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素能培优系列 七 高考探秘历史高考命题的方向和归宿1 高考 怎么考 这主要涉及考查方式 试题题型 试题构成及体现的命题特点等问题 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 不拘泥于课本 运用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 隐含着 材料第一 论从史出 的命题原则 同时注重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追溯的考查 2 高考命题方向 从题干与选项或者材料解析题的设问角度 高考命题还存在着以下四种考查方式和方向 1 熟悉中考熟悉 这类试题知识背景熟悉 设问导向熟悉 解题途径熟悉 答案也来自所学知识和结论 目的是考查学生基础掌握程度 如t1 2 熟悉中考陌生 这类试题题干背景熟悉 但设问不一定熟悉 解题途径也不一定熟悉 其答案或许是修正 补充所学知识 也可能是颠覆所学知识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 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如t2 3 陌生中考熟悉 该类试题知识背景陌生或者说是全新的材料和情境 设问导向是熟悉的或不一定陌生 答案来自所学知识 如t3 4 陌生中考陌生 这类题目题干知识背景陌生 设问导向陌生 解题途径陌生 答案来自对材料的推理 目的是考查学生独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t4 1 2011 新课标全国文综 t30 甲午战争后的 公车上书 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 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 选a 公车上书 是1895年康有为等举人联名上书皇帝 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标志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 b是次要原因 c不是原因 d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 故选a 2 2011 海南单科 t19 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 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 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 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 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 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这反映了 a 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b 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c 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d 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解析 选d 结合南京解放前夕的社会状况 当时的通货膨胀现象严重 薪水 换成银元恰好说明了银元币值较为稳定 a说法不符合史实 b c从材料中无法看出 3 2012 福建文综 t14 隋都城图 题记 畦分棋布 闾巷皆中绳墨 坊有墉 墙 墉有门 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宫寺 民居市区不复相参 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 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 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 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 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 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解析 选c 具体分析如图示 4 2011 海南单科 t22 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表1所反映的变化 表1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 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自民党 a 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b 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c 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d 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 解析 选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崛起 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自民党代表垄断资本的利益 却忽视了农村人民的利益与诉求 农村民众在政治上就表现为对执政党的不满 转向对在野党的支持 才出现了上述表格变化的出现 故选a 运用点拨 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本在备考中的地位 适当去课本化倾向 淡化 课本上 既定结论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 训练不应中规中矩 能力培养是备考的当务之急 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 提高解读材料 获取有效信息 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本着论从史出的原则 发散思维 独立而不盲从地解决问题 3 拓展课本 自主探究 开阔视野 追求真实 规范答题特点 特征类试题的规范解题1 题型特点 该题型的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 主要特点 新特点 时代特点 基本特点 共同特点 不同特点 各自特点 共同特征 不同特征 政治 或经济 思想 科技文化 特点等 2 答题模板 回答时 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 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赋分的多少 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从某几个方面思考并总结特点 一般来说 根据要素概括特点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背景 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阶级力量 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2 时间 发生时间的早晚 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3 目的 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4 过程 相关准备 发生的变化 领导力量 力量对比 领域范畴的扩大等 是否顺利 最突出的地方 其中的重大事件发展等 5 内容 措施 产生依据 体现某种思想 最突出的特点 包括的方面 侧重的方面等 2012 天津文综 t12 节选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二 春秋 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 道亦不变 以教化为大务 正法度之宜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 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 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 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 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是印度的乾达婆 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 唐代大型歌舞剧 羽衣霓裳舞曲 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 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 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 等 2 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 指出其思想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 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 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审题信息 快速推断 规范答案 警示失误 答案 2 强调 大一统 糅合各家思想 形成新儒学体系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警示 对于董仲舒的思想特点不能精确地归纳 泛泛而谈其思想主张 3 多元性 兼收并蓄 唐朝实行开放政策 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对外交往频繁等 警示 对于唐代思想文化特点形成的原因回答不全面 忽视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 2013 合肥二模 梁思成说 建筑是历史的载体 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 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 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 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 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 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 矗立了一块立方体的岩石 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 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 海伦 琼斯 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 中线对称 而且用法极为灵活 往大了扩展 就是皇宫 王府 往小了缩 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 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 百度百科 材料三进入近代以后 四合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西式建筑形式成为重要的点缀 后圆恩寺胡同7 9号院位于交道口南大街西侧 曾是清末庆亲王奕劻次子所建之中西合璧四合院 坐北朝南 院内西部为中式传统四合院 中部为西式二层楼 楼前有圆形喷泉水池 周围点缀原圆明园石刻 池东南有一花岗岩棱柱西式圆亭 东部有假山有游廊 北京历史文物志 1 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有何特点 依据材料一 二和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两种建筑风格的特征 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 依据材料三 指出 四合院 建筑风格的新特征 据此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 审题信息 快速推断 规范答案 警示失误 答案 1 特点 公开透明 特征 雅典卫城开放 顺应地势 原因 城邦民主制度 奴隶制工商业经济 人文主义 特征 四合院封闭 中规中矩 原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工具式马道施工方案
- 世界肾脏日活动策划方案
- 残疾人社区营销活动方案
- 广东文旅水景施工方案
- 药品安全培训会议药监局课件
- 景观方案阶段设计合同5篇
- 《2024 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学生安全方案》
- 图书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
- 建筑单位大门建设方案设计
-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
- 2025新疆伊犁州伊宁市中小学招聘各学科编外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招聘面试中常见陷阱问题解析与应对方法
- 信息系统维护与升级管理模板
- 2025年南京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临床医学专业知识试题
- 图解2025年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全文
- 低空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晶质石墨深加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船舶电气小知识培训课件
- 普及鸽子的课件
- 浙江省G12名校协作体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卷
- Unit 2 My friends (Period 1)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