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doc_第1页
C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doc_第2页
C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doc_第3页
C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2009G04)程序设计C语言教学思考与探讨徐大华(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南京 210031)摘 要:分析了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的特点,结合自己教学过程经验,总结了提高该门课程的几个具有一定特色的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教学解析及论证,验证了这些方法的科学性与实际可操作性。关键词:灵活;创新;趣味性;考核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f teaching-method with C Programming LanguageXu Dahua(college of Engineering,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31,china)Abstract:Analysis of the courses features of C programming language, Summed up several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 to improve the course with my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Verification of these methods ar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operational, based on these experiences teaching analytical and feasibility studies.Key words: agility; inaugurate; interest; examine0 引言程序设计C语言作为目前最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其功能强大,历史悠久。其显著特点有:1、C语言是架构式语言,所谓架构式就是代码与数据的分隔化,即程序的各个部分除了必要的信息交流外彼此独立,从而使得程序的结构清晰,便于使用、维护与调试。2、C语言功能齐全,它具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类型,并引入了指针概念,可使程序运行效率更高。另外C语言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支持多种显示器和驱动器,且计算功能、逻辑判断功能也比较强大。目前已经逐步成为各高校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的主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编程技术、调试方法和基本算法等,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灵活应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本课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基本内容(数据表达、流程控制、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常用算法与程序设计风格、C语言应用中的一些处理机制(编译预处理和命令行参数)等。在教学设计时,坚持“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以编程应用为驱动”,将理论课和实验课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C语言牵涉的概念比较复杂,规范繁多,使用灵活,容易出錯,不少初学者都感到困难,因此如何教好程序设计C语言,如何让学生轻松学好这门课,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1 教学方法心得探讨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认真研究,使得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主要心得有以下几点。1.1 拓宽视野,改变偏见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来说,由于许多学生在以前并未接触过,通常他们会认为计算机语言是很深奥、很难学的,有很多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缺乏信心。在这个时候,任课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很多学生在开始接触C语言课程时,由于对C语言认识不深刻,认为C语言过时了,不值得学,应该学习面向对象的C+语言或VC+语言,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甚至带的抵触情绪。因此学习C语言的第一步我认为应该是拓宽学生的视野,针对C语言的具体特点,以及该门语言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应用上,从实用性和专业性的角度根本改变学生的偏见。否则课堂内容再精彩也无法吸引学生,更无法促使学生学好这门课。11.2 精心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是整个教学成功的关键,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的讲授C语言的语法,而C语言的语法的学习比较单调与枯燥,教学内容组织不好,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果就不理想,从而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一些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是读预先备好的课件,讲课内容生硬,没有一点变化,学生反响很大,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消除程序语言对学生的神秘性,教师可在课堂上当场编写一些小程序,并当场演示。教师也可讲解目前计算机程序人才的重要性和他们的待遇,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C语言的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其解决实用问题的导向作用,有机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枯燥的理论演绎运动起来,通过设计巧妙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围绕教师的思维而运动。要让学生感觉所学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些有趣实用的题目去诱导学生学习,给学生的思维中留下一定的期望与神秘感,促使学生驱动自己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1.3 以问题为核心,以数据类型的发展为主线来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内容如何组织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步骤,教学内容组织是否恰当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必须对教材仔细分析,充分理解课程的特点,采用最合适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语言刚开始学习时,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且存在着如何使用这些知识的问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说明外,大部分知识点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而运用,因实际问题的需要,有利于加深记忆;同时也解决了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与如何使用该知识点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环节中,对程序设计的认识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其次是应用,即如何在自己的程序中对知识点加以应用,应用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目的。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的语句和结构,最关键的还要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场景(问题),让学生体会在不同的场景中该如何与机器进行交流,即:如何写出能与计算机进行沟通的程序,让计算机帮助用户解决问题。通过对各种不同问题的尝试解决,不但有利于对计算机语言的熟练掌握,而且对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特点也会有更深的体会。1.4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要使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达到较好的效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具体做法有以下两方面。(1) 教学过程中,在讲程序设计例题时,并不一次性的将正确的程序写出来,而是将结果有偏差的程序给出来,然后运行得到一个结果,让学生观察结果,通过对照给定程序的结果与要求的结果之间的差异,来修改给出的程序,对于最快找到问题症结的学生,给予平时成绩一次加2分奖励,从而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2) 另外输入程序代码时,有时会故意输入一些错误的代码,对于及时发现错误代码的学生实行每发现一个错误奖励0.5分的激励机制,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采用这两种方法时,课堂气氛活跃,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很少。 另外我们还布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留给学生课后思考。如果有学生在下一次课的课堂上能将程序设计好,给出正确的结果,并能将正确的思路的讲出来,通常会给予3分的平时成绩奖励,从而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后积极性。2 实验内容精心设计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基本以算法设计为主,内容枯燥不易编写,学生上机积极性不高,程序设计过程的成就感不强。2本着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原则,我们对传统的实验进行了大幅度拓展,将实验内容按理解实验、验证实验与提高实验为主线贯穿整个实验环节。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思路,先做基本的理解实验,通过理解实验理解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点;再通过验证实验将书上的例题与老师课堂上的例题进行验证,理解并掌握程序设计的步骤,进而能自己设计书本上的习题的程序;最后布置一个算法设计与过程设计相结合的提高性实验,一步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对每一个知识点,尽可能的先不布置算法方面的作业,而是设计一些紧扣知识点的趣味兴的小程序题,学生在实验时,越做越有趣,每次上机后都有一定的成就感。再布置算法方面的实验时,学生由于通过前面的趣味作业对每个知识点和程序设计的过程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与应用,就不再有畏惧感。当然趣味性的题目只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手段,要真正让学生学好程序设计C语言,关键还是让学生掌握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在课堂上讲的例题,还是课后布置的作业,我们都设计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用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方面的培养,每年都能培养出一批程序设计优秀的学生来,这点在好多学生后来通过国家计算机等试三级、四级、程序员考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参加各类与计算机相关的比赛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3 强化课程设计,加强学生能力培养课程设计是整个课程学习的总结与提高,通过必要的课程设计,切实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通常课程设计贯串整个教学环节,设计内容以具体的软件系统的开发为基础,重点让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课程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总体方案制定、设计进度上。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经常到学生中去答疑,检查学生设计进度与设计方案、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辅助解决。课程设计尽量做到每个学生的设计有所差别,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设计环节。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不追求最优,只要合理就支持学生坚持完成,最后在考评阶段进行重点点评。课程设计结束时学生必须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同时还要进行答辩。学生答辩结束教师给予正确引导,指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完善。答辩前学生要事先准备大量的知识点,答辩过程不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设计的优缺点,也了解了别人的设计思想,开阔了视野。通过课程设计,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好评主要有三个方面:(1)对所学内容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和系统性了解;(2)增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3)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创新意识3。4 改革评价方式,提高综合素质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由理论与上机实践两个方面组成,只注重哪一个环节都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改革传统课程考核方式,才能使效果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方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是:理论部分的考核占总成绩的50分,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序;上机实验成绩占20分,70分钟的时间主要由一条改错题、二条程序设计题目组成,其中改错题重点考核学生的语法、与思维分析能力;程序设计题主要考核学生的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部分占总成绩的20分,平时作业成绩占10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与对待平时作业的态度。采取这种考核方法,不但可以避免在考核学生时的片面性,兼顾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个环节,更主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对培养高素质、应用能力强的学生创造了条件4。5 结束语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只有很好的组织这两个环节,才能切实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好的有用的知识,才能避免理论与实践脱钩,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我们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不小成绩,由于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是很多理工科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如何更好的组织好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环节,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努力探索,只有不断努力,精心组织实施,才能使这门课程的教学取得长足的进展,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改革更得更大进步。参考文献:1徐大华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7,71(1):36-382周龙昌,陈小鹏,王琳琳等精心设计实习内容,提高认识实习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