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意志。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2、能借助注释,在理解关键字词意思的基础上,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说清楚。教学时间 1.5-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不知道神话故事?2、师:神话故事是在人类原始时期产生的,讲述的是关于神仙或像神仙一样有本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神话故事,名字叫精卫填海。说明: 也许有些同学了解一些神话故事,但到底什么才是神话,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实际上,对神话这一概念有界定,“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它与传说、民间故事有所区别。”但这样的表述对于学生的理解会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对“神话”有一个简单但正确的认识。3、 出示课题:精卫填海,生读课题。*板书:精卫填海*学生就课题质疑。4、这个故事选自山海经 北山经。介绍山海经,请学生看课后注释。说明: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代表,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后的注释,对此有所了解,也培养学生仔细阅读注释的习惯。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些不同,它是精卫填海故事的原文,是文言文。请大家轻声读读这则故事,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借助文章后的注释或字典来读准这些字的字音。说明: 课文中有一些字学生因为平时接触不多,所以不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让他们圈出来,然后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在无形中教授了学生自学的方法。2、交流。*出示:发鸠(ji) 柘(zh)木 喙(hu) 詨(xio) 溺(n) 堙(yn) *指名读,齐读。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4、跟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声读,齐读。说明: 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文言文的课文,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首先会遇到的困难就是朗读。因为文言文的结构与现代文不同,所以教师可以先示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再带着学生朗读,直到读通顺为止,只有读得有语感了才容易了解课文的内容。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乏味的感觉。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1、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1)再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字典,在小组里逐句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2)师:在刚才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觉得有哪个词或哪句话不理解的呢?*学生质疑。出示句子: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指名读。交流,教师随机指导。(其:它的;乌:乌鸦;赤:红色;其鸣自詨: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轻声自己试一试,指名交流。(在那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说明: 这篇课文是选读课文,所以在句子的理解上尽可能让学生借助注释或字典自学。但教师通过学生质疑,对他们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要进行点拨。课文共4句话,第二句话最长,句子中有几个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学生可能不理解,课后的注释中又没有标注,这样对学生理解句子造成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突破难点。(3)分句出示课文,交流其它句子的意思。*师:先说说你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淹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精卫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4)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与古文。指名互讲。(5)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轻声准备,交流。(6)教师小结:同学们借助注释、查阅字典自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课文共四句话,第一句写精卫鸟生活的环境;第二句写精卫鸟的外形、颜色和鸣叫声,并介绍了取名精卫的原因;第三句写精卫鸟的来历;最后一句写精卫鸟怎样填海。同学们能不能不看课文,根据四句话的主要内容来说一说精卫填海的故事。指名交流。说明: 教学文言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先了解有关字词的意思,再连起来解释句子的意思,从句子再慢慢过渡到把整个故事讲清楚。讲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语汇,使句意表达更流畅。2、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意志。(1)出示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指名读,齐读。(3)想象说话: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大海会怎么说?精卫又会怎么回答呢?*出示: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 。(4)教师小结:不管春夏秋冬,酷夏严寒,刮风下雨,精卫鸟每天都衔了西山的小树枝、小石块,丢到大海里。一只小鸟想用这种办法填平大海。真是谈何容易!不过它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却是难能可贵的。它坚韧不拔的意志是让人敬佩的。*板书:坚韧不拔(5)感情朗读句子。3、齐读全文。说明: 文言文言简意赅,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精卫与大海之间的对话,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意志。通过想象,精卫的形象便生动起来,学生对课文的解读也渗入了主体生命的活力。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1、教师总结全文:精卫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可敬可叹。中国的神话故事富有浓浓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2、中国神话传说浩如烟海,除了精卫填海,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交流。3、除了中国古代神话,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神话故事,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说明: 将精卫填海的故事回归到中国古代神话这一大背景中,加深理解,并拓展延伸,把课前收集的神话故事进行交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果时间上不允许,这一过程可以延伸到课外。关于说课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中国的一则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 北山经。全文一共4句话。第一句写精卫鸟生活的环境;第二句写精卫鸟的外形、颜色和鸣叫声,并介绍了取名精卫的原因;第三句写精卫鸟的来历;最后一句写精卫鸟怎样填海。课文条理清晰、语言精练,读来琅琅上口。学情简析学生能根据课后的注释、查阅字典来了解有关字词的意思,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文言文的课文,因为文言文的语言结构与现代文不同,课文中有一些字学生平时不大接触,所以学生在朗读课文上存在一定困难。学生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已具备了详细复述课文段落的能力,本文只有4句话,所以只要解决了文言文向现代文的转换,学生复述课文的目标应该能达到。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文言文的课文,对于文言文的语言结构感到陌生,所以需要先由教师带领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直到读通顺为止,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目标二:能借助注释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借助注释在理解有关字词意思的基础上,再连起来解释。复述课文,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说清楚就可以了。目标三: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意志。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说话,帮助学生体会精卫的这种精神。教学设计一、初识“神话”,引入新授 神话与传说、民间故事有所不同,教师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再自然引出课题,了解这篇课文的出处山海经 北山经。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代表,借助课文注释,让学生对它有所了解。这一部分的学习,是将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置于一个更宏大的背景中,展开学习。二、读通课文,感受韵味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在朗读上有困难。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中,教师的范读、引读尤为重要。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阶段,能先入为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也便于学生模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帮助学生疏通文意,教师采取了三种方法:其一,组内自学。学生先借助注释,理解句意,在小组内交流。这样,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帮助。其二,教师点拨。对于学生感到困难的句子,教师适时点拨,认真指导,真正为学生解惑。其三,层层推进。课文理解由字到句,由句到篇,组织形式由小组到大组,有层次,有坡度,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精卫与大海之间的对话,在学生恣意的想象中,精彩的交流里,学生充分感受到精卫坚韧不拔的意志。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通过讲故事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后反思很多时候,课堂变成了教师展示的舞台,而不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圣地。课堂的气氛是否热闹,教师的语言是否幽默,教学的形式是否新颖这些成了教师教学反思的主题。但我想:一个真正的教师是应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为课堂关注的全部,要让课堂干干净净、本本分分,拒绝形式主义,要把每堂课都上得简洁而朴实。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初读课文,因为学生刚开始学习文言文,对它的语言结构不了解,朗读起来就感到十分困难。教师就从范读开始,绘声绘色,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再逐句让学生跟读,无形中指导了学生朗读文言文的节奏。接着又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轻声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等等,使学生逐步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逐步推进。先借助注释在组内自学讨论,再由学生质疑,解决难点,紧接着理解其它句子的意思,同桌两人轮流逐句讲译文和原文,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这个故事。这样层层推进,以点带面,保证每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了课文,复述了课文。相信没有慷慨的陈词,没有迭起的高潮,教师的循循善诱,教学的扎实自然,也会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告别华而不实的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敲响上课的铃声。案例片断1、再读课文,借助注释或字典,在小组里逐句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可以适当的加上一些词语使句子更通顺。2、学生质疑。(1)出示句子: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2)指名读。(3)交流,教师随机指导。(4)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轻声自己试一试,指名交流。3、分句出示课文,交流其它句子的意思。*师:先说说你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4、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与古文。指名互讲。5、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轻声准备,交流。6、教师小结:同学们借助注释、查阅字典自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课文共四句话,第一句写精卫鸟生活的环境;第二句写精卫鸟的外形、颜色和鸣叫声,并介绍了取名精卫的原因;第三句写精卫鸟的来历;最后一句写精卫鸟怎样填海。同学们能不能不看课文,根据四句话的主要内容来说一说精卫填海的故事。*指名交流。分析:借助注释正确理解文言文,是这篇课文的重点。教师采取的方法是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共分了五个步骤:1、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学生在小组里借助注释、利用字典自学交流,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不断迸发。2、质疑问难,释疑解惑。交流时,教师并不是一句一句走过场,而是先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对学生感到困难之处具体点拨指导。课文四句话的教学,要有重点,这重点就是学生心中的难点。3、大组交流,整体推进。学生小组学习的成果派代表进行展示,把理解的文意与大家分享交流,组与组之间进行互补。4、化整为零,理解巩固。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与古文。保证每个学生有说的机会。5、理清层次,交流展示。教师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概括课文每句话的主要内容,理清层次,最后学生整文复述已水到渠成。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组与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补充,在学习中共进。朴实、真实、扎实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关于训练材料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其鸣自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2025自考智能分子工程分子模拟与计算模拟题及答案
- 陕西2025自考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高频题考点
- 智慧能源管理-第9篇-洞察与解读
- 重庆2025自考市场营销英语二选择题专练
- 新疆2025自考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考前冲刺练习题
- 2025年中专对口考试试题及答案
- 陕西2025自考国际邮轮管理邮轮餐饮管理选择题专练
- 黑龙江2025自考视觉传达设计展示设计客观题专练
- 数字摄影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疆2025自考护理学英语二选择题专练
- 避孕药具宣传咨询方案
- 既有建筑幕墙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含答案】
- 中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治方案专家共识(2025年)解读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辆在汽车租赁行业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分析报告
- Hytera海能达HM780 说明书
-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福建-福建计算机信息管理(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九连环解法教学课件
- 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基石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