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doc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doc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doc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地理 自然、人文 1尊重自然规律。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3.具备可继续发展的观念。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直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 4、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 5、地轴:地球自转轴。 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东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本初子午线) 10、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11、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关系: 13、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春分 3月 21日前后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月 22日前后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月 23日前后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自转: 昼夜更替 地球运动: 不同地方时间差 公转: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更替 14、五带的划分:北寒带位于北纬66.5度,南寒带位于南纬66.5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北温带位于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南温带位于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热带位于北纬23.5度与南纬23.5度之间,气候终年炎热。 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6、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特点: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2、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7、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一-数字比例尺。二-线段比例尺。三-文字比例尺) 2、方向 3、图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 亚洲面积最大;大洋州面积最小。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极洲、大洋州 东半球 亚洲、非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与亚洲:白令海峡 南美与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与北美:丹麦海峡 欧洲与亚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5、海峡: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6、半岛: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8、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版块、非洲板块。 9、海陆分布特点: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10、红海处于板块的开展边界,地中海处于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11、大西洋是由地壳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喜马拉雅山是由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 12、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亚、欧、非、大洋洲13、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北美、南美14、太平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 ?亚 、大洋、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15、大西洋位于哪几个大洲之间 欧、南极、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16、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亚、欧、非、北美 17、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哪几个?南美洲、南极洲 18、印度洋位于哪几洲之间?亚、大洋、非洲和南极洲 19、北冰洋被哪几个大洲环抱?亚、欧、北美2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21、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大洋洲 22、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南极洲23、度位置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24、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25、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26、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27、被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大洲是?欧洲和非洲28、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29、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阿拉伯半岛 30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31、非洲北端被哪条特殊的纬线穿过?北回归线第三章 1、 天气的特点: 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的时间里的天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有时候在几分钟之内,可以由阳光灿烂变为乌云密布。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气温分布规律: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年平均气温高于2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内。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度。 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较弯曲,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比大陆西岸多。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区少。 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6、一年中,南半球气温,海洋上2月最高,大陆上8月最低。 7、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8、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9、各个地方的气候特点: 赤道地区,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我国东部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10、 各类气候主要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区,亚洲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亚马逊流域。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 温带地区,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11、 卫星云图: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12、 气候概念: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3、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4、 人口稀疏地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区、高纬度地区。 5、 乡村与城市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