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研学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研学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研学案.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研学案.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研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及研学案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 作者姓名:吴艳兴联系电话学习内容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的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叙写了童年的萧红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清新质朴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写,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突出的特点。【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这篇文章重点写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够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和快乐。 【设计理念与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前两课同类题材的学习基础上,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并注意与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吸取别人的合理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课时】1课时【学习方法: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心情【教学资源】:1搜集回忆录呼兰河传的资料,走进萧红,了解萧红的童年经历。2精心设计课件。【学习路线图】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研学过程】一、走近作者,揭示文题1、谈话导入,走近作者。三十年代,中国文豪鲁迅称一位女作家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她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这位女作家就是黑龙江呼兰县人-萧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篇文章-我和祖父的园子。2板题、读题。过渡:她为什么会对祖父的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萦的园子。(出示教学目标)【设计意图:一篇好的文章,我们要关注作者,要记住作者,更有必要了解他(她)的生平经历与写作背景。通过鲁迅对萧红的高度评价的话语作为导入,目的是让学生未学其文,先对作者产生一种景仰之情,再潜心感受她文章的魅力所在。】二、自读课文,铺好进园之路。、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预习: 、(我会读)蝴蝶草帽瞎闹铲地韭菜 谷穗随意割掉抛开阴凉 锄头 倭瓜、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浏览课文,分别找出相关段落,分别是第2、13节和第3至12节。【设计意图:通过初读,对文章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园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一些方言土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与点拨。】三、深入品读,体会自由。(一)、一入园子,赏景物之自由。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用心地读读。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第2、13节)2、读书(投入情感;想象画面)-评议-交流(用词概括是个怎样的园子?)。 3、学习写法。作者在写这个园子的时候,哪些词语、句子写法很特别?她是怎么把园子的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写得那样生动的?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用心去发现,后再交流。【设计意图:这一板块,先直接学习园子描写部分,感受园子的五彩缤纷、丰富多彩、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引起学生与作者的自由的心灵产生共鸣。】(二)、二入园子,品作者之自由。1、让我们继续漫步于园中,用心读读312节,“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了哪些趣事?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划出有关词句,先与同桌说说在集体交流。 2、交流-品析-朗读。过渡:其实,“我”在园子里做过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曾经我追根究底地问祖父园子里的樱桃树为什么不开花不结果,曾经有一次祖父拔草时,我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还以为是因为春天雨水大,园子里的玫瑰花开得香呢3、你觉得作者在这样一个园子里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自由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开心幸福的)4、了解“借景抒情”写法。【设计意图:先感受园子的自由,再感悟作者的自由,使教学板块清晰、明朗。本块教学,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读懂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一天的劳动场景,与祖父之间发生的几件愉快、有趣的事情。让学生了解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三)、三入园子,悟自由之源泉。1、作者的童年生活为什么这样自由?他有一个怎样的祖父?从文中哪些词句能体会到?2、引导体会祖父的“笑”。(笑中有疼爱,笑中有宽容,笑中有教育,笑和爱永远留在我的心底。许多年以后,作者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常常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跟孩子似的。)3、小结:正因为有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引读)我感觉到花开了,就像(四)、四入园子,深化“心”之自由。1、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十个“就”字,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13段。 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体会到作者“心”的自由。 4、仿写片段。(借课文13节写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自由自在的写法来直接写一写【设计意图:教学这一环节,主要通过爷孙俩的对话,抓住祖父的“笑”,来体会祖父的和蔼可亲、宽容慈爱。】四、拓展延伸,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1萧红在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爸爸因为她是个女孩,不喜欢,只有她六十多岁的祖父疼爱她,呵护她,所以,长大了后她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时候,她就想到了祖父。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课件)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的,于是,她就用最质朴的文字去表现它,珍藏它,写成了呼兰河传。著名作家矛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的好书,希望同学们课下找来读一读。【设计意图:这一“延伸课外环节”,目的是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作者,以及读读她的名著,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2、课堂小结:让学生分享本课的学习心得。3、小组内对成员学习的互相评价。【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查漏补缺。】五、板书设计:五年级下册第7课祖父的园子研学案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 作者姓名:吴艳兴 【研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学习路线图】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研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读资料了解作者简介作者: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时,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 l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这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二)、通读课文,自学字词。(三)、掌握下列词语。蝴蝶草帽瞎闹铲地韭菜 谷穗随意割掉抛开阴凉 锄头 倭瓜(四)熟读课文,写出主要内容。 (五)、我的疑惑: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对文章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园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一些方言土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与点拨。】二、课堂教学(一)、预习检测:1、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蚂蚱A、z B、zh 嗡嗡A、wng B、wn 啃树 A、kn B、kng 樱桃A、yn B、yng 蚌壳A、bn B、bang 水瓢A、pio B、pio 2、比赛读课文,我一定读得不错! 3与同学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丰富我所知。 4提出我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向其他同学请教。【设计意图:通过检测,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普遍的困难。】(二)、学习新课:1、整体感知(1)、把课文读通顺,思考:祖父的园子给我留下的是什么印象?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主、合作、探究:(1)、一入园子读着萧红清新自然的文字,找找哪些段落是描写园子中的景物的。仔细体会相关词句,看看从中体会到什么?【设计意图:这一板块,先直接学习园子描写部分,感受园子的五彩缤纷、丰富多彩、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引起学生与作者的自由的心灵产生共鸣。】(2)、二入园子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这些句子,思考:“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先感受园子的自由,再感悟作者的自由,使教学板块清晰、明朗。本块教学,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读懂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一天的劳动场景,与祖父之间发生的几件愉快、有趣的事情让学生了解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3)、三入园子当“我”做这些事的时候,祖父是怎样的态度呢?让我再默读415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体现了祖父的什么呢?【设计意图:教学这一环节,主要通过爷孙俩的对话,抓住祖父的“笑”,来体会祖父的和蔼可亲、宽容慈爱。】(4)、四入园子 我能仿照课文13节写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自由自在的写法来写一写“我”在园子里也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在借景抒情,体会到作者“心”的自由。学习的最高目标是学以致用,本环节中的仿定是让学生尝试把这种借景抒情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3、拓展延伸 萧红出生与一个地主家庭,父亲对她十分冷漠,母亲也不喜欢她,只有祖父疼爱她,祖父是萧红一生最重要的人。在萧红眼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而是萧红童年生活的乐园,这个园子只属于“我”和最亲爱的祖父)就让我们深情地读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课件,配思乡曲的音乐)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