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与教学内容夜莺的歌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想、讨论、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来理解课文态度情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札记教学过程设计预 设 教 学 路 径预 计 学 生 活 动备 择 方 案第一课时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初读课文精读课文过渡:是呀!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研读重点句子。要求: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德国官兵看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会怎么想。第二课时交流讨论交流、讨论内容。下列句子应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来。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朗读升华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句子,通过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感受。是呀,越读我们越感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安排作业学生回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交流读后印象。学生边读边的出相关句子。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学生汇报。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分成小组,分角色读读全文。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跟家人讲讲小夜莺的故事。(或采用一个简短生动的故事导入课文)学生之间可互相评价。教师及时纠正读音教师可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对各组的发言作点评。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交流讨论方法可以:。逐句讨论交流。讨论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最后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可组织全班性的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对话片断。教 学 过 程 设 计预 设 教 学 路 径预 计 学 生 活 动备 择 方 案二初读感知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2)用“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2揭题,学生自悟:(1)板书课题。“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不禁:不由自主地。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南国:指我国的南部。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颤”chn“应接不暇”中“应”读yng“一簇”中“簇”读c“隙”读x教 学 过 程 设 计预 设 教 学 路 径预 计 学 生 活 动备 择 方 案(2)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三、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段。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2学习第二段:(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教 学 过 程 设 计预 设 教 学 路 径预 计 学 生 活 动备 择 方 案(2)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_线划出来。(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6)小结:3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4、自学4、5段四、小结课文,完成作业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