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8、《孟子》两章作业.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8、《孟子》两章作业.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8、《孟子》两章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两章阅读题(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两章)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必先苦其心志 (3)曾益其所不能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 17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答: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晏子谏景公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注释:景公:齐景公霁:雨雪停止,天放晴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逸:安乐,安闲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公被狐白之裘 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此之谓失其本心(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11.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 (2分)12.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一)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1014题。(16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注释】次:编次,整理。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缧绁(li xi):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羑里(yu):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10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 (2)人恒过:( ) (3)乃喟然而叹曰:( ) (4)故述往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1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于 是 卒 述 陶 唐 以 来 至 于麟 止 自 黄 帝始。13(1)【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答: (2)对【乙】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记叙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记创作的过程。 B司马迁借圣人贤士发愤著述的事来表明自己身处逆境自强的人生态度。 C司马迁作史记是为了表达为李陵辩护一事的懊悔和对汉武帝的怨恨。 D列举圣人贤士的事例,也含蓄地抒发了司马迁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14【乙】文中作者列举众多历史人物的事例,能证明【甲】文中哪一观点?(2分)答: 【答案】15(4分)(1)任用,选拔(或“被任用”、被选拔)(2)使痛苦(3)通“增”,增加(4)脸色(表情、神情、神色)16(4分)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17(4分)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答案:9.何加:有什么好处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被:同“披”,披着,穿着 裘:皮衣,御寒的衣物10.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11.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12.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二、文言诗文阅读(满分20分)10.(1)通“增”,增加(2)犯错误 (3)于是,就 (4)因此,所以11.(1)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奋发创造)(2分)。 (2)诗三百篇,大多是圣人贤士为发泄(抒发)愤懑(愤怒)而写的作品(创作的)(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