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期中论文.doc_第1页
西方音乐史期中论文.doc_第2页
西方音乐史期中论文.doc_第3页
西方音乐史期中论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音乐史论文魏震(00001065) 第4页西方音乐史期中论文从巴黎圣母院和费加罗婚礼中看通俗音乐和严肃音乐院系:数学科学学院00级概率统计系姓名:魏 震学号:00001065一、 剧情介绍及背景分析1.1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美丽的吉普塞女郎艾丝米拉达和善良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的生活舞台巴黎圣母院,位于塞纳河中心的“西岱”岛上,是巴黎最负盛誉的名胜之一。圣母院最早破土动工于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和路易七世共同组织奠基。但直到1345年整个工程才最后完成,此后在17世纪和19世纪又经过两次修复,才有了今天的丰姿。经过多次修复的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庄严、最完美、最富丽堂皇的典型。 巴黎圣母院不仅以其庄严和谐的建筑风格著称,而且因其内部有关圣经故事的雕刻和绘画及彩色玻璃装饰等而引人入胜。圣母院的正面向西,共分三层。最下一层是座尖形拱门,拱门上雕着许许多多的圣经人物,中间一层是三扇窗子。两边是尖拱形的窗子,分别雕有亚当和夏娃的塑像;中央是由37块玻璃组成的一扇圆形大窗子,上面雕着“圣处女”像。第3层是许多美丽的栏杆。再上面便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所描绘的两座钟楼。这两座巨型钟楼各高69米,由一条走廊连接。南钟楼的巨钟重13吨;北钟楼则设有一个387级的楼梯,后面高达90米的尖塔从两座钟楼之间腼腆地露出塔尖。这尖塔虽比钟楼还高出21米,但从正面看去,却似一般高矮,这正是建筑师的匠心所在。有人说它象征着基督教的神秘,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幻觉。一提到巴黎圣母院,就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法国伟大的作家、诗人、浪漫主义派代表维克多雨果(Vistor Hugo),以及他的名著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一座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的斯德岛上,于1163年开始兴建,1351年完工,历时188年。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开欧洲建筑史先河,因而具有划时的意义。与讲究戏剧性的百老汇音乐剧不同的是,法国人在他们的音乐剧中体现出更加浪漫自由的艺术特质。巴黎圣母院全剧集中了大量流行音乐因子,7名歌唱演员头戴耳机式话筒如演唱会般陆续登场,在40余首具有摇滚色彩、旋律强烈震撼的歌曲中,慢慢展开了故事叙述和人物内心的刻画。17名舞蹈和特技演员更在可移动的石壁和立柱之间,用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舞,甚至攀岩空降等特技手法,赋予戏剧性的最飞扬的动感和张力。1.2 歌剧费加罗婚礼费加罗婚礼是莫扎特四大歌剧中第一部完成的作品,是出对贵族极尽嘲讽的喜歌剧。不久前这部剧目也在北大上演了。费加罗的婚礼当时在布拉格演出之后,剧中主要旋律便很快的在民间广为流传。此剧完成至今两百多年历久不衰,主因在于其涵蕴了莫扎特丰富的音乐理念及其才华。莫扎特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历史上反封建斗争的时期,启蒙思想逐渐在人们心中觉醒,莫扎特的民主思想也远比其他音乐家来得先进,当时的音乐家就像是卑贱的仆人,只能仰赖贵族来维持生活,而莫扎特心中渴望自由的想法,却促使他和萨尔斯堡大主教决裂,这种反封建的人性尊严不仅落实在莫扎特的生活中,也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在费加洛婚礼中,仆人费加洛以他的机智化解了伯爵对他的未婚妻的垂涎,剧情背后所控诉的正是贵族的腐败与无能,莫扎特透过音乐手法公开讽刺了统治阶级,这种民主的思想在莫扎特的歌剧里有了最具体的实现。这出歌剧的大部份工程完成于1785年10月至11月间,至于能否上演在当时还是个间题。其中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国王约瑟夫二世,他曾下令禁演此剧,所以,当宫廷诗人 Lorenzo daponte 为此剧编写歌剧剧本时不得不剔除了剧中关于社会批判的词句,因为这些词句便是此剧遭禁演的祸首。da ponte 在他的回忆录中曾记载他如何恳求皇上让此剧上演。也因着他的努力,最后这部作品终于在完稿后的隔年的5月1日顺利首演。二、 通俗音乐与严肃音乐之我见通俗音乐(Popular Music)把专业音乐创作的伤口称为“严肃音乐”,把不表现重大体裁和思想内容的作品称为轻音乐,习惯上人们把通俗易懂、情调轻松的音乐,例如小斯特劳斯的那些圆舞曲等归属这个名词之下,以后,爵士乐、摇滚乐团、轻歌剧情、迪斯科等层出不穷的群众性的歌舞形式愈来愈多,而这些音乐虽然带有自娱的色彩,但有时亦有针贬时事,抨击现实的作品,原先的轻音乐的概念很难把这些都涵盖进去,有一些媒介把这些都为流行音乐,但这样就混淆了深受群众热爱的古典与这些音乐的界线,。现在,理论家们一般都用通俗音乐一词概括这些音乐现象。说起“严肃音乐”(Serious Music),许多人可能会把它与西方“古典音乐”或“民族经典音乐”相提并论。实际上,社会音乐生活中的“严肃音乐”,有着更广泛的范围。它不仅包括西方音乐发展史上所出现的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印象乐派等各种西方“古典音乐”以及中国传统的“民族经典音乐”;还包括西方的现代音乐以及二十世纪初以来中国专业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等等。由此可以说,“严肃音乐”通常是指各种传统经典音乐和一切专业作曲家用传统或现代作曲手法所创作的音乐。并且,“严肃音乐”的传承是以学院式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严肃音乐家总是力图在作品中最充分地展示个性,诠释深刻的命题,追求音乐技巧的创新和完美。因此,严肃音乐作为一种“精英文化”,它的创作者、演奏者、欣赏者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历史地看,“严肃音乐”起源于西方古典音乐,它萌芽于中世纪的基督教音乐,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王公贵族的扶持,中产阶级及市民的参与,在十八、十九世纪发展成熟。但“严肃音乐”这一概念的产生,却是近现代以来工业化、商业化发展导致“文化分流”的结果。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工业城市化的兴起发展,涌现出一种娱乐性“通俗音乐”文化。这种“通俗音乐”是基于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世俗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商业属性,为市场需要所左右,这个“需要”就是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即劳动大众工作、学习之余,为了摆脱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压力,而要求一种休闲消遣的音乐文化。不追求完美、重大,只希望轻松、愉悦。这样,将艺术的基本功能游戏表现为商业价值的“通俗音乐”就有着广大的听众市场,成为有着高额利润的娱乐性文化产业。由此,针对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文化分流”过程中所产生的“通俗音乐”,开始出现“严肃音乐”这一概念,用以指代专业创作领域的、作品的“艺术性”为第一位的音乐,以区别于大众化的休闲娱乐性的、作品的商业利润为第一位的“通俗音乐”音乐文化类型。毋庸置疑,现代社会中“通俗音乐”对“严肃音乐”的冲击是巨大的。因为作为一种高雅艺术,“严肃音乐”的创作成本高而听众有限,因此经常是非赢利性的、甚至是需要资助才能生存。对这种情况,西方发达国家采用了一些法规、政策来扶持、保护“严肃音乐”。譬如政府财政拨款、国家从税收政策上鼓励企业赞助严肃音乐等等。从而使“严肃音乐”获得稳定的传播和发展。例如美国从1980年到1990年尽管经历了经济“危机”和困难时期,但其交响乐团的数量都一直维持在1572个左右。其“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一起获得了平衡、稳定的发展。但在当代中国,“严肃音乐”艺术发展却是步履维艰。因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开始发生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伴随着现代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的经济发展大潮,音乐文化领域也迅速形成了一股“通俗音乐”大潮,短短二十余年,“通俗音乐”发展迅猛,强烈冲击了刚刚从“文革”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