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A型题1. 现代免疫的概念是E. 机体识别自身和非己,对自身耐受,对非己排除的生理反应2. 机体抗病原体感染的能力称为D. 免疫防御 3.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能力称为A. 免疫监视4. 机体免疫防御反应异常增高易引发 E. 超敏反应5. 机体免疫自稳功能失调易引发 B. 自身免疫病 6. 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易引发A. 反复感染 7.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易引发A. 肿瘤 8. 下列淋巴细胞中属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是 D. T细胞9下列免疫细胞中属固有样淋巴细胞的是DNK T细胞 10. 属于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是 B. 树突状细胞 11. 具有抗原提呈作用的适应性免疫细胞是A. B2细胞 12. 人类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A. 阑尾13. 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 B. 骨髓 14. 人类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 B. 胸腺 15. 在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的免疫细胞是A. 巨噬细胞 B型题(15题共用备选答案)A. 免疫缺陷病B. 适度免疫应答C. 自身免疫病D. 病毒持续感染E. 抗感染免疫作用1.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可引发:A 2. 免疫自稳功能正常,可引发:B3.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引发:D4. 免疫防御功能正常,可引发:E5. 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可引发:C(610题共用备选答案)A.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B. 模式识别受体C. 泛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D. 杀伤细胞活化/抑制受体E. 病原相关模式分子6. T细胞表达7. 巨噬细胞表达8. NK细胞表达9. T细胞表达10. 病原微生物表达第二章 抗原A型题1. 免疫原性是指A.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2. 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D. 半抗原 3. 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 青霉素 4. 半抗原D. 只有抗原性 5. 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表位称为A. 共同抗原表位 6.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E. 抗原决定簇(表位)7. 通常诱导机体产生最佳免疫效果的抗原注入途径是B. 皮内 8.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D. 异嗜性抗原9. 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E蛋白质10发生交叉反应是因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中具有D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11. 释放后容易诱发自身抗体产生的物质是D. 功能性抗原表位12. 抗原分子中的顺序表位D是由一段序列相连的线性氨基酸残基组成13. 抗原分子中的构象表位 D. 是B细胞主要识别的表位14. 胸腺依赖性抗原 E. 是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的抗原15. 下列物质中属TI抗原的是B. 细菌脂多糖16.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MHC抗原是B. 同种异型抗原17. 下列物质中属隐蔽抗原的是E. 眼葡萄膜色素蛋白18. B细胞表位所不具备的特征或作用是E. 也可被T细胞直接识别19. 超抗原所不具备的特点是C. 发挥作用无需APC参与20. 能激活多克隆B细胞的丝裂原是C.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21. 佐剂所不具备的作用特点是B. 可特异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B型题(14题共用备选答案)A. 构象表位B. 线性表位C. 隐蔽性抗原表位D. 功能性抗原表位E. T细胞表位1. 位于抗原分子表面能被B细胞或抗体直接识别的表位称为2. 位于抗原分子内部不能被B细胞直接识别结合的表位称为3. 位于抗原分子内部经APC加工后能被MHC类分子提呈的线性表位称为4. 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由空间位置相邻而序列不相连续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表位称为(58题共用备选答案)A. 共同抗原B. 隐蔽抗原C. 同种异型抗原D. 超抗原E. 异嗜性抗原5.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6. 人类ABO血型抗原称为7. 可多克隆激活T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的抗原称为8. 正常情况下与机体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某些自身成分称为第三章 抗体A型题1.抗体的基本结构是C. 由两条相同的H链和两条相同的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2.抗体超变区位于B. VH和VL区3.抗体分为和两型的依据是D. CL抗原性的不同4.抗体分为五类的依据是A. CH抗原性的不同5. IgG的重链称为E. 链6. 抗体铰链区位于A. CH1与CH2之间7. 抗体独特型表位存在于B. VH和VL功能区8.不含铰链区的抗体是D. IgE类抗体9.以多聚体形式发挥作用的抗体是C. IgM类抗体10. 具有J链的抗体是C. IgM和SIgA类抗体11. 可将IgG裂解为二个Fab片段的酶类物质是D. 木瓜蛋白酶12. 具有补体C1q结合点的抗体是B. IgG和IgM类抗体13. 产妇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A. SIgA类抗体14.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抗体是D. IgG类抗体15.能够介导NK细胞产生ADCC效应的抗体是B. IgG类抗体16.能与肥大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使其致敏的抗体是A. IgE类抗体17.宫内感染导致胎儿脐血中含量增高的抗体是D. IgM类抗体18.能够介导吞噬细胞产生调理作用的抗体是A. IgG类抗体19.在黏膜局部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的抗体是E. SIgA类抗体20.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B. IgM类抗体B型题(16题共用备选答案)A. IgG类抗体B. SIgA类抗体C. IgM类抗体D. IgE类抗体 E. IgD类抗体1. 分子量最大的抗体是:C2. 血清含量最高的抗体是:A3. 血清含量最低的抗体是:D4. 血清半衰期最长的抗体是:A5. 具有J链和分泌片的抗体是:B6. 过敏反应患者血清中含量明显升高的抗体是:D(712题共用备选答案)A. IgM类抗体B. SIgA类抗体C. IgG类抗体D. IgE类抗体E. IgD类抗体7. 可介导产生调理作用的抗体是:C8. 可介导产生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D9. 在黏膜局部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的抗体是:B10.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产生的抗体是:A11. 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抗体是:A12. 可介导产生ADCC作用的抗体是:C(1317题共用备选答案)A. 链 B. 链C. 链 D. 链 E. 链13. IgG的重链称为14. IgM的重链称为15. IgA的重链称为16. IgD的重链称为17. IgE的重链称为第四章 补体A型题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组分B. C32.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顺序是C. C1423567893.IgG分子中能与C1q结合的功能区是C. CH34.IgM分子中能与C1q结合的功能区是C. CH35. 具有过敏毒素和趋化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D. C5a6. 降解后可产生激肽样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E. C2b7. 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B. C3b8. 具有免疫黏附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B. C3b和C5b9.启动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主要物质是A. 抗原-抗体复合物10.启动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的主要物质是B. 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残基11. 启动补体旁路途径活化的主要物质是D. 细菌脂多糖12. 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A. C1(C1q:C1r2:C1s2)复合体13. 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D. MBL-MASP1/2复合体14. 补体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所不涉及的补体组分是B. C415.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过程中所不涉及的事件是B. B因子裂解为Ba和Bb 16.补体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所不涉及的事件是D. C2裂解为C2a和C2b17. 补体凝集素途径激活过程中所不涉及的事件是A. C1q构象改变使C1r和C1s相继活化18. 一个完整的C1q分子是由C. 6个C1q三聚体亚单体组成19. C1抑制物缺陷可引发E. 遗传性血管水肿B型题(15题共用备选答案)A. B. C. D. E. 复合物1. 补体旁路途径稳定态C3转化酶是2. 补体凝集素途径C3转化酶是3. 补体旁路途径液相C3转化酶是4. 补体经典途径C5转化酶是5. 补体旁路途径C5转化酶是(610题共用备选答案)A. 病原体表面乙酰化低聚糖B. MBL-MASP1/2复合体C. C1(C1q:C1r2:C1s2)复合体D. 抗原-抗体复合物E. 细菌脂多糖6. 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物是7. 补体凝集素途径激活物是8. 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物是9. 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10. 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1115题共用备选答案)A. C2b B. C3aC. C3d D. C3b E. C5a11. 对嗜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12. 其裂解产物具有激肽样作用13. 是B细胞辅助受体中CD21识别结合的分子14.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而无趋化作用的分子15. 具有调理和免疫黏附作用的分子 第五章 细胞因子A型题1细胞因子不包括B过敏毒素 2 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E促进造血功能3 IL-2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D可抑制Th1细胞形成4可诱导B细胞产生IgE类抗体的细胞因子是EIL-45IL-17所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是C具有抗胞内病原体感染的作用6-干扰素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C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2细胞 7接受刺激后主要产生IFN-的细胞是ANK细胞 8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因子是CTNF-/ 9可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的细胞因子是BSCF 10可诱导巨核祖细胞增殖分化为血小板的细胞因子是DTPO11可诱导成红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EPO 12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活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E IL-8/ CXCL813可抑制Th2细胞形成和增殖的细胞因子是DIFN- 14对巨噬细胞和NK细胞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BIL-10 15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作用特点是 B特异性 16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是B一种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细胞因子17能以内分泌方式作用于靶细胞的细胞因子是BIL-1和TNF-18在体外能够诱导自体淋巴细胞形成LAK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IL-219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细胞因子是AIFN-20临床用于治疗乳腺癌的生物制剂是 D人源化抗HER-2单抗 B型题AIL-10 BTGF-CIL-17 DIL-4 EIFN-1Th1细胞产生,可抑制Th2细胞形成 2T细胞产生,可刺激成纤维/上皮/内皮细胞合成分泌促炎细胞因子3Th2细胞产生,可抑制巨噬细胞表达MHC和共刺激分子 4Treg细胞产生,可抑制T细胞增殖和树突状细胞活化5. Th2细胞产生,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AEPO BTPOCSCF DIL-7 EIL-26骨髓基质细胞产生,可诱导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 7肾细胞和肝细胞产生,可诱导成红祖细胞增殖分化 8肾细胞和肝细胞产生,可诱导巨核祖细胞增殖分化9胸腺基质细胞产生,可诱导胸腺细胞增殖分化10. Th1细胞产生,可诱导T、B细胞增殖分化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抗原系统A型题1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称为 BH-2复合体2HLA复合体位于 B第6号染色体3位于HLA 类基因区的经典II类基因是CHLA- DR4. 位于HLA 类基因区的经典I类基因是BHLA-B5. 非经典HLA 类基因包括CHLA-E、F、G6. HLA 类基因区基因编码产物不包括EHLA-DM分子7. 编码人2m的基因位于 E第15号染色体8. 在母胎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是EHLA-E和HLA-G分子9. NK细胞表面C型凝集素样受体家族成员识别的配体分子是AHLA-E分子10. NK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家族成员识别的配体分子是CHLA-G分子11. NK细胞表面NKG2D活化性受体识别的配体分子是EMIC A/B分子12. HLA 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槽位于A1与1结构域之间13. HLA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槽位于B1与2结构域之间14.CTL表面CD8分子识别结合的部位是EHLA类分子3结构域15. Th细胞表面CD4分子识别结合的部位是AHLA类分子2结构域16. 表面尚未检出经典HLA类分子的细胞是C成熟红细胞17. 组成性表达HLA类分子的细胞是C树突状细胞18. 同胞之间两个单体型完全相同的概率为B25%19. 器官移植时选择的最适供者是E患者同卵双生的兄弟姐妹20. 患者多次输血后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是B患者体内产生抗供者HLA类抗原特异性抗体21. 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生密切相关的HLA分子是DHLA-B27分子(二)B型题AH-2复合体BHLA-DM基因CHLA-A、B、C基因DHLA-DP、DQ、DR基因EHLA-E、F、G基因1.编码经典HLA类分子的基因 2.编码非经典HLA类分子的基因 3.编码经典HLA类分子的基因 4.编码免疫相关分子的基因 5.编码小鼠主要组织相关性抗原的基因 AHLA类分子3结构域 BHLA类分子轻链2mCHLA类分子2结构域 DHLA类分子1结构域EHLA类分子1结构域 6. Th细胞表面CD4分子识别结合 7. CTL表面CD8分子识别结合 8.具有高度多态性 9.较少多态性 10.非多态性结构 第九章 适应性免疫细胞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A型题?1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是:CD3?ACD2BCD4 CCD8DTCREBCR2T细胞表面能与TCR结合形成具有信号转导功能复合物的膜分子是BCD33 CTL表面的TCR辅助受体是CCD84Th细胞表面的TCR辅助受体是BCD45人T细胞表面能与HIV壳膜蛋白gp120结合的受体是 BCD4 6T细胞表面CD4分子与APC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中MHC-II类分子结合的区域是D2结构域7T细胞表面CD8分子与能与APC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中MHC-I类分子结合的区域是E3结构域8活化T细胞表面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膜分子是BCTLA-49能非特异多克隆刺激T细胞和B细胞增殖的丝裂原是C美洲商陆原(PWM)10T细胞表面与其活化第二信号产生密切相关的CD分子是ECD2811初始T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是CCD45RA+CD62L+12可通过分泌IL-17发挥抗真菌和胞外细菌感染的CD4+T细胞是 DTh17细胞 13可通过合成分泌TGF-和/或IL-10发挥免疫抑制效应的T细胞是CTreg细胞 14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1细胞的细胞因子是DIFN-、IL-1215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2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IL-4 16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EIL-6、TGF-、IL-2117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iTreg细胞的细胞因子是DTGF-、IL-218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3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TGF- 19对肿瘤或病毒感染靶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是CCD8+CTL20B细胞表面特有的表面标志是CBCR(mIg)21B细胞作为专职APC其表面最重要的共刺激分子是CCD4022BCR辅助受体中能够识别结合C3d的分子是ACD2123活化T细胞表面对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产生具有重要作用的CD分子是CCD40L 24B细胞表面与其活化第二信号产生密切相关的膜分子是 CCD40 25B细胞表面的BCR辅助受体是ECD19-CD21-CD81复合体26鉴别B1细胞和B2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是BCD5分子B型题AIL-4、IL-5、IL-13BIFN-、IL-2、TNF/CIL-17、IL-21、IL-22DTGF-、IL-10EIL-4、IL-10、IL-211Th1细胞主要分泌 2Th2细胞主要分泌3Tfh细胞主要分泌 4Th17细胞主要分泌5Tr1细胞主要分泌ACD4+Th1细胞BCD4+Tfh细胞CCD4+Treg细胞DCD4+Th17细胞ECD8+CTL6通过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T细胞是 7通过直接接触和分泌TGF-产生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是 8通过分泌IL-4和IL-10等细胞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和Ig类别转换的T细胞是9通过分泌IL-17和IL-22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和抗胞内病原体感染的T细胞是 10通过分泌IFN-和IL-2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T细胞是 第十章 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A型题1. 巨噬细胞所不具备的受体是B、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2. 兼备抗原加工提呈和吞噬杀菌作用的固有免疫细胞是巨噬细胞3. 对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的细胞因子是IFN-4. 对巨噬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MIP-1/ (CCL3/4)5. 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MIP-1/(CCL3/4)6. 巨噬细胞表面可直接识别病原菌表面岩藻糖残基的分子是甘露糖受体7. 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器官后可分化为巨噬细胞8. 血液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9. 吞噬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是CD1410. 可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的免疫细胞是髓样树突状细胞11. 未成熟髓样树突状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特征是高表达模式识别受体,低表达MHC/类分子12. 成熟髓样树突状细胞表面膜分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是高表达MHC/类分子,可增强抗原提呈和激发免疫应答的能力13. NK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TCR-、mIgM-、CD56+、CD16+14. 能够发挥ADCC效应的淋巴细胞是NK细胞15. NK细胞释放的能使靶细胞溶解破坏的生物活性介质是穿孔素16. NKT细胞表面TCR识别结合的配体是CD1分子提呈的磷脂/糖脂类抗原17. T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和皮下组织18. T细胞不能识别的抗原是感染细胞表面CD1分子提呈的糖脂类抗原19. B1细胞主要分布于胸/腹膜腔和肠道固有层淋巴组织中20. B1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TCR-、mIgM+、CD5+21. B1细胞通常不能识别蛋白质抗原22. B1细胞接受多糖抗原刺激后产生相应抗体的时间约为48小时23. B1细胞接受多糖抗原刺激后可产生以IgM为主的低亲和性抗体24. 在抗寄生虫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嗜酸性粒细胞B型题A. 48小时B. 1224小时C. 23天D. 12周E. 数月1. 巨噬细胞在组织中可存活 2. 中性粒细胞存活期约为 3. 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时间约为 4. B1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到抗体产生的时间约为 5. B2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到抗体产生的时间约为 A. T细胞通过表面TCRB. T细胞通过表面TCRC. 巨噬细胞通过表面PRRD. NK细胞通过表面KIR/KLRE. B1细胞通过表面BCR6. 可识别表达于正常组织细胞表面的经典/非经典HLA I类分子 7. 可识别抗原提呈细胞表面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8. 可识别某些病原体表面共有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 9. 可识别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MHC I类链相关A/B分子 10. 可识别某些细菌表面共有多糖类抗原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A型题1.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通常是指 B能够组成性表达MHC类分子的APC2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的专职APC是 D树突状细胞3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的非专职APC是 D 滤泡树突状细胞4. 可有效激活初始T细胞的树突状细胞是 A髓样树突状细胞(mDC)5. 不表达MHC类分子的专职APC是 B. 巨噬细胞6. 摄取抗原和迁移能力最强的APC是 A . 滤泡树突状细胞B. 并指树突状细胞C.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D. 间质树突状细胞E. 朗格汉斯细胞7.分布于皮肤、黏膜组织中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称为 C. 朗格汉斯细胞8. 分布于淋巴结深皮质区的树突状细胞称为 A .滤泡树突状细胞9. B细胞有别于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特点是 D. 可通过BCR识别摄取抗原10. 树突状细胞主要激活的T细胞是 ECD4+ /CD8+初始T细胞11. B细胞区主要激活的T细胞是 BCD4+Th2/Tfh细胞12. 巨噬细胞主要激活的T细胞是 ACD4+Th1细胞 13. 内源性抗原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消化降解的部位是 C内质网 14可介导内源性抗原转运至内质网的分子是 A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AP) 15内质网中空载MHC类分子形成后首先结合的物质是 D伴侣蛋白复合体16. 外源性抗原在巨噬细胞内消化降解的部位是 A内体-溶酶体 17外源性抗原肽与MHC II类分子结合的部位是 BMHC II类器室18内质网中空载MHC类分子形成后首先结合的物质是 A类相关恒定链肽(CLIP) 19. 能够提呈脂类抗原的分子是 CCD1分子(MHC类样分子) 20.兼备抗原加工提呈和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C. B1细胞21.表达于APC表面可诱导Th细胞产生活化第一信号的物质是 B. 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22. 表达于APC表面可诱导T细胞产生活化第二信号的共刺激分子是 C. B7-1/2分子23. 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可诱导B细胞产生活化第二信号的共刺激分子是 D. CD40分子B型题AB细胞 B巨噬细胞C髓样树突状细胞D滤泡树突状细胞E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1. 可有效激活初始T细胞的专职APC是 2. 可有效激活CD4+Th1细胞的专职APC是3. 可有效激活CD4+Th2细胞的专职APC是 4. 抗原加工提呈能力微弱,可接受病毒刺激产生大量型干扰素的APC是 5. 没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但能结合可溶性抗原或免疫复合物供B细胞识别的APC是 A血管内皮细胞 B病毒感染/肿瘤靶细胞 C朗格汉斯细胞 D并指树突状细胞E滤泡树突状细胞6摄取抗原能力强,加工提呈抗原能力弱的专职APC是 7可分泌CXCL13(BLC)趋化募集B细胞的APC是 8可诱导表达MHC类分子的非专职APC是 9可高表达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和共刺激分子的专职APC是 10. 可表达非己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的非专职APC是 A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 B伴侣蛋白复合体C内质网氨肽酶 D蛋白酶体E钙联素11. 可介导内源性抗原肽转运至内质网的分子是 12. 内源性抗原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消化降解的部位是 13. 内质网中能与新生MHC类分子链结合的分子是 14. 内质网中可对内源性抗原肽进一步加工的物质是 15. 内质网中能与空载MHC类分子结合的物质是 A酸化内噬囊泡 BIa相关恒定链CHLA-DM分子 DMHC类器室 E晚期内体/溶酶体16. 内质网中能与空载MHC类分子结合的物质是 17. 能使类相关恒定链肽与MHC 类分子解离的分子是 18.类相关恒定链肽-MHC 类分子复合物在APC内形成的部位是19. 外源性抗原肽与MHC 类分子在APC内结合的部位是 20. 外源性抗原在APC内消化降解的部位是第十二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A型题1. 不能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器官是B. 胸腺2.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E. NK细胞的活化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3. 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T/B淋巴细胞均具有A.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4. 参与和执行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不包括E. T细胞5. 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中产生的免疫效应细胞是B. CD4+ Th1细胞、CD8+CTL6. 具有免疫记忆功能的免疫细胞是A. T细胞7. 离开胸腺进入外周后未与相应抗原接触的成熟T细胞称为C. 初始T细胞8. 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胞间最重要的一对共刺激分子是C. B7与CD289可诱导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是CIFN-、IL-1210效应Th1细胞分泌的可介导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是EIFN-、IL-2、TNF-/11. 效应Th1细胞产生的可诱导巨噬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是DIFN-12. 效应Th1细胞抗胞内病原体感染的过程和机制不包括A效应Th1细胞通过表面TCR与巨噬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结合13. 细胞间作用受MHC I类分子限制的是DCTL与肿瘤靶细胞14. 对效应CTL杀伤靶细胞的正确论述是A. 通过释放穿孔素诱导靶细胞凋亡15. 初始CTL活化无需Th1细胞协助的情况是A病毒感染的高表达共刺激分子的髓样DC与初始CTL相互作用16. 分泌型IgA产生部位主要是E. 派尔集合淋巴结17. 初次应答时产生的抗体主要是B. IgM类抗体18. 再次应答时产生的抗体主要是A. IgG类抗体19.初次应答所不具备的特征是B. 抗体产生潜伏期较长20. 再次应答所不具备的特征是B. 所需抗原剂量与初次应答大致相同B型题A. 效应CTL B. 效应Th1细胞 C. 效应Th2细胞 D. 活化巨噬细胞 E. 浆细胞1. 可分泌抗体介导产生体液免疫效应2. 可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或肿瘤靶细胞3. 可分泌IFN-活化巨噬细胞4. 可有效杀伤胞内寄生菌5. 可诱导活化B细胞增殖分化A. IL-2 B. IL-4 C. IL-12 D. CCL18 E. CXCL136. 可诱导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7. 可诱导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8. 可诱导活化T细胞增殖分化9. 滤泡DC产生,可趋化募集B细胞10. 成熟DC产生,可趋化募集初始T细胞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应答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A型题1.关于固有免疫应答说法不正确的是( ) B.识别特点具有特异性 2.以下哪项不属于皮肤黏膜的物理屏障作用( )A.皮肤黏膜的机械阻挡 B.黏膜上皮细胞纤毛的定向摆动 C.黏膜表面分泌液的冲洗 D.黏膜表面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E.尿液的冲洗3.即刻固有免疫应答发生于感染( )A.0-4小时内 4.早期诱导性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生于感染( ) C.4-96小时内 5.适应性免疫应答启动阶段发生于感染( ) D.96小时后6.感染后0-4小时内,发挥强大吞噬杀菌作用的细胞是( )E.中性粒细胞 7.黏膜上皮细胞的抗感染作用不包括( ) D.吞噬作用8.在早期诱导性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挥抗感染作用最主要的细胞是( )E.中性粒细胞9.下列关于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C.能协助效应T细胞进入感染部位 10.能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 C.树突状细胞 11.下列哪项不是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 C.可产生免疫记忆 12.关于固有免疫应答的抗感染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固有免疫细胞的活化需APC协助 B型题(1317题共用备选答案)A.物理屏障 B.化学屏障 C.微生物屏障 D.血脑屏障 E.血胎屏障13.口腔中的唾液链球菌产生H2O2杀伤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属于哪种屏障( )14.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哪种屏障发育不完善所导致( )15.孕妇妊娠3个月内发生风疹病毒感染可导致流产是哪种屏障发育不完善所导致16.眼泪中的溶菌酶可以杀伤细菌属于哪种屏障17.呼吸道的纤毛定向摆动属于哪种屏障第十六章 超敏反应A型题1介导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 B. IgE类抗体 2与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免疫细胞是 CTh1细胞3与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的生物活性介质是 A补体4诱导B细胞产生IgE抗体的细胞因子是 DIL-45引发早期相过敏反应的主要介质是 C组胺6引发晚期相过敏反应的主要介质是 C白三烯7晚期相过敏反应通常发生于患者再次接受变应原后 A1520分钟B04小时C12小时D612小时E2472小时8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不包括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做最好的自己》的读书心得
-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集合15篇
- 年产200吨医药中间体项目实施方案
- 年产60万吨新型功能肥料项目实施方案(模板范文)
- 节能改造提升标准厂房环境与成本效益
-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实施纲要
- 武汉轻工大学《硬件描述语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财经大学《食品微生物学(含食品微生物检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听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交通大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SYT 0452-2021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PDF解密
- MOOC 船舶检修技术-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外文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解读民政政策知识课件
-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试卷B及答案
- 2024年 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深圳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和详解)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
- 焊机检验报告
- 《杀死一只知更鸟》好书分享
- 软装清洗行业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