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范本]_第1页
文化体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范本]_第2页
文化体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范本]_第3页
文化体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范本]_第4页
文化体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体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县文化体育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建设哈尼文化展示中心”的工作目标,努力打造“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名片,抓创新促发展,抓建设促繁荣,抓实效促影响,全县文化体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近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1996年11月,按照我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要求,撤销县文化局和县体委,成立县文化体育局,机关内设“一室两股”(办公室、文化股和体育股),下设文化市场稽查队、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民族歌舞团、县文物管理所、电影公司八个直属站所,代管新华书店。15个乡(镇)文体站专职人员队伍稳定,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健全(即县有文化馆、乡有文体站、村有文体室)。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全县文体工作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文化馆、图书馆先后分别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6万余册,年订阅杂志110余种,报纸30多种,“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及新安、鱼塘两个乡镇农民网络培训学校建设2016年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县民族歌舞剧团建成练功排练场一块,城区有可供演出的剧场或影剧院各1处。文庙于1998年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成立了县文物管理所,现有馆藏出土文物、画像石碑等百余间件。2016年投资300万元建成300m2体育场看台和1567综合办公楼一幢, 2016年拨款修复县文化馆大楼工程正积极推进。县城先后建有田径场、足球场、看台篮球场、游泳池、网球场和训练房等。二是全县乡(镇)文体站已建成达标站5个(通关、忠爱桥、新抚、新安、鱼塘),雅邑、泗南江、坝溜、景星乡文体站正加紧时间建设,其余乡(镇)文体站建设项目也将于今年内开工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完成49家,涵盖全县15个乡镇49个村委会。2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建设项目在景星乡、联珠镇全部实施完成。目前,全县建有灯光球场24块,水泥球场32块,200m至300m的田径场3块,篮球场78块,网球场3块,陀螺场2块。 (二)文化市场稳步发展,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积极有效。自2016年9月成立县文化市场稽查队(现更名为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以来,我县加大了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和查处力度,年均检查网吧420户次,检查娱乐场所180户次,检查出版物经营单位280户次(含音像、图书、印刷);每年组织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法人及从业人员培训4期以上,参训人数超过600人次。截止2016年上半年,取缔全县所有乡镇“黑网吧”21家,收缴并销毁非法出版物8000多册,为未成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目前全县共有歌舞厅11家,文化广场 2处,书店5家,网吧14家,文化用品销售18家,音像制品零售9家,印刷厂3家,打印店11家。基本形成了文化演艺、网络文化、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印刷、文化用品等6个门类在内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2016年,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总营业收入1200万元,缴纳税费1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310人。全县文化市场呈现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文艺创作演出推陈出新,文化惠农工程深入人心。一是近五年县民族歌舞剧团下乡宣传慰问演出200余场,观众达50余万人。参加省、市汇演并荣获众多奖项,舞蹈山女获第十届“群星奖”全国舞蹈比赛铜奖;选送歌手获云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一等奖。二是文化馆主办刊物阿连续出版三十年,101期,文化论文获国家级三等奖2篇,省级1篇、舞美三等奖2个,书画作品获省级“三等奖”以上的有10余件,在市级中获奖的有30余件。举办社会艺术培训班80期,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班60期,收集整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省级4项、市级25项、县级146项。举办大型展览60次。收集民族民间歌曲80首,创作歌曲60首,在省级刊物中发表10余首,市级获奖10余首。三是图书馆建立流动图书点14个、“党员农家书屋”1个,2016年到馆读者38310人次,借阅图书40481册次,借阅人次35240人次。四是农村电影“2131”放映电影8000余场,组织相关人员用哈尼语译制电影缉毒队、农村防火常识、农村触电急救知识等三部,逐步解决了贫困地方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 (四)深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有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近年来,我县积极深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资源,一是结集出版了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县民间故事一、二集,县舞蹈集成、魅力(2016-2016)、阿增刊(歌曲)、双胞迷城:、哈尼文化系列丛书(5册)等书籍。二是以“阿迷车”为主线,继续深入挖掘哈尼族支系一歌一舞,精心挑选整理哈尼族民族民间文艺节目41个,2016年6月赴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进行节目录制,并已7月在中央电视台连续一周播出专题。三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收集文物线索近130条,立项调查103项,收集文物标本十余件,GPS测点320处,拍照近2000张,确定了碧溪古镇24户居民核心区等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发现了距今约2000年的新抚岩画。四是建立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县三级名录台账,其中省级名录1项、市级名录24项、县级名录29项,储备名录10项。民间口传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顺利通过申报,并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了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张桂芬),目前已被省文化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代表性传承人。现正积极筹备申报了普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世荣、胡飞、杨志荣、白桂英、朱文宏、吴玉保、白仁光、李福昌、蔡凤英、刀舒等11人。 (五)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助推文化产业稳步发展。近年来,我县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利用地域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2016年起开始举办“中国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六届。通过“两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对的宣传推介,提高了的知名度、美誉度,为我县文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两节”期间省内外客商与我县共达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6项,协议总投资为亿元,共接待游客达万人次,同比增长%,旅游综合收入达169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并被人民网等评为2016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活动之一。 (六)群众体育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成绩斐然。每年春节足球赛、五一民族民间体育运动、全民健身日活动、国庆篮球赛等已成为我县每年定期举办的群众体育赛事,不断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健身需求。特别是2016年恰逢建国60周年,哈尼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我县相继组织了“浩沙杯”2016年全国万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云南分赛场暨2016年云南省健美操锦标赛、普洱市“体彩杯”篮球运动会、全市老年人运动会、全县篮球运动会等,有力的推动了我县竞技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营造了喜庆的节庆氛围,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持续开展。此外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坚持开展各种球类、拳、功、操、舞等健身活动,县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和通过国民体质检测的人数达到职工总数的40%以上。各乡(镇)依靠文体工作站、青年之家等积极开展活动,分别建立农民体育协会、城市街道体育协会,每年组织各类体育比赛活动不少于4次,参赛人数超过总人口的5%(不含学生)。 2016年、2016年、2016年、2016年我县连续四年在市体育局“训练网点考核赛”获得“人才输送二等奖”,“人才输送一等奖”等殊荣,截止2016年,我县共向省体工队、省运动学校、体育院系等省级院校、运动队输送运动员13人,向市体育中学输送试训运动员24人。2016年在省民族运动会上,我县秋千选手代表思茅出赛,获得银牌2枚,铜牌枚。2016年女子健美操代表队,参加思茅市第四届健美操锦标赛,荣获三等奖。同年籍运动员徐思在云南省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上,中长跑项目中荣获2枚金牌,为思茅体育,为体育争了光,添了彩。同年县代表队参加思茅市民族运动会并取得总分和奖牌数第一的好成绩。2016年组织县代表参加了普洱市第三届“文明杯”职工运动会,男子篮球和男子网球双打项目分别取得了第三名和第六名的不俗成绩。2016年在普洱市第二届陀螺锦标赛上我县选手取得了男女混合双打第二名、女子单打第四名、女子双打第五名、女子团体第六名、男子团体第七名的好成绩。同年组队参加了“迎奥运贺行庆中银杯”云南省羽毛球大奖赛普洱市分赛区比赛,获男子单打1个第三名,混合双打2个第六名。2016年在普洱市第二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县代表队喜获金牌9枚、银牌6枚、铜牌5枚,并取得了金牌总数并列第二、奖牌总数第三、团体总分第四的好成绩。同年在全市“体彩杯”篮球运动会中,县代表队荣获男子组冠军、女子组第四名的优异成绩。2016年在普洱市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我县代表团发挥了良好的竞技水平,共取得14金、11银、10铜,并获得10个第四名、4个第五名、6个第六名的好成绩,在全市9县一区中位列第一。 2016年县文体局荣获云南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一期工程先进单位,2016年、2016年、2016年县文体局连续三年荣获全县全民健身目标管理一等奖,2016年荣获全国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称号。2016年我县鱼塘乡被评为云南省体育特色乡镇;2016年我先联珠镇被评定为云南省体育特色乡镇。2016-2016年度荣获云南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文化体育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上作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有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体公共服务能力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一)业务人员专业技能普遍偏低,近年来由于进人关未能把好,调入文体系统的工作人员多数专业不对口,文化体育系统专业、行业跨度大,人力资源难于整合,难于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由于机构编制问题,导致缺岗现象严重。 (三)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严重不足,设施薄弱。全县标准体育场仅两个,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用地人均面积定额指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现有体育场地规模小,设施落后,无法满足体育活动开展和群众健身需求。 (四)对文化体育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尤其对文化产品的开发及舞台精品艺术的打造方面投入较少。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有效开展好争先创优活动。一是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使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团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引领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全面掌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开创文化体育工作新局面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和“重品行、讲党性、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建设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作风务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廉洁勤政,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领导集体和学习好、团结好、作风好、纪律好、政绩好的“五好”领导班子,全面提升文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服务水平,为切实履行好“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建设政治可靠、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进取心强的文体干部队伍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和“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狠抓落实。二是加大项目督查和监管,实施好已开工建设的4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力争在年内启动所有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三是以村为重点,以就近方便、灵活多样、安全适用、管理规范为原则建设4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为构建涵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保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城乡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充分利用节假日,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城乡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纵深发展。二是不断加强文化惠农活动的实施。充分发挥流动舞台车的作用,积极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努力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拓展延伸图书馆业务。组织实施好农村电影“2131”工程、“流动图书点”等建设工程,在县体育场每周五、周六继续安排公益数字电影放映,逐步解决贫困地方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享有。三是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建设“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发展战略,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开发九个支系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上下功夫,认真打造阿迷车为主题的歌舞精品剧作,创作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作品。四是继续推广和创新广场舞蹈天天跳,努力实现广场舞蹈的纵深发展。 (四)扎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努力提升三张名片内涵。 一是继续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普查,不断加大申遗力度。二是全力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及全国图书古籍普查工作,完成普查数据收录整理汇编、建档等工作任务,做好省级文物单位的申报工作。三是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申报,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技艺)“进课堂、进校园、进教材、进社区和进农村广场”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四是按照制定的保护措施、保护内容及保护计划,对民间口传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进行有效的传承与保护。五是积极争取成立县级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五)加大市场执法力度,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一是坚持管理与繁荣并重,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网络文化市场计算机监管平台,不断提高监管效能,扩展监管内容。二是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对突出的问题加大力度进行专项整治,确保战果,巩固成绩,杜绝反弹,营造良好、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秩序和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 (六)加大文化体育人才培育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培养文化体育人才,努力在文体系统内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营造队伍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加大送出人员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和文化体育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