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二年级语文上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作业题新部编版含答案.doc_第1页
2017年二年级语文上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作业题新部编版含答案.doc_第2页
2017年二年级语文上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作业题新部编版含答案.doc_第3页
2017年二年级语文上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作业题新部编版含答案.doc_第4页
2017年二年级语文上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作业题新部编版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二年级语文上1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作业题(新部编版含答案)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要求】 能准确识读生词,读准“尾巴、妈妈”等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听写课后12个词语。 2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能听写课后12个词语。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能用“露着、披着”等动词分别说一句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 2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准确识读生词,读准“尾巴、妈妈”等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听写课后12个词语。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学习生字,写好“宽、孩、跳”三个字。 教具准备 ,新词卡片,实物展台,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1:小蝌蚪找妈妈图文):我是小蝌蚪,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检查预习 过渡: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 (出示2:预习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图片中,哪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3) lintinl unzubtudndphizitishnli 两 条 哪里 宽 嘴 巴头 顶 肚皮孩 子 跳 上 来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 (出示4) ndihunnshutnpzhezhelzhe shuizhe 脑 袋 欢 迎 水 塘 披着 鼓着 露着 甩 着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指名朗读课文 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端好书,仔细听读对了吗? 大家看这两个词(脑袋 快活),谁来读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指名读第2自然段 这里的一个带有轻声的词(游哇游)能读准吗?(出示5)长句子“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能读通顺吗?朗读时读准节奏,注意“鲤鱼妈妈、小鲤鱼、捕食”重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 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6)长句子:“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朗读时注意读准节奏,注意“乌龟、四条腿、游”重读。 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读通顺,读准节奏和停顿。 指名读第4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来看看这几个带有轻声的词(出示7)(蹲着披着 露着鼓着衣裳),练一练,读给同桌听。 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放到句子中你能读正确吗? 指名读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注意读好连动句(出示8)“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指名读第6自然段 这一段注意读好带有轻声的词“尾巴、时候”,放到句子要能读准。 (3)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4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9):田字格出示。 宽 孩跳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范写“宽、孩、跳”,用田字格出示。 (3)指导书写“宽、孩、跳”,(出示10)“宽”字第十笔是竖弯钩。“孩”第七笔是撇。“跳”字第十一笔是竖弯钩。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 (出示11): 披着 露着 甩着 鼓着 小蝌蚪( )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青蛙妈妈( )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 )一对大眼睛。 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 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课外作业新设计 把本课生字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田字格本上,每个字写三遍。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 脑袋 口袋 欢迎 迎接 水塘 池塘 3选择其中一个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写一句话。 答案: 略。 2略。 3迎上去妈妈下班回来了,我高兴地迎上去,说:“妈妈,您可回来啦,我的肚子正咕咕叫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趋向动词“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的用法。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 2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一群灰色乌龟 宽嘴巴鼓眼睛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导读第1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尾巴)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2导读第2自然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1)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 (2)(出示12鲤鱼图片)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3)交换,学生读鲤鱼妈妈,教师读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4)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出示12:遇见鲤鱼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圆脑袋、长尾巴,长出了两条后腿。) 3导读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2)从乌龟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出示13:遇见乌龟蝌蚪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 (3)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板书:大青蛙)(出示14):蝌蚪妈妈:四条腿(蹲)宽嘴巴大眼睛(鼓)绿衣裳(披)白肚皮(露); 小蝌蚪:尾巴变短了。 (2)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4齐读第5自然段。 (1)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板书:捉害虫) (2)(出示15图文):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小蝌蚪变青蛙 大脑袋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 黑灰的身子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出示16:青蛙吃害虫保护庄稼的图片):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 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出示17)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鹅 , , 。 有一鸡 , , 。 有一猴子 , , 。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课外作业新设计 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3说一说,小蝌蚪是如何长成青蛙的。 答案: 不要随便伤害它们,不捕食青蛙和蝌蚪,与捕捉青蛙和蝌蚪的不良行为做斗争。 2用词语写句子: (1)披着:今天下雨了,我披着雨衣上学了。 (2)鼓着:青蛙鼓着两只大眼睛。 (3)露着:小企鹅穿着黑大褂,露着白肚皮。 (4)甩着:黄牛正甩着尾巴赶蝇子呢! 3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大脑袋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 黑灰的身子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找妈妈鲤鱼乌龟大青蛙捉害虫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寻人启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1)初读。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2)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2)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4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尤需如此。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昵?他们俩谁说的对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通过直观教学,使有限的教材内容再生无限,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广阔的空间,以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 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资源包 精彩片段 生:老师,有个问题我不明白。鲤鱼阿姨、乌龟阿姨为什么不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害得小蝌蚪不断地寻找妈妈呢? 师: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没说清楚呢?咱们先把他们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吧。(学生读书、划线。) 生:鲤鱼阿姨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结果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 生:乌龟阿姨只是说:“你们的妈妈头顶上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还是没说完整。 师:如果要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把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的话合起来说。 生:编个青蛙的谜语让小蝌蚪猜一猜。 生:把青蛙妈妈的相片直接拿给小蝌蚪看! 师:你们的办法真不错。假设你的同桌就是正在寻找妈妈的小蝌蚪,你把你的想法跟他(她)说一说。 (学生积极地讨论,交流。) 生:告诉你,小蝌蚪。你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生:你们的妈妈不是鲤鱼,也不是乌龟,是可爱的大青蛙。她鼓着大肚皮,张着大嘴巴,头顶上两只大眼睛,被着绿色的外衣。她是庄稼的好朋友,名字叫青蛙。 生:小蝌蚪,荷叶是你妈妈的歌台,她最喜欢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她是谁?你到荷花池边去找吧。(教室里一片掌声。) 师:你真了不起,灵活运用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说得多棒呀!小蝌蚪碰到你们这群热心又聪明的孩子,不愁找不到妈妈了。 生:(一生举手)其实,不能怪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是小蝌蚪找妈妈找得很心急,等不及听明白就游走了。 生:(举手又放下,有些犹豫)我认为鲤鱼阿姨和乌龟阿姨是故意不向小蝌蚪说完整的。(师生均感诧异。) 师:为什么? 生:鲤鱼、乌龟和青蛙都住在一个池塘里,他们已经很熟悉了,不可能说不清楚青蛙妈妈的样子,他们是想让小蝌蚪自己去找妈妈。 师:是呀,小蝌蚪找妈妈确实遇到不少困难,但是在这过程中渐渐地长大了。让我们为小蝌蚪加油吧! (全班鼓掌,师生情绪激昂。)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在青蛙繁殖季节,雌蛙将卵产在水中,雄蛙随即排出精液。精、卵在体外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在膜内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蝌蚪从膜内孵化出来。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经过几天以后,长出了口,能够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再过些时候,外鳃消失,长出内鳃,身体外面逐渐出现侧线,心脏发育成一心房一心室,从外部形态到内部构造都很像鱼。大约再过40天,蝌蚪又发生了进一步变化,先开始长出后肢,然后又长出前肢;尾部逐渐缩短;内鳃消失,肺形成;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变为二心房二心室;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不再像鱼,蝌蚪已变成了幼小的青蛙,幼蛙离水登陆,逐渐发育为成蛙。 2青蛙,庄稼的守护神 青蛙是动物世界中最出色的”庄稼保护神”它是一个捕虫能手,专门吃一些害虫,比如小飞蛾,蝗虫,蚊子,苍蝇等青蛙的眼睛锐利,速度敏捷,它的舌头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舌面上分泌有黏滑的液体,可以把昆虫粘住。更妙的是,它的舌根不像其他动物那样长在口腔的喉部,而是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