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及内容资料.doc_第1页
2020年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及内容资料.doc_第2页
2020年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及内容资料.doc_第3页
2020年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及内容资料.doc_第4页
2020年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及内容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及内容资料 清明节,除了祭祖还有哪些活动呢?下面由为大家的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及内容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吃:青团子、焐熟藕 春秋时代,晋文公称王后,为逼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三天三夜,结果介子推和母亲被活活烧死,文公十分后悔,为纪念介子推,故规定每年这时要“禁火寒食”,不准用火,只准吃冷食,喝凉水。但在精致温雅的苏州,这吃冷食的习俗却也演绎得丰富多彩。 青团子、焐熟藕是苏州清明的节令食品,青团子是用麦苗叶取汁,经石灰点化澄清后调米粉做成的团子,可放入豆沙等馅心。青团子色青而味香,是苏州人清明节必备的食品。此外,焐熟藕酥中带糯,风味独特,也是苏州人清明的节令食品。 祭:新婚夫妇“上花坟” 相传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前,他还要去祭祀介子推,也就形成了寒食上坟扫墓的风俗。 苏州人清明上坟扫墓,更是不敢怠慢,特别是新丧终七而未满周年的人家,要过新清明。过去,家家还要“过节”祭祀先人。坟主后裔如在外地回不来,古时候就要采取向故乡方向“遥祭”的方式进行。落葬一年内的新坟,新婚夫妇则一定要到场,称为“上花坟”,表示让新媳妇知道祖先的墓葬所在地和墓葬情况。 玩:山塘看会“留会饭” 迎神赛会,苏州人俗称为“出会”。苏州过去最有名的就是三节出会,即每年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初一)的三次出会。其中尤以清明最为隆盛。 苏州城内一府三县约三十多个土谷神像,清明那一天都要被抬着排了仪仗,经阊门山塘街,到虎丘郡厉坛受祀。到出会那天,城乡居民蜂拥而出,渡僧桥、山塘街一带,这就是过去苏州的山塘看会习俗。苏州人历来热情好客,这一天,住在附近的居民,往往特意杀鸡宰鸭,烧鱼煮肉,要留前来这儿看会的亲友吃饭,俗称为“留会饭”。 出会时的队伍中,地位最高的神像要数城隍老爷了,他非但有轩桥、暖桥相随,还有神马备用。出会队伍除了菩萨神灵的官衙仪仗之外,还有众多的民间杂技、文艺表演,这是出会队伍中最为围观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部分。 清明吃什么? 知道了清明节习俗当然少不了吃的,下面小苏为大家盘点苏州人传统清明美食。 青团子 青团子色如碧玉满口香,是苏州人清明节必备的食品。青团子只吃一个月,一般是在4月5日前后,时间较短,过了清明,一般就没有人吃青团了。 青团子最初的,如今已很难考证,民间传说与大禹治水有关。苏州的先人为了纪念大禹,人们用小麦叶汁加入糯米粉中做成了青团子,供奉在大禹墓前或供位处,表示冬小麦长得很好,同时表示苏州人民不忘大禹的治水恩德。 焐熟藕 焐熟藕酥中带糯,风味独特,也是苏州人清明的节令食品。每到清明节前,人们从藕池中采摘隔年老藕,去节去梢,两头切下一薄片,用糯米灌实,再把薄片用牙签盖上钉牢。将藕放入锅内,加入食碱,面上盖些荷叶,盖上锅盖大火烧煮,至藕呈褐色酥熟为止。冷却后,蘸赤砂糖浆等食用。 枸杞头 枸杞头亦菜亦药,春天可以尝到多种新鲜的野菜,也是枸杞头最嫩的时候,春尝枸杞先苦后甘。但由于枸杞多为野生,人工栽培数量也不多,因此市面上并不多见。枸杞头味苦性寒,清热明目,吃法上可以凉拌、煲汤、做馅、炒肉。在南方,清炒枸杞头的做法最为常见。 马兰头 清明时节,在田埂上挑一丛新鲜的野生马兰头成为这个时节一道独特风景。挑马兰头不会像挖荠菜一样连根挖出,一般准备一把剪刀剪去顶端嫩芽,这样它还能继续生长。 马兰头是一种野菜,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据说马兰头长在路上,清香扑鼻。古人出行骑马,马儿被其吸引,大快朵颐,滞足不前,“马拦头”的说法便由此产生。 马兰头的吃法,无非凉拌热炒。对于不少苏州人而言,刚挑上来的马兰头凉拌最佳。田里摘下来的马兰头略带涩味,但清香十足,吃得时候现在开水里汆一下,加上香干丁,拌上麻油,这道“香干马兰头”是不少江南人家的经典凉菜。 香椿头 在苏州,不吃香椿头,怎么对得起春天?这是江南人家盛赞的“黄金蔬菜”!香椿头是苏州市民清明节期间的时令菜,“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之前的香椿头鲜嫩醇香,味道最好。 香椿头有“黄金蔬菜”美誉,尤其是苏州本土品种红油香椿,具有枝叶色红、芽苔粗壮、脆嫩多汁、香气浓郁等特点,是清明前后许多苏州人喜爱的时鲜。 螺蛳 苏州民间一直有“明前螺蛳赛过鹅”的说法,清明过后,螺蛳的味道就差了许多。挑选螺蛳,“闻”字最为关键,一般选择中等个头的螺蛳,个头大的螺蛳肉质会比较老,太小的螺蛳,肉不容易嘬出来。 按照传统习惯,买回来的螺蛳要泡在水里用清水养上半天,水量尽可能大一些,至少是螺蛳量的两倍。同时可以在水里滴几滴麻油,让螺蛳吐出体内的脏东西,达到清洗的目的。 酒酿饼 苏州人春季要吃酒酿饼,而且只在清明前后吃,给小小的一块饼赋予了极强的时令色彩。吃酒酿饼也有讲究,最好趁热吃,口感最好,特点是看起来色泽鲜艳,油润晶莹,入口甜糯软韧,滋味悠长,满口酒酿的清香。 苏州人吃酒酿饼,据说和张士诚有关。元朝末年,张士诚带了老母渡江逃命,由于几天没有进食,老母亲饿得晕了过去,一位老人用家中仅有的一点酒糟做了饼给他,张士诚的娘终于得救了。这个饼就成了“救娘饼”,后来民间把“救娘饼”改叫“酒酿饼”。 麦芽塌饼 小长假里,去同里的游客会发现古镇上各家糕团点心店几乎都在出售一种软绵绵扁塌塌的东西,看上去仿佛一坨刚从田野里挖起来的泥巴。别说在苏州城里吃不到,就是吴江城里人想吃,也得到乡下去才能吃得到,它的大名叫“麦芽塌饼”,是吴江乡村独有的一种时令食品,据说每年只有三四月份才有,想吃,现在正是时候。 白印糕 宋朝着名文人范仲淹,小时候十分穷。家无住房,只得在苏州天平山下的咒钵庵里栖身。一天吃三顿粥,每顿十三碗,一会就饿了。后来他把粥盛在盘子里冻结,冻成一块一块的,饿了就拿出来吃一块,取名为“白印糕”,也叫“白云糕”。后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做了方糕,由此传下来。 塘鳢鱼 春天里,塘鳢鱼最是肥美,最佳食用时间是在农历的三四月份,这时田野菜花盛开,一片金黄,苏州人称其为“菜花塘鳢鱼”。 塘鳢鱼面颊两边有两块豆瓣状的面颊肉,可以集而成菜,俗称为“炒豆瓣”。一盘“炒豆瓣”要很多条塘鳢鱼的面颊肉才能做成,其珍贵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塘鳢鱼炖豆腐、塘鳢鱼莼菜汤、塘鳢鱼炖蛋、红烧塘鳢鱼都别有风味。 酱汁肉 酱汁肉是苏州最有名的熟肉。每到清明时节,一袭红装的酱汁肉常和鲜绿欲滴的青团子一同出场。这样的纷红骇绿,对习惯甜糯的苏州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为什么酱汁肉被称作苏州的时令卤菜呢?不是因为某种原料有季节性,而是就顺应了老苏州那份对吃的讲究。春天吃酱汁肉、夏天吃粉蒸肉、秋天吃扣肉、冬天吃酱方肉,一年四块肉,那也是根据时令研究出来的。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清明节手抄报图片简单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