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句古诗文doc.doc_第1页
初中必背句古诗文doc.doc_第2页
初中必背句古诗文doc.doc_第3页
初中必背句古诗文doc.doc_第4页
初中必背句古诗文doc.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1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观刈麦 33、几处早莺争暖树,夜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6、商女不天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初中生必背优秀诗文名句 专家推荐篇 51、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饣甫糜。汉乐府东门行 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曹操龟虽寿 5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5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5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5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5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58、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唐。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59、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6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1、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6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63、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64、明月高楼休独猗,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65、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67、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 68、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69、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70、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风定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71、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宋。黄庭坚登快阁 72、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73、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外,如今又添,一段新愁。宋。李 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74、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畿三衢道中 75、日落潭照树,川明风动花。宋。陈与义出山 76、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7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78、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宋。杨万里插秧歌 79、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80、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村晚诗中雄心壮志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诗中哲理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诗中夕阳(落日) 1、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2、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3、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夕阳夕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诗中忧愁 1、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4、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诗中树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东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4、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诗中泪 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4、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杜甫石壕吏) 诗中塞外风景 1、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 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诗中鸟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用) 5、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6、 山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诗中山河(江山) 1、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朱熹论诗) 4、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5、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中春景 1、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 诗中夏景 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2、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秋景 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4、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这 5、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这 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诗中冬景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诗中山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诗中水 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6、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诗中日 1、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诗中风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4、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中花 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至龙标遥有此寄) 6、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7、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雪 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4、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中月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诗中雨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4、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诗中草 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年羊。(敕勒歌)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6、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村居)诗中柳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游山西村 2、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诗中云 1、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诗中湖 1、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中海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5、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诗中舟 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中酒 1、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4、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李白行路维) 5、 浊酒一杯千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诗中乡情 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诗中豁达对待离别的诗句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诗中不明送别但意味深长的诗句 1、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孤帆远影碧空净,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常见的考点: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九、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和内涵。1. 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_。备选答案有: 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 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 划分层次?(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6.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8.品味题目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10. 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 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12. 写作手法及作用?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 (1) 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8)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11)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有: A、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 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 C、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 D、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 E、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 F、开门见山。 G、倒叙 12.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3.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4. 文章用典的赏析: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15. 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有些情况要结合第三点和第四点来回答。 答: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 ,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二、在结构上 :在文章开头:(1)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 (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 三、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四、从写作手法上:常有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预示性作用。 16. 表达方式? 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7. 分析写景状物记叙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时间推移法 空间变换法 稳步换景法 分门别类法 18. 领会写景的作用和写物的目的。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以状物为主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19. 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种类:一是人物描写:A、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 (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 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B、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二是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20.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21.小说三要素? 人物(主要要素)、环境、情节。其中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2.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23.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4.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25.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答: A、 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 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 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26.语言赏析或广告: 类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如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漂亮一词就要从它的引伸意义去答题,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好感的内心活动。 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策:(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 修辞之美 见第13个知识点。结合第28答题点回答。 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重复余韵悠然 ,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 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 xx 句,因为它xx. 27.品味句子和关键词。最好找词语点评或整体点评:即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 答: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应选择有生命力的词语进行。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或从正面和侧面点评。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