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科诉华为知识产权侵权案博弈分析指导老师:萧延高作者:朱乐 杜红艳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开始了国家化,这必然会引起与同行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此时,外国企业将拿起知识产权等武器来阻止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阻止竞争。华为企业的崛起与其在国际上的迅速成长,就给国际上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思科公司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思科公司以侵权为由对华为公司提起了诉讼。同时,华为在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下,积极备战。这个双方对阵的过程,反映了思科公司和华为公司各自的知识产权战略。本文将用博弈的分析原理来阐述案件中双方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以及案件最终的结果。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博弈;思科;华为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more and more national companies start to go abroad ,who will certainly be the competitors of the others in this line .At that time ,many foreign companies will stop Chinese with “intelligence property”(IP) and other weapons as like. Huawei develops so fast that it has been the threat to the largest supplier of telecommunication appliance in the world -Cisco. The case thus happened. Huawei accepted the challenge with the lead of its strategy of IP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behaviors of the two parties and the result of the case in the viewpoints of “game theory”.Key word: strategy of intelligence property/game theory/Cisco/Huawei1 思科诉华为知识产权侵权案简述1.1 案件的过程2003年1月24日,思科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科”)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非法侵犯思科知识产权一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华为非法抄袭、盗用包括源代码在内的思科软件,抄袭思科拥有知识产权的文件和资料并侵犯思科其它多项专利。2003年1月23日,思科正式起诉华为中国以及华为的美国分公司,要求华为承认侵权,赔偿,并停止销售涉嫌侵权的产品。2003年2月7日,华为宣布停止在海外市场上销售涉嫌侵权的路由器产品。2003年3月18日,华为一名前雇员声称华为公司所使用的软件和思科的产品瑕疵处一致。2003年3月19日,华为否认剽窃思科的知识产权,并起诉思科诋毁华为的形象。2003年3月20日,3Com公司和华为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抵御思科。2003年10月1日,思科暂时中止其针对华为公的版权诉讼,双方已经达成初步协议。2004年7月28日,法院终止思科对华为的诉讼,全部解决了该起专利争议。最终思科放弃了对华为的知识产权诉讼,双方达成和解,结束持续了一年半的诉讼。1.2 思科的诉讼请求及理由1.2.1 思科的诉讼请求 在思科长达77页的诉讼书中,其主要的诉讼理由包括以下几条。(1)请求法院签发临时性或永久性禁令,以防止华为以及和华为协同行动或共同参与的任何人,实施进一步的专利侵权、共同侵权或其他侵权引诱行为。(2)请求法院签发临时性或永久性禁令,以防止华为以及和华为协同行动或共同参与的任何人,实施侵权思科在IOS软件程序、CLI和IOS用户手册中的著作权的行为,判决华为赔偿思科因著作权侵权而获得的全部收益。(3)请求法院签发临时性或永久性禁令,以防止华为以及和华为协同行动或共同参与的任何人,发布与华为QUIDWAY路由器的运作、性能和互用性相关的虚假或误导性的声明。(4)请求法院判决没收并销毁与构成侵犯思科著作权或商业秘密的所有路由器、计算机程序和用户手册,以及相关的任何版本或修改物(modification。(6)请求法院判决华为支付思科专利侵权赔偿金,该赔偿金的数额将在庭审中确定,但至少不低于一个合理的专利权许可费,判决华为支付思科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金,该赔偿金的数额应当三倍于思科所受的全部损失。(7)请求法院认定本案为一特殊案件,并判决华为支付思科因本案而发生的合理的律师费,判决支持思科获得相当于思科律师费和其他开支的损害赔偿金。(8)请求法院为思科提供其他类似或进一步的公正且适当的司法救济。1.2.2 思科的诉讼理由针对上述的诉讼请求,思科的诉讼理由如下。(1)思科指控华为盗用其部分源代码,并将其整合到Quidway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操作系统中,后者的文字符、文件名以及程序瑕疵与思科相同。(2)思科指控华为大量抄袭其技术文件,并将思科用户手册的全部内容复制到其Quidway路由器中。(3)思科指控华为盗用其命令行接口及相应的屏幕显示。(4)思科指控华为至少侵犯了其五项与私有协议相关的专利技术,并华为的产品Quidway路由器中使用。2 思科起诉和华为应诉的博弈分析2.1 思科起诉华为的原因分析思科起诉华为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思科认为华为侵犯了其私有协议以及盗用了其源代码,更多的是知识产权以外的市场上的原因。(1)产品的相似。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同为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最核心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技术已不再是专有技术,其核心竞争力已逐渐被削弱,华为手头拥有一整套网络商应具备的技术和雄厚的研发实力。目前其员工22000余人,其中8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华为公司每年将销售额的10作为科研投入,产品研发的科研人员达10000多。(2)思科已明显意识到华为已不再只固守其熟悉的亚洲市场,而正以相当的实力向思科在北美的薄弱地区挺进。华为就是主要凭借其价格竞争进军北美的首要策略,并已经初步显出了其昂扬的战斗力。华为的崛起对于思科而言是有些突然的,其发展之迅速,成长之迅猛,价格之低廉,令思科不得不采取行动,试图把华为扼杀于摇篮之中。表1 华为近四年的海外销售额年份(年)2002200320042005上半年海外销售额(亿美元)5.510.522.824.7(3)思科的价格与华为相比,也不具备竞争力。众多购买华为产品的买家都曾表示过,华为的路由器产品与思科的在性能上不相上下,但是报价却低出了至少5成。试想,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以“盈利”作为其首要目标,能够以如此低的价格购进网络产品,谁会不动心?价格像一把利剑,正帮助华为掠夺着思科的全球市场,虽然力量还不足以动摇其领导地位,但是长期如此发展则将必然威胁到思科。(4)思科在市场上的地位因受到威胁,使投资者产生了疑虑,从而导致股市的持续低迷。思科起诉既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同时也希望借此打击华为的凶猛攻势。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价值都是靠投资者支撑的,像“安然”如此大的一家公司也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倒闭。所以,思科不敢尝试失去投资者信任而带来的巨大损失。“美国分析家认为,尽管华为和其他一些低成本的竞争对手目前并没有对思科的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但是它们最终必将影响到思科交换机和路由器业务的利润率这些产品占据了思科的销售额和利润的80%。”从市场竞争和国家利益的考虑,多数人认为,这场知识侵权诉讼更多伴随的是思科公司维护市场优势,排斥竞争对手的一种手段1。那么,是否这就是思科最终决定起诉的原因呢?透过表面,如果我们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上进行思考,不难发现,这其实是美国在全球推行知识产权战略的又一次战术的贯彻。最近一、二十年,随着IT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知识产权保护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加大和发展。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厂商试图通过扩展知识产权保护的适用范围、统一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惯例,巩固其在IT行业的垄断地位,这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给发展中国家IT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发达国家除了利用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尽量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程度以外,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TRIPs)的诞生更是增强了其全面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武器和手段。在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和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三个方面强化了IT行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集中反映了发达国家以及垄断厂商希望借助WTO规则对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施加影响,通过私有协议等方式直接对行业内的其他竞争者进行限制。这就是这个时代风靡全球的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领先使得他们纷纷拿起名为“知识产权”的武器,在发展中国家大肆叫嚣。政府以及企业并肩作战,在市场上大肆掠夺分额,光是索赔数额和名样繁多的许可费就足以令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望而却步。此次思科起诉华为,一来贯彻了思科在全球的知识产权战略,树立了其行业领导者的地位;二来也使很多处于萌芽中的企业无法施展拳脚,消除了很多潜在的竞争者。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绝对霸权。2.2 华为应诉的原因分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从事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2000实现销售额220亿元人民币,2001年销售255亿元。每年华为公司将其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科研中,其研发人员超过了1000人。对于一家如此规模的企业来说,它拥有完备的知识产权体系和先进的知识产权战略。华为公司的总裁任正非对思科一案的指导思想就是“敢打才会和,小输就是赢”。在这种情况下,华为积极的备战,充分调动了个方面的关系,以行动捍卫自己的知识产权。表2 华为近7年的全球销售额年份(年)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上半年全球销售额(亿人民币)1202202552203174503302.2.1 华为拒不承认侵权的存在对于思科所提出的诉讼理由,华为进行了一一的反驳,不承认侵权事实的存在。(1)对于所谓盗用源代码,华为认为:思科和华为产品的很多源代码都来源于一些共享软件。小程序可以“反向”,但如这样复杂的操作系统“反向”过来,要确保它能安装运行成功是几乎不可行的。(2)至于“盗用思科技术文件”,华为明确指出:思科的“私有协议”是未经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的厂商的事实标准。故私有协议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等多数国家都不受保护。(3)对于“盗用命令行接口”的论点,华为声称自己只是采用了和思科相似的命令行接口和屏幕显示,这属于版权范畴。主要也是为了照顾用户已经形成的使用习惯,方便他们很快学习操作新的设备。(4)关于“侵犯专利权”的控诉,华为认为自己一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并注重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华为所拥有的研发实力完全可以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拥有相当的竞争力。并一直坚持将不少于年收入10的经费及超过10000名工程师投入研发中,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图1 华为的专利增长数量表来源:通信世界,闫跃龙,我眼中的华为-华为基地揭秘2.3 应诉有利于华为的国际化发展华为应诉的同时,更是考虑到自己的长远发展,应战也是为了维护公司的知识产权尊严和市场信誉,使得公司的前途更加光明,步伐更加稳健。但是,更思科进行“持久战”,绝对是不符合华为的知识产权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的。因此,华为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私下同意修改其命令行界面、用户手册、帮助界面和部分源代码,停止销售诉讼中所提及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只销售经过修改后的新产品,并已将其相关产品提交给一个中立的第三方专家进行审核。以此来促进和解。但是战略上,华为始终没有承认侵权,并且剥夺了思科再就相关事宜提起诉讼的权利,这对于华为的长远发展和全球化是相当有好处的,做出的一部分牺牲也是值得的。3 思科诉华为的诉讼过程及其结果的博弈分析硝烟弥漫的思科华为之战,在历时一年半之后以和解收场,思科也不再坚持其最初的立场,和华为签订了和解协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局?我们认为这是知识产权战略和商业利益博弈的结果。思科起诉华为应诉华为和解思科胜诉华为胜诉双方和解与华为谈判不起诉图2 思科华为的选择树站在思科的立场,在它认为华为侵权的前提下,它不可能会放过这个打击华为的机会采取不起诉的策略。面对华为越来越快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大的威胁迫使思科要对其采取措施,遏制其发展。面对起诉和直接与华为进行谈判协商解决,思科为什么要选择起诉呢?上文已经分析过思科起诉华为的原因。因为思科知道直接与华为沟通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因为华为作为一个网络设备的大企业,正处于国际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不可能对此作出很大的让步。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思科很 难取得其想要的结果。再者,通过起诉的方式,对思科来说也是一次国际性的广告。如果华为败诉,这将直接影响到华为在国际市场的声誉,以及增加中国其他本土企业以后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思科选择了起诉。在思科起诉的前提下,华为的选择应该是积极应战还是直接和解呢?对华为来说,如果一开始就投降,通过协商来解决该纠纷,就完全处于劣势。没有谈判的砝码,对其自身的发展也没有好处。而如果接受起诉,积极的准备应战,华为并不是没有一分胜算。而且通过“以打促和”的方式,在取得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和解,对华为来说谈判就有更多的条件可讲。所以华为应诉也是势在必行的。在思科起诉,华为应诉的基础上,为什么双方最后还是会选择和解呢?下面我们将分析其和解的原因。3.1 思科选择和解的原因分析对于和解的可能,有关分析人士认为,关键看思科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思科不想两败俱伤的话,和解是最好的途径2。3.1.1 思科被质疑存在专利权的滥用私有协议本质上是厂商内部发展、采用的标准,除非授权,其他厂商一般无权使用该协议。它也称“非标准协议”,是未经国际或国家标准化组织采纳或批准,为某个企业自己制定,不公开协议实现细节,只在企业自己生产的设备之间使用的协议3。思科是一个技术出身的企业,凭借其进入网络设备制造行业的时间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在该行业设置了一系列的私有协议,并且不允许第三方使用。这对于通信产品应当开放共享的精神是相违背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利权的滥用。首先,思科公司的私有协议给后面进入的企业设定了技术壁垒,限制了行业内的竞争。其次,作为法律授予合法垄断权的专利权,如果思科公司跨越了专利权的权利界限,就可能进入反垄断法的范围,受到其指控。思科诉华为案已经超越了两个企业或两个国家的冲突,它将提供划定“保护知识产权”与“反垄断”之间边界的难得契机4。从侵权抗辩的角度,华为可以以思科滥用专利权进行抗辩。按照美国的法律,滥用专利权要受到暂时失去专利权的惩罚。衡平法有一句格言:“衡平法并不要求在衡平法院起诉请求补救的人应无可指责地生活”,但“一个寻求衡平法院支持的当事人必须两手清白地来法院” 5。如果思科滥用专利权成立,虽然不能证明华为没有侵权,但是可以免除它的侵权责任。所以,即使是走知识产权的维权之路,思科继续坚持起诉,它也不一定能够达到其目的,阻止华为的国际化道路。反而可能会被华为反诉滥用专利权,这对于思科本身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不利的。3.1.2 中国的市场仍是思科的顾忌在中国,思科有大约10亿美元的市场,而中国的IT和通信业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活力,思科不敢也不愿失去这一市场。如果它坚持起诉华为,对中国的制造业进行遏制,必然会引起中国企业和中国人民的警觉。中国人民的爱国情绪以及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可能会导致其在中国的市场分额缩小。虽然中国的大多数企业还不足以强大到对抗思科,但是众多的中小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对思科的产品进行抵制,在这种情况下,思科必然会损失一部分中国市场,后果是思科不愿意看到的。3.1.3 思科在本案中的现实利益不大因为本案中涉嫌侵权的产品Quidway路由器在美国的销量不过几十台,并且每台的价格仅600美元,还没有对思科的市场地位形成实质性的威胁。即使思科赢得了这场官司,将这种路由器抵制在美国的大门外,但是赢得的市场也不大,与它所损失的中国市场比起来,思科并不会获得任何好处。同时,美国的诉讼费用相当的高昂,思科如果坚持起诉,将会消耗掉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再者,知识产权的案件拖的时间一般都比较久,会长达三、四年,对于思科来说,由于华为的国际化已经造成了股价下跌,业绩下滑,继续诉讼的成本太高。3.1.4 继续起诉可能会影响思科和中国政府的关系思科公司是在华的外资企业与中国政府关系最好的企业之一,享受中国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对外资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华为是中国最重要的民营企业之一,也受到国家的各种政策支持,具有深厚的政府背景。如果思科坚持起诉华为,可能会导致中国政府出面的干预,会影响到思科以后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外资企业在华的政府待遇。对于思科公司来说,起诉华为的原因表面上看来是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私有协议,但是实质上却是由于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成长,思科认为会危及到它的国际地位和市场分额。其起诉华为的最终目的在于限制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但是如果思科公司坚持起诉,可能不仅不会达到其抑制华为的国际扩张的目的,还可能损失掉自己在中国的市场,以及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同时,由于3COM公司的与华为的联合,使思科与华为之战从异国企业之战变成了本国企业的战争。在高额的诉讼费用和机会成本之下,思科选择了和解。先通过起诉给华为以警告,将华为的涉案产品-Quidway路由器拒于美国的门外,又保护了中国市场。通过对环境的种种考虑,对知识产权战略的把握,以及在商业利益上的博弈下,和解是思科最好的选择。3.2 华为选择和解的原因分析对于华为来说,这场官司的胜算不大:首先它是被动的,它的产品确实在很多地方同思科的产品相似,才会让思科有机会举起知识产权的大旗,以打击它的国际化进程。其次,在美国打官司的成本太高,如果官司一直没有结果,对于华为来说,将会形成一个负担。而且它的相关涉案产品将不能在美国进行销售,这将对华为的国际化道路造成很大的障碍。再次,如果官司继续进行下去,华为最终败诉,将会对以后其他企业的国际化也造成巨大的障碍。因为美国的法律体系属于英美法系,采用的是判例法。这场官司一旦思科胜诉,将会成为以后的知识产权纠纷的一个判例,被以后的判决所参考。这样中国的企业再遭遇与美国企业类似的知识产权纠纷时,胜诉的机会将会非常小6。所以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出发,一旦被诉,华为就一定要争取胜诉,虽然机会非常小。因此,对于华为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和解。无论是从华为的国际化目标,还是从华为的知识产权战略和长远的商业利益来说,和解将是华为最好的选择。而且,华为最先的目标,就是以战促和。“打官司不仅是法庭上的战斗,法庭只是前沿,前线的每一个动作都影响后方,市场对法庭上每一举动都有反应,法庭上进一步,谈判桌上就多一块筹码,以打促和。” 7华为通过勇敢的应诉,以及在法庭之外,即市场上的一系列行动,促使思科与其和解。3.3 博弈的均衡和解的利益分配3.3.1 思科的得失分析从知识产权战略的考虑到商业利益的博弈,思科诉华为为最终以双方和解的结局收场。在签定和解协议的第二天,思科和华为却一致声称自己赢了。在这个“和解”的表面下,思科、华为到底谁是赢家呢?思科发言人透露和解协议中的内容,其中包括:“华为已经同意修改其命令行界面、用户手册、帮助界面和部分源代码,以消除思科公司疑虑”,“华为同意停止销售诉讼中所提及的产品,并且华为同意在全球范围内只销售经过修改后的新产品”等等8。表面上看起来,思科成功的保护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华为做出了妥协。但是事实上,思科是否达到其目的,阻止华为进军国际呢?首先,我们看到,华为虽然同意停止销售诉讼中所提及的产品,但是Quidway路由器是一种低端产品,无论是价格还是已经占有的市场都是非常低的,所以思科在和解后所获得的现实利益是非常小的。同时,它虽然将华为的低端产品拒于美洲的市场之外,但是却阻止不了华为高端产品的进入。在2003年3月,华为与3COM公司组建合资企业,由合资企业用3COM的品牌用OEM(贴牌)的模式在美国市场上推出华为的高端产品。虽然输掉了低端市场,但是华为却赢得了高端市场的进入权,这无疑为华为的国际化打开了大门。其次,思科诉华为无疑是为华为在国际上做了宣传。“华为的产品战略非常独特,首先是营销中国概念,再是营销华为企业本身,最后才是营销华为的产品。” 9所以以前被世界所了解的华为是中国的华为,但是在被思科公司起诉以后,全球的电信运营商所知道的是“让思科畏惧的华为”,让华为在国际上的名声大噪。很多以前不了解华为的企业也开始关注华为并积极寻求与它合作的机会。所以思科诉华为这场知识产权之争,思科的态度从起诉之先的强硬维权,到最后的和解,思科并不如它所声称的赢了。华为的国际化依然凯歌高奏,思科在本案中并没有获得任何赔偿。3.3.2 华为的得失分析对于华为来说,在本次交锋中,赢得了实质上的胜利。首先,思科以后将不能就相同事由再对华为提起诉讼,华为的产品在国际上已经名正言顺。如果以后思科产品和华为的路由器在国际市场再度相逢,到那时,就不应由知识产权法律来决定谁胜谁负,而是一场真正的市场之争。再次,律师费和诉讼费由双方各自承担。思科并没有因为本案获得任何经济赔偿。对于本案,虽然华为认为他们修改产品是为了避免争端,但是实际上,也变相的承认了自己的侵权。同时在商业利益的博弈上,华为也是一个大赢家,它在法庭之外走的每一步都是精彩的,对法庭上的谈判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与3COM公司的合作对于华为以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思科作为世界级的网络设备生产商,具有核心的技术,强大的品牌优势以及畅通的销售渠道,华为要想超越思科是不容易的。因为华为虽然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产品在低端市场上也占有很大的分额,但是它在分销渠道上却弱于思科。而3COM公司在渠道资源上有着丰富的积累,它在中国的代理商已经超过了1000家,是华为的3倍,它在全球拥有5万多家代理商。通过与3COM的合作,华为的渠道上的竞争实力提高了,一下子跻身于全球性企业网络设备市场10。4 思科诉华为知识产权侵权案的启示思科与华为在法庭上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在市场上的战争却刚刚开始,同时也给我们中国的企业留下了深刻的启示。4.1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分析面对思科的起诉,华为的充分准备,积极迎战,都体现了中国本土企业在面对知识产权的国际战争时态度的转变。从以前的拒不应战、妥协,到现在为自己的权益而努力,体现出了中国企业的成长,以及对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视。同时,最后和解的结局,也可看出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一大进步,使中国的民族企业对自己的前途更是充满了信心。但是,为什么思科有机会起诉华为呢?这也体现了中国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仍有不足,才会让外国企业有机会拿知识产权作为武器,遏止其发展。所以,中国企业应该继续的加强对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一整套的制度,为以后的战斗作好准备。在目前的环境下,虽然中国的企业面对外国企业的挑战已有准备,但是在市场高度不确定下,要想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优势,推行知识产权战略是势在必行的。中国加入WTO之后,与外国企业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很多企业在价格上没有优势,在质量上胜不了中国企业,最有可能是就是拿起知识产权这个武器。知识产权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是个软肋,很多企业都还没有自己的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在面对外国企业的进攻时,只能弃械投降,不打而和。所以,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形成知识产权战略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是刻不容缓的,如华为对待知识产权就有明确的态度:既不去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也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只有在一个战略的指导下,中国的企业才能对知识产权真正的重视起来,才能争取自己的商业利益。其实知识产权的战争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利益的争夺,要在这场商业利益的博弈中取得胜利,我们不仅要依靠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同时还要利用其他的很多工具,包括司法工具、媒体工具、资本工具、机构工具。而所有这些主体,在中国都还严重不足11。在面临外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武器时,我国的企业,媒体,以及政府的相关组织都应该联合起来,形成统一战线。对于中国的企业,不仅要加强知识产权体系的建设,同时也要注意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专有技术和其他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不仅要了解和促进自己知识产权的战略的管理,同时也要了解到对手的知识产权的情况。在保护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不要触犯别人的权利,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在市场上发展。因为知识产权领域的游戏规则在于谁先制定标准谁就受益,所以中国企业应当积极的参与标准的制定,只有自己拥有了核心技术,成为拥有者,才能不受制于人。在技术变革的通讯领域,只有具备“动态”能力的企业才能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台州温岭市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8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岳麓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湘江实验小学跟岗实习教师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贵州六盘水市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事业单位人才引进26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南阳社旗县公开招聘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专业技术人员250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度应急管理部所属单位第二批次公开招聘10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大学彭孝军院士团队专职研究员招聘2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电工升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化内科复试题目及答案
- office办公软件试题
- 13《黄鹤楼》公开课课件
- 申办餐饮食品经营许可证:14项管理制度清单
- 为什么篮球可以弹起来
- 第2课 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 鱼池净化系统施工方案
- 新概念第一册语法汇总
- 第八届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骨科概论课件
- 公司职级职务管理办法RL
-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