因而它是一种物理现象,即它具有物理性质(或叫物理属性);同时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而人的发音器官是人的生理的组成部分,因而它又是一种生理现象,具有生理的性质(或叫生理属性);最为重要的是,语音所表达的意义是由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因而语音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质(或叫社会属性)。语音最根本的是用来社会交际,所以社会性质是它的本质属性。物理属性作为一种物理现象,语音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四种必要的元素(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也叫音色)。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即振幅。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4、音质(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产生不同音色有三个条件:(1)发音体的不同。如:敲锣打鼓;两人说同样一句话、发同样一个音能听出不同,主要是声带的长短、厚薄不同造成的。(2)发音方法不同。如:小提琴拉和弹拨声音不同;b与p的音色的不同。(3)发音体共鸣器形状不同。如:二胡和京胡的不同;元音的不同a与i的不同。对四要素的利用各种有差异。(二)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以及它的活动情况决定语音的区别。人的发音器官可分三大部分: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喉腔和鼻腔。重点掌握:口腔和鼻腔的部位。(三)语音的社会属性(1)语言的意义靠语音表达,而语音和意义的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什么音表什么义、什么义用什么音表示主要社会公认就行。(2)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上。各语言或方言都有各自的语音系统,从物理和生理的角度看是相同的语音现象,在不同的语音系统中却有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比如:n和l这两个辅音,普通话分属两个不同的语音单位,而在南昌话、余干话中却属于同一个语音单位。二、语音单位(一)音素(是从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划分出来的)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一个音节,如果按音色的不同去进行分析,就可以达到一个个最小的各有特色的单位,即音素。汉语一个音节最少由一个音素构成,最多有四个音素构成。音素可以分两大类:辅音和元音。辅音(子音):元音(母音):辅音和元音的四点区别:1、气流是否受阻;2、紧张发音器官状况不同;3、气流强弱不同;4、声带振动情况不同。(二)音节(是从自然发声和音感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也可以由几个音素构成。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表示一个音节。发音器官紧张一次就是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但也有例外的(不多):如:儿化音节。用两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三)声母、韵母、声调(传统音韵学分析音节的方法)按汉语传统的分析方法,把一个音节分析成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在加上贯通整个音节的声调。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的那部分。由辅音充当(y、w不是声母为隔音符号)。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没有辅音,习惯上叫做“零声母”,音节叫零声母音节。声母和辅音的关系:不是同一个概念。声母由辅音充当,但并非所有辅音都能作声母。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韵母和元音的关系:韵母中不能少元音;韵母可以至少一个至多三个元音构成;韵母有的由元音加辅音构成。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四)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位是同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即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在一种语言或方言中人们能发出的音是很多的,其中有些读音差别可以区别意义,有些却不能造成意义的不同。可以区别意义的就构成了不同的音位。如普通话的21个声母。不能造成意义不同的就不能构成不同的音位。如:赣方言中的n和l,普通话中的“w”和“v”(娃),这两个音在方言和普通话中应分别归纳为一个音位:第二节 声母一、声母的发音一个声母的发音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一)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发音部位。按发音部位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略):(二)声母的发音方法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可以从(1)阻碍的方式,(2)声带是否振动,(3)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来描述。1、看阻碍的方式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普通话声母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2、看声带是否振动振动是浊音,又叫带音;不振动是清音,又叫不带音。浊音共有m、n、l、r四个。其余都为清音声母。3、看气流的强弱就塞音和塞擦音而言。课堂练习:1、根据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找出相应的声母。2、发音操练:P57,十二题13、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方面分辨几组声母。二、声母辨正(一)平翘舌音zh、ch、sh、r与z、c、s、l的辨正边鼻音l与n的辨正(三)h与f的辨正第三节 韵母一、韵母的发音共39个韵母:表内35,表外4个。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加辅音构成。韵母的分类:通常有三种分发,即:按结构分:(1)单元音韵母;(2)复元音韵母;(3)鼻辅音韵尾韵母。按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分,即“四呼”。按韵尾分类(三类)。今如果无特殊的需要,较常见的对韵母的分类是结构分类。下面着重按结构分类对韵母的发音加以说明。单元音韵母(10个)1、舌面单元音的发音舌面元音主要由舌面的位置控制口腔共鸣器形状而形成的元音。舌面元音的发音要把握两个要点:舌头的位置和口形。舌的位置的高低、前后,以及嘴唇的形状圆或扁都可以形成不同音色的元音。发音元音时,舌头较接近硬腭的部位叫“舌位”。舌位可抬高可降低,可前伸可后缩,嘴唇可扁可圆。我们可以依据这三方面对元音进行分析也就是说,一个元音只要它的舌位前后、高低及口形是确定的,那么这个元音就是一个确定的元音。依据舌位的高低(即口腔的开闭),元音可以分为:高、半高、中、半低、低元音。依据舌位的前后,元音可以分为:前、央、后元音。依据唇形的圆和不圆,元音可以分为: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依据上述三方面发音情况,可以把普通话涉及的舌面元音画出其“舌位唇形图”。2、舌面单元音韵母现在我们可以想想什么叫单元音?即发音时舌位、唇形始终不变的 元音叫单元音。由一个舌面元音充当的韵母叫舌面单元音韵母。下面将普通话中的舌面单元音韵母进行逐个分析。(略)3、舌尖元音韵母-i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注意:不自成音节,没有零声母音节。卷舌元音韵母er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是个带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故称卷舌元音。此为汉语特有。在发 的同时舌尖向硬腭卷起。(r不代表音素,只表示卷舌动作符号)复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是指由复元音构成的韵母。什么叫复元音呢?是指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它的发音特点是:(1)从一个元音的发音状态(舌位、口形)快速的向另一个元音的发音状态过渡,这是个渐变的过程(简称“动程”)。一个元音向另一个元音过渡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跳动的,中间有一串过渡音;同时气流不能中断,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复元音的几个代表元音之间响度和清晰度并不相同,其中有的元音发音清晰响亮,是主要元音,称为韵腹,发音不够清晰响亮的,是次要元音,称为韵头、韵尾。用两个元音符号表示首音、尾音的叫“二合元音”;用三个元音符号表示首音、中音、尾音的叫“三合元音”。注意:不能将“二合”、“三合”理解为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成,因中间有过渡音。韵腹:复元音韵母一定有一个主要元音,即韵腹。它的发音最清晰响亮。(实际上任何一个韵母都有韵腹,韵腹不可缺。只有一个元音的韵母这个元音就是韵腹)。韵头:出现在韵腹前面的,发音轻、短,只表示复元音韵母发音的起点的。韵尾:出现在韵腹的后头,音值含混不清晰,只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根据韵腹所处的位置,复元音韵母又可以分为前响、后响、中响三类。韵与韵母的区别:韵文的“韵”是指韵头后面的部分,凡是韵腹相同或相近的(有韵尾的要求相同),属于同一个“韵”。带鼻音韵母(又叫鼻音尾韵母)普通话有16个。有2个鼻音尾:n和ng。ng N 舌根、浊、鼻音。作韵尾的鼻音除阻阶段不发音。二、压韵和韵辙三、韵母辨正前后鼻音尾韵母辨正(二)丢韵头辨正(三)加韵头辨正(四)i与辨正练习1:分析下列汉字韵母的结构:欧、为、由、问、瞧、月、应、鬼、求、雨、儿、知、穷、棍、无练习2:P76,五、六、十一第四节 声调一、调值和调类汉语的声调可以从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来深度的分析。(一)调值: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读多少数值)。即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具体变化形式。1、调值的语音特点:(1)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音高是指相对音高。所谓的相对音高是指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2)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滑动的,而不是跳跃的。2、“五度标记法”为把调值描写得具体、形象、易懂,现在一般采用赵元任发明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的调值。(一)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同一种方言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形成的类。同一种方言中有多少种基本调值,就可以归纳成多少种调类。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古今语音比较、方言语音比较的方便,调类名称还是沿用古代的说法。汉语各方言的声调,都有各自不同调值,但调类名称是一样的。这样,两种方言调值相同的字,不一定同属相同的调类;而调类相同的字,其调值也不一定相同。二、普通话声调介绍四种基本调类和四种基本调值标调法四种标调法举例:“诸如此类”:“妙手回春”:三、古今调类比较四、声调辨正注意方言调值与普通话的差异注意入声字的今读第五节 音节一、音节的结构及其分析普通话的音节通常声、韵、调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声母、韵母是由音素充当的。声调是非音素成分。普通话无复辅音,因此声母只由一个音素充当。韵母最多可以由三个音素构成:韵头、韵腹、韵尾。试分析下列音节的结构:优、装、追、雪、存、丢、远、土、误、饿、也、军、凹、用、字、知普通话音节结构有四个特点: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四个音素符号,至少一个音素符号。2、元音占优势。不能缺元音。音节可以没有辅音。音节都有声调和韵腹;可以没有韵头、韵尾。二、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三、音节的拼写规则(一)Y、W的使用规则1、“换”:(1)i行+元音:i换y;(2)u行+元音:u换w。2、“加”:(1)i行,后无元音:前加y;(2)u行,后无元音:前加w;(3)行,前一律加y。3、“省”:(1)iou、uei:前加声母时省韵腹;(2)uen:前加声母时省韵腹;(3)上两点省:n、l+不能省,其他的省(包括零声母)(4)i上点省。隔音符号的使用法i、u、开头的零声母音节为防止音节相混已将Y、W用做隔音符号,之外的其他元音开头的音节也会相混,就要用隔音符号。如:方案反感,激昂江,翻案发难标调法1、标主要元音上(韵腹);2、iu、ui标后面;3、标在i上,i上点要省去;4、轻声不标调。第六节 音变语流中,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声调有时会发生变化,就叫音变。普通话音变现象不很多(有些方言更多),主要可以有归纳为如下四类:变调、轻声、儿化、“啊”音变。一、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发生了一些变化,与单字调调值有些不同这种变化就叫变调。变调大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的声调影响而引起。普通话常见变调有五种:上声的变调1、不变的情况: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2、变的情况:(1) A上(21435)+上:永久、好久、好感、管理、演讲Ba上(21435)+上(轻声):可以、想起、打点、老虎b上(21421)+上(轻声):耳朵、椅子、姐姐、马虎如果语流不止是两个(即三个以上)上声字连念,那么要根据语义及停顿分组处理。但快读时,也可只保留最后一个读上声,前面的一律变读作阳平。C三个上声:按语义停顿在第一字后,第一字变为21,第二字变35。如:厂党委、好领导、洗冷水、纸老虎D三个上声:按语义停顿在第二字后,那么,前两个字都变为35。如:展览馆、管理组、演讲稿、总统府E三个以上上声字连读,则按语音停顿的实际情况对照上面方法变读。如:永远友好、岂有此理、好产品展览、演讲稿底稿、请你给我买把小雨伞(2)上(21421)+非上:阴平前:影星、粉刷、好听、马车,阳平前:影评、粉红、好人、马蹄去声前:影印、粉碎、好事、马戏轻声前:母亲、我们、伙计上声字在语流中的末字也常读21调。(二)“一、不”的变调1、读本调:单念或词句末尾,“一”在序数或数词中。如:一、二、一 一百一十一 一一握手 表里如一 有一说一2、“一、不”+去声:变35,如:一次 一部 一个 一对 不去 不干 不要 不对3、“一、不”+非去声:读51,如:一天 一年 一宿 不吃 不玩 不想4、“一”嵌在重叠动词间念轻声。如:“不”嵌在反复问句中间,念轻声。(三)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第二音节是阴平的不变,其他都读成阴平调值(55)。如:长长儿的 慢慢儿的 块块儿的 好好儿2、单音节形容词叠音后缀是阴平的不变,其他非阴平的都变读成阴平调值(55)。如:绿油油 亮堂堂 红彤彤 热腾腾 黑洞洞 沉甸甸3、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音节变为轻声,第三四音节都读55调。如:轻轻松松 整整齐齐 清清楚楚 干干净净注意:变调现象是在口语中自然是发生的,注音读物里或注音时一般都标原调,不标变调。(四)去声变调(略)(五)“七、八”变调(略)二、轻声什么是轻声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并非一种独立的调类。都有四声的字在一定条件下失去原有的声调变读而来的。它是一种特殊的音变。拼写时不标调。我们知道四声主要由物理属性中的音高决定,而轻声主要是音长和音强决定。即音长变短,音强变弱。它虽失去原有的音高变化形式,即声调,但它也有一定的音高,只是音高不太固定。它的音高由前一个字的音高形式决定。大体说来读法如下:阴平+轻声:读2 包子阳平+轻声:读3 房子上声+轻声:读4 椅子去声+轻声:读1 豆子轻声词1、所有语气词,如:吧、吗、呢、啊、哩、了等。2、时态助词和结构助词,如:3、构成名词的虚语素,如:“子、头、巴”,代词中的“们、么”等。4、方位词,如:“上、下、里、外”等。5、动、形后的表趋向的词,如:“来、去、开、起来、下去、上去”等。6、叠音词的第二音节。如:姑姑、姐姐、娃娃、星星、猩猩7、单音节动词重叠后的第二音节,双音节动词重叠后的第二、第四两个音节,读轻声。如:看看 试试 听听 讨论讨论 商量商量 研究研究8、嵌在重叠式动词、形容词中间的“不”或“一”。如: 看一看 试一试 来不来 好不好 甜不甜 准确不准确 参加不参加9、量词“个”常读轻声10、习惯上第二音节读轻声的双音节词。(这些是需要着重记的),如:老实 学生 先生 清楚 明白 豆腐 客气 合同 商量 衣服 眼睛 看见 手巾 动静 事情 知道 包袱 打算 头发 亮堂(三)轻声的作用轻声对某些词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兄弟(不轻:哥哥和弟弟;轻:弟弟) 东西(不轻:东和西;轻:物件)2、轻声对某些词语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如:大意(不轻:名词,主要意思;轻:形容词,疏忽) 对头(不轻:形容词,正确、合适;轻:名词,对手、敌手)利害(不轻:名词,利益和损害;轻:形容词,剧烈、凶猛)三、儿化儿化的性质卷舌元音er附在一个音节的韵母之后而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因卷舌而发生音变,这种音变现象就叫做儿化。因儿化音变而成的卷舌韵母叫“儿化韵母”,包含儿化韵母的音节叫儿化音节。儿化的基本性质是在原音节发音的同时带上一个卷舌动作。儿化音节用汉字书写是两个字。(二)儿化韵的发音(略)(三)儿化的作用吸收到普通话里的儿化词,大部分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或表示一定感情色彩的作用。区别词义 如:信(信件)信儿(消息、信息) 头(脑袋)头儿(领头的人)区别词性 如:盖(动词)盖儿(名词)尖(形容词)尖儿(名词)个(量词)个儿(名词)表示细小轻微 如:小刀儿、瓶儿、树枝儿、丝儿表示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 如:小孩儿、苹果脸儿、好玩儿、有趣儿 北京话中儿化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不过目前有减少的趋势。朗读作品时,除人物对话中的和已经定型化了的儿化词外,为协调音节,有时儿化词中的“儿”也可单独念成一个音节,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树上鸟儿叫,水上鱼儿跳”。非儿化词中的“儿”更读成一个音节,如:“”男儿志在四方、“混血儿”等。四、语气词“啊”的音变第七节 音位一、音位理论简介(一)音位及其归纳1、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同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如果几个音素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可以归为一个音位。如:“好宽敞啊!”表示韵腹的三个主要元音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三者任意互相替换,也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这三个音素可以归纳为一个音位。有些音素的不同,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那么这样的音素就应看作不同的音位。如:“男篮”中的n和l。2、归纳音位的方法:替换法即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进行替换比较,能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成不同的音位,不能区别意义的音,就归为同一个音位。例如:(1)都tu55 突tu55 书u55 哭ku55(2)啥 35 石 35 熟 u35 舌 35(3)翻fan55 凡fan35 反fan214 泛fan51从(1)中能归纳出四个辅音音位;从(2)中能归纳出四个元音音位;从(3)中能归纳四个声调音位。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音位,简称作“调位”。辅音音位和元音音位都是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素之间的差异是音质的差异。因此,我们通常把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统称为“音质音位”。又因为音质音位只能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所以也叫作“音段音位”。声调音位主要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因此,属于非音质音位。又因为非音质音位不受音段的局限,所以也称为超音段音位。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几个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与音位的关系: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如普通话的/a/(音位)可出现在这些不同的韵母中。/a/音位由于出现的语音环境(条件)的不同,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实际读音也不相同。但,这些不同的读法,说普通话的人听起来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说这四个音是/a/的音位变体。音位/a/也就是从这四个具体的音位变体中概括出来的。如何标写音位及音位变体呢?通常的做法是:从各音位变体中选用一个典型的变体符号,还要是常见的好认,便于印刷的符号作代表,加/ /表示它是音位,不加/ / 的表示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可以分成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如:/a/的各种变体。方言中/h/变体。自由变体:没有环境(条件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如北京话中的“娃、文、翁、微”等普通话中的零声母的音节的开头音都有两种读法:半元音w和唇齿半元音v,这两个自由变体和u,同属/ u /的条件变体。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语音的辨义功能、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是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1、最重要的标准:辨义功能。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上的不同,即能区别意义,这样的语音就有音位的对立,就可以归纳为不同的音位。构成这种差异的差异所在就叫作“区别特征”。音位对立可以用“:”表示。2、重要标准:互补分布。着眼于音位变体的分布状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分布条件(环境),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因而他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就叫作“互补分布”。如/a/的变体。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因而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补充标准:音感差异标准。这是运用互补分布标准时的一个补充标准。在依据互补分布标准的时候,要注意,在有的语言里,有的音虽然处于互补分布状态,但是使用该语言的人们听起来差别很大,这样的音也不应该归纳为同一个音位。如普通话的m和N;i、-i(前)、-i(后)等。音位归纳的用途:一种语言中有细微差别的音很多,但是用来记音的字母却是越少越方便,那么想用少量的字母去代表许多不同 音,就要运用音位理论。一般用一个表示一个音位。二、普通话的音位系统介绍第八节 朗读与语调(略)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语音规范化工作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确定正音标准;第二、推广标准音。一、确定正音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的标准。但由于北京话在某些字词的语音上还存在着一些分歧,所以普通话对这些分歧现象还要有所取舍,加以规范。首先,普通话排除了北京的土音成分。如:“淋(ln)湿了”“ln湿了”,“论(ln)斤买”“ln斤买”,“暖和”“nnghuo”,“明白”mngbei,“伪劣”“wil”。对于南方方言人来说,掌握普通话标准音还要克服来自方言的干扰,更有一个辨正方音、矫正方音,使语音规范化的问题。(一)关于轻声词、儿化词的吸收轻声词、儿化词的规范问题,比较复杂,有待深入研究。轻声和儿化在北京话里比较普遍,如果都算作普通话的成分让全国人学习,尤其是南方方言人学习是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任何吸收这些词呢?分三块处理:1、凡是能区别意义、区别词性作用的轻声词和儿化词。以及具有表示细小、喜爱等感情色彩的儿化词,都可承认是普通话成分。2、有些轻声、儿化虽然没有区别作用,但因在语言里已经用得普遍,这部分也还按轻声、儿化念。例如:事情、分析、清楚、妈妈、葡萄、朋友、西瓜、学生、先生花儿、鸟儿、事儿、一会儿、大包干儿3、有些词念轻声、儿化和不念都可以没有区别作用。对这类词最好是读原调、原词。如:鹌鹑、报复、宝宝、程度、额头、吩咐、分量、夫人、敷衍、父亲、干粮、刚刚、公平、光棍、光滑、喉咙、胡同、慌张、活动、伙食、机会、机器、忌讳、骄气、拘泥、开销、靠山、看见、孔雀、老鼠、零散、毛病、没有、梦见、摸索、茉莉、母亲、排场、琵琶、飘带、破绽、轻巧、情分、情面、神仙、傻气、孙女、提拔、新鲜、夜间、站住、照顾、匀称、资格(二)关于异读词的读音北京话里有一些词习惯上有几种不同的读音,即异读现象。1985年国家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是异读词正音的依据。例如:复杂、挫折、粗犷、骨头、坎坷、混合、疾病(j)、供给(gnggi)、古迹、间接(jin)、徘徊、一会儿、歼灭、比较、宁可、澎湃(pngbi)、滂沱(png)、马匹、教诲、混乱、脊梁、业绩、咬文嚼字(ju)、呕吐、心宽体胖(png)、解剖、潜力、勉强(qing)、强迫(qing)、暂时、教室、拙劣、娇嫩、琴弦、机械另外,有些字有文白异读,审音表以“文”和“语”作注。如:削 xu (文) 削减 瘦削 xio(语) 削铅笔 削球血 xu (文) 贫血 呕心沥血xio(语) 流了点血为了减少读音分歧,确立正音标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于1957年到1962年分三次发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于63年辑录成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总表初稿,1982年又开始对初稿进行修订,1985年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名称公布。(三)关于多音多义字的读音有些汉字一个字有几种读音,不同的读音代表不同的意义,这就是多音多义字,又叫多音字。这是正常现象。不属于一般说的异读。多音多义字在特定的语境中它的音和义都是确定的。这也是南方方言人学习普通话的一大难点。例如:称赞称心 头晕晕车 处女处所 供给供词 薄纸薄情薄荷二、推广标准音第三章 文字第一节 汉字概说一、文字、汉字、现行汉字(一)文字文字是记录口头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体,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口头语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文字则用一定的书写符号系统记录语言的声音,表达语言的意义,从而实现了语言从听觉信息到视觉信息的转换,使语言有了第二种形态书面语形态。有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发即逝,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后世。文字的产生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扩大了有声语言的交际作用。现代虽然有记录语言的录音机,有传播语言的广播设备、电话、电报等,但文字仍然是扩大语言交际功能的最重要、最简便、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工具。(二)汉字1、汉字汉字是记录汉民族口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扩大汉语交际作用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当今使用的文字中,它的历史最悠久。汉字产生的确切年代现在已很难确定,今天可看见的最早的成批的成熟的汉字,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是,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2、汉字的特点世界上的文字,根据记录语言的形、音、义关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英语、法语、俄语等属于这类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现在只有汉字属于这种文字。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字母符号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音素或音节。一般来说,一定的音就用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字母表示一定的音。字母与音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掌握了字母的发音和拼写规则,听到一个词的音基本上就能写出字母拼合形式,看到一个词的字母拼合形式一般能直接读出该词的读音。表意文字:采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表意因素的符号体系来记录语素。不能直接从字上看出读音。(1)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不直接表示读音,即使很有学问的人看到生词或生字,可能读不出它的音来;听到生词或生字,也可能写不出字来。汉字用特定的符号直接表示词或语素的意义,而不同语音发生直接的联系。声音相同的字可以表示意义不同的词或语素,声音不同的字也可以表示意义相同的词或语素。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方言里读音不同,古今的读音也不同,但只要用汉字写出来,即使读音不一致也能了解字义。因此,汉字一直为不同时代不同方言区的人共同使用。从造字法角度看,汉字中,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是纯粹的表意文字,这些字是用象形符号或抽象符号构成的,字的形体表示语言里的词或语素,主要是语义上的联系。汉字经过几前年的演变有的纯表意字,今天很难看出它的表意性了,只有追溯到它们的字形,才能很清楚的看出来。在现代汉字中,大都是具有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的形声字。这种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虽然有表音成分,但要依靠形旁才能确定所表示词或语素的意义,而且声旁表音并不完全准确,它本身原来也是表意字。如“沐”字,形旁表示沐浴用的水,声旁“木”原来也是表意字。因此,虽然汉字有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但实质上还是属于表意文字。(2)汉字是代表音节的 许多种表音文字是用字母表示音素的,一个音节通常要用几个字母来表示,一个字母在一个音节里只代表一个音素。汉字却不同。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汉字代表的音节,可以是词,如“马”,可以是语素,如“汉”、“语”,还可以既不是词,也不是语素,只是单纯词中的一个音节,如“蜘”、“蛛”。虽然汉字是代表音节的,但不是表音文字中的音节文字。日文假名是音节文字,一个假名只表示一个音节,如“”这个假名只表示ka这个音节;一个音节也只用一个假名来表示,如ka这个音节也只用“”这个假名来表示。汉字并非如此。一个汉字可以表示几个不同的音节,如“和”可以表示“h、h、hu、hu、h”五个音节。一个音节也可以用几个不同的汉字来表示,如“xin”这个音节,可以用“线、县、献、陷、馅、限、腺、宪、羡、霰”等汉字表示。由于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所以汉字记录汉语很方便,这是汉字生命力强的根本原因。汉语同音现象较多,汉字用形体各异的方块字区别同音语素,便于人们进行交际。但汉字代表音节这个特点,也使得轻声、儿化、变调等语音变化难以准确地表示出来。(3)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词儿连写 拼音文字大都实行词儿连写,即以词为单位连着写,词与词之间有较大空隙。汉字记录汉语不用空隙表示词和词的界限,每个汉字独立占有一方块位置,一个字挨一个字写词与词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由于汉字具有这个特点,因此,有时不容易确定词的界限,有时不容易掌握句子里的停顿,这就给人们学习汉语带来一定的困难。(三)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是指简化汉字总表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公布以后所通用的汉字。现行汉字是由古代汉字发展演变而来的。由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秦代的篆书和隶书,汉朝末年,在隶书的基础上又演化出楷书,楷书即是现行汉字的标准字体。自汉而下,历代都对汉字的字数、偏旁、结构进行过或多或少的整理与改造。特别是建国以后政府把汉字改造列为重要项目之一。1956年到1964年间,国家先后公布了四批简化字,并总结归纳成简化汉字总表。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自此,现行汉字的体系才正式形成。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统一了印刷与书写的字形、每个字的笔画数也固定下来了。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一、汉字形体的演变(一)汉字形体演变的几个阶段汉字产生以后,形体发生了多次重大的变化,先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二)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汉字的图画性逐步消失,象形字逐步变成非象形字。2、笔形由难到易,笔画由繁到简。3、复杂、多形的偏旁变为简单、类化的偏旁。4、汉字的形体,不定型演变到定型。二、现行汉字的形体(一)现行汉字形体的类型(二)现行汉字的形体特点现行汉字的形体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1、笔画简化2、形体规范印刷体和手写体统一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一、结构单位(一)笔画(二)部件:偏旁、部首(三)笔顺笔顺就是汉字笔画的书写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从上到下 三、主、李、章、豆从左到右 川、汉、语、极、衍从外到内 月、同、句、风、房从内到外 画、函、进、建、迁先横后竖 十、干、井、丰、丁先撇后捺 人、入、八、天、又先横后撇 大、厂、右、有、友先中间后两边(左右) 小、水、办、亦、燕先外后内再封口 日、四、田、回、国此外,还须注意写的点的笔顺:点在左上先写,如:“斗、头”;点在右上后写,如“戈、发”;点在里边后写,如“瓦”。二、汉字的造字法掌握了汉字的造字法,可以对字义(特别是对本义)作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只有真正弄懂了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