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整合提升教案岳麓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整合提升教案岳麓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整合提升教案岳麓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整合提升教案岳麓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整合提升教案岳麓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基本结构特点农业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细作手工业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长期领先世界;产品长期远销欧、亚、非许多国家,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但始终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发展艰难;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官府控制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土地制度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君主私有土地等多种形式并存经济政策大多采用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近代前夜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明清时期,中国出现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并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但这种辉煌实质上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鼎盛,相对于工业文明来说,它实际上是一种落后的文明。此时中国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未能顺利发展,其阻碍因素有:1市场因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占据主导地位,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其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同时,农民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闭关锁国政策又很难形成海外市场。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地主商人把赚来的钱往往用于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3制度因素: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根本原因。4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些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5思想文化因素:明清政府厉行文化专制,传统的重本轻末的观念和习俗。阶段性测试题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俞森的荒政从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B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C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解析:从材料中的“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反映了家庭手工业产品少量投入市场,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答案:B2(2018广东东莞高三三调)以下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年份建置作用开皇三年在卫州设黎阳仓,在陕州置常平仓,在华州置广通仓。将关东粮食分储在官仓中,然后用接力方式,一段段将粮食运到京都。大业元年开通济渠。接驳洛阳与淮河。开元二十二年裴耀卿在河阴置河阴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两仓之间开山路十八里。南船至河阴仓,即输粟于仓,官雇船驶至洛阳,置于集津仓三年运米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A.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解析:三则材料反映的都是南方的粮食要运到北方都城,这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导致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中央集权的信息,只是反映南粮北运,A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两宋之际,B项错误;隋唐时期政治中心还在北方,D项错误。答案:C3(2018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一模)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解析: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还从事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和小雇佣劳动,这些可以相互补充,增强小农经济的韧性,故B项正确;宋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小农经济不会对地主所有制构成冲击,故A项错误;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会使小农经济更加稳定,使农民离不开土地,故C项错误;农民兼做小商业和雇佣劳动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B4(2018江苏扬州邗江中学高一测试)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昆山()A女尊男卑的社会秩序 B资本主义的萌芽C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D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乡村妇女”“与男子共其劳”,可知体现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组织形式,即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是当时正常的生产方式,故D项正确;并不是女尊男卑的社会秩序,故A项错误;也没有反映资本主义的萌芽,故B项错误;C项属于手工业。答案:D5(2018黑龙江试验中学高一期中)秦汉时期,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官府奴脾、犯罪刑徒、官府征发的服役者。由此可知,秦汉时期的官营手工业()A不计劳动力成本 B效率极其低下C产品与市场无关 D工艺水平不高解析: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奴婢、刑徒及服役者等,这些人大多属于无偿劳作,只有对工匠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可见其劳动力成本极低,可以忽略不计,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答案:A6从明朝后期到清初,“苏湖熟,天下足”逐渐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江南地区的粮食甚至需要其他地区接济。这主要是因为江南地区()A手工业发展引起农业种植结构变化B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C摊丁入亩导致了农民赋税负担加重D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由主要粮食产区变为粮食输入地区,这是因为江浙地区手工业发展导致农民由种植粮食作物改为种植经济作物,即手工业发展引起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A项正确。答案:A7(2018江淮十校高三联考)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广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A宋朝统治者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C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D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解析:店铺侵占通衢大道,反映了坊市制度的打破,这表明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宋徽宗“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还需其他史料的印证,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答案:D8(2017全国卷)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解析:材料表明唐朝中期南方的饮茶风气传到北方并被北方民众接受,这说明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C项正确;A项错在了“开始”;材料只是表明了南方文化对北方的影响,不能表明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B项错误;南方超过北方是在两宋之际,D项错误。答案:C9(2018湖南十四校高三联考)徽商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他们讲究诚信,吃苦耐劳,将棉布、粮食、食盐进行大区域的贩运,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但很多徽商致富后或“弃贾从儒”,或买田置地。这说明当时()商品经济较为繁荣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传统四民观念对徽商影响很深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B CD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很多徽商致富后或“弃贾从儒”,或买田置地表明商人地位还较低,错误,其他三项都正确,故选D项。答案:D10(2017全国卷)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解析: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的严格规定表明封建等级观念浓厚,明后期低级官员和普通人家使用玉制器物表明经济发展,等级观念和秩序受到冲击,B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明朝理学是正统思想,传统伦理瓦解的说法错误,C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答案:B11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B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C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D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解析:“铁器,民之大用也”,铁器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但官营手工业主要铸造“大器”,“民用钝弊”,其生产的农具残破不锋利,产品质量低劣,以致“割草不痛”,连草也割不断,影响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内部管理僵化、产品价格昂贵、原料匮乏等问题,故A、C、D三项错误。答案:B12(2018安徽屯溪一中高一期中)史料记载:“(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民间海外贸易始终没有合法地位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开展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大臣主张开放对外贸易,但同时提出了一些限制条件,如产品不能输往日本,不能把硝黄、铜、铁等物夹带出海等,这说明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是有限制的对外贸易,所以说始终没有合法地位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重商主义是西欧国家殖民扩张时期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明朝经济政策是厉行海禁政策,并不是废除,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13题26分,14题26分,共52分)13(26分)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制五杂俎材料二: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宋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10分)答案:(1)原因: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2)影响: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3)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14(26分)(2018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下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10分)(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10分)解析:(1)第一小问要结合示意图和文字材料进行概括。第二小问要结合明和清前期的国际形势加以分析。(2)第一小问有两个角度,脆弱的原因要联系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分析,顽强的原因要联系小农经济的优点分析。第二小问要列举出最典型的经济重心南移这一事例。(3)第一小问要从对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