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一本通:12.登岳阳楼其一.doc_第1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一本通:12.登岳阳楼其一.doc_第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一本通:12.登岳阳楼其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登岳阳楼(其一)【文学常识】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他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中心思想】 登岳阳楼(其一)写了对自己年事已高的叹息和远离家乡的悲伤之情。【原诗】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原诗注释译文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帘旌jng】酒店或茶馆的幌子。【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楼阁上的旌旗静止,夕阳黄昏缓缓下降。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徙倚】徘徊。我登临的地方,是岳阳楼(吴国和蜀国的分界地)。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吊古】凭吊往事。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尾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颔联中,“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练习与检测】(共20分)1.陈与义, 代诗人。字 ,号 ,洛阳(现在属河南)人。(3分)2.诗歌以“ ”和“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3.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_ _”到“_ _”,写景由近及远。(2分)4.全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 _和_ _融于一体。(2分)5.陈与义登岳阳楼中的诗句“ , 。”从时空跨度上叙事状态,抒写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强烈的愤懑和万般的无奈。(2分)6.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7.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B本诗的情感是开始是喜,最后是悲。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 后的憔悴悲愁之绪。8.说说你对“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这句话的理解。(3分) 【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1.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2.夕阳迟 欲暮时3“帘旌”、“夕阳”4家国之恨、身世之悲。5.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6.A 7.B8.此联情景交融,“风霜”既指秋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