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股道和道岔的编号 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 站内线路和道岔应有统一的编号 在单线铁路上 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 位于站舍左 右或后方的线路 在站舍前的线路编完后 再由正线方向起 向远离正线顺序编号 如下图所示 单线铁路站内线路编号图 站舍 1 股道编号方法 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 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1 2 3 在复线铁路上 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 上行正线一侧用双数 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 如图 下行 上行 双线铁路站内线路编号图 站舍 1 股道编号方法 尽头式车站铁路车站线路 道岔编号 尽头式车站 站舍位于线路一侧时 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 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 站舍位于线路终端时 面向终点方向由左侧线路起顺序向右编号 大站上股道较多 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 上行 1 股道编号方法 2 道岔编号方法 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向里依次编号 上行列车到达一端用双数 下行列车到达一端用单数 站内道岔 通常以车站站台中心线作为划分单数号与双数号的分界线 单线铁路站内线路 道岔编号图 双线铁路站内线路 道岔编号图 每一道岔均应编为单独的号码 对于渡线 交分道岔等处的联动道岔 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 如下图 中的1 3 5 7号道岔 当车站有几个车场时 每一车场的道岔必须单独编号 此时道岔号码应使用三位数字 百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 个位和十位数字表示道岔号码 应当避免在同一车站内有相同的道岔号码 道岔编号 2 道岔编号方法 思考与练习 1 下图中A站的股道编号有几处错误 A 1处B 2处C 3处D 4处2 站内道岔 一般以作为划分单数号与双数号的分界线 6股道有效长 站线路的长度可分为全长和有效长两种 全长 线路全长时指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另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的长度 有效长 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 线路全长 股道有效长度的起止范围由下列因素确定 1 警冲标 2 道岔的尖轨始端 无轨道电路时 或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节 有轨道电路时 3 出站信号机 或调车信号机 4 车档 为尽头式线路时 6股道有效长 动画 确定股道有效长度 如图所示 a 无轨道电路时有效长 b 有轨道电路时有效长 线路有效长确定 思考与练习 1 图中A站正线上行方向股道有效长度起止范围的标志是 A 车挡B 与正线相邻并靠近站外的警冲标C 正线上行方向出站信号机D 与正线相邻并靠近站内的警冲标2 股道有效长度的起止范围由下列那些因素确定 A 出站信号机B 车挡C 站界D 警冲标 思考与练习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费支付协议书
- 硬质合金精加工工岗位知识竞赛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没有房产证有购房协议书
- 风轮叶片制造工冲突处理能力考核试卷及答案
- 山西省乡宁县2026届数学九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重庆九龙坡区2026届数学九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推广普通话课件教案
- 中国生物质能源元宇宙投资热点区域研究
- 2025标准居间代理合同范本
- 维修钳工安全培训内容
- CVC堵管的处理及预防
- 2025高考复习必背译林版高中英语全七册单词表
- 2025年人教新课标高一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屋顶防水施工方案
- 江苏省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 国家开放大学《统计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2024版联合摄制电影片项目解散合同
- GB/T 44521-2024刮板输送机安全规范
- “五育并举”视域下美育对工科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