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ppt_第1页
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ppt_第2页
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ppt_第3页
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ppt_第4页
七年级语文古诗五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五首 朱台中学王莉平 碣石 Ji 澹澹 d n 竦峙 S ng sh 萧瑟 s 哉 z i 莺 y ng 涯 Y 堤 d 蹄 t 啄 zhu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观沧海曹操 曹操 字孟德 东汉末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当时正处于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 现在又打跨了乌恒和袁绍残部 消除了后患 统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优势的兵力去消除南方割据势力 他就可以荡平宇内 一统天下 观沧海 正是北征乌恒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 身为主帅的曹操 登上了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 又当秋风萧瑟之际 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他将以自己宏伟的抱负 扩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 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小组讨论 1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2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诗想象的 3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 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 直陈其声 非常质朴 观 字领全篇 第二层 水何澹澹 至 洪波涌起 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 山岛耸立 动静相映衬 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 秋风洪波 静动相配 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 日月之行 至 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是虚景 从两个 若 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 是为和乐而加 与诗的内容无关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 至 若出其里 诗句 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 雄浑苍劲 历来被视为 建安风骨 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认识作者 王湾 洛阳 今属河南 人 唐代诗人 玄宗开元年间进士 开元初 为荥阳主簿 五年至九年 参与编撰 群书四部录 官至洛阳尉 全唐诗 存其诗十首 这首五言律诗最早见于 国秀集 诗题的 次 字是停宿 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 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三面临江 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 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 头顶南雁北归 触发了心中情思 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律诗结构 首联颈联尾联颔联 小组讨论 1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四联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2 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首联 诗人在船上 想像船到镇江后 还要乘驿车到别处 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 写船上所见景色 潮平 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 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 又为 江春 作铺垫 颈联 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 残夜 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 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 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 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 时间过得太快了 何况诗人离家已久 见到此景 情何以堪 尾联 诗人离家已久 尚不能归 见到此景 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 互为因果 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合作探究 想象 湖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是怎样的情景 如果你身临其境 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作家作品简介 白居易 772 846 字乐天 晚号香山居士 原籍太原 后迁居下邽 今陕西省渭南县 贞元十元 880 进士 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任翰林学士 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 因上书言事 贬江州司马 移忠州刺史 长庆时 由中书舍人 出任杭州 苏州刺史 晚年 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 官终刑部尚书 世称白香山 其诗善于叙述 语言浅显 是社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 以 长恨歌 琵琶行 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 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此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 823 824 春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诗人早春游湖 面对湖光山色 莺歌燕舞 草色花香 心情十分愉快 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 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诗的风格自然清新 娟秀明丽 想一想 1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2 哪些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3 几处 为什么不诗 处处 谁家 为什么不是 家家 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辛弃疾 1140 1207 字幼安 号稼轩 历城 现在山东济南 人 南宋爱国诗人 21岁参加抗金义军 不久即归南宋 他力主抗金 屡受打击 隐居上饶带湖几达到20年 曾短期被起用 但不受重视 抱恨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也有不少呤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 与苏轼并称为 苏辛 有 稼轩长短句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 中调 长调三种 58字以内为小令 91字以上为长调 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 长一点的词还可以分段 有双调 三叠 四叠之分 这首词有50字 仍属于小令 但有两段 故称双调 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之间的联系 词 作者 想一想 1 这首词上下片 各写了什么内容 2 词人为什么夜行 夜行时间长不长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3 忽见 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4 稻话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表达了作者这样的心情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家作品简介马致远 号东篱 大都 今北京 人 元代著名散曲家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不久即跳出宦海 退隐田园 写出许多 叹世 之作 一生著有 喊宫秋 青衫泪 荐福碑 岳阳楼 马丹阳 黄梁梦 等杂剧共15种 与关汉卿 王实甫 白朴 并称元代四大家 并写有小令 套数二白余首 后经人辑入 东篱乐府 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 位居第一 在他的作品中 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 散曲中又以小令 天净沙 秋思 最为有名 元人周德清誉之为 秋思之祖 王国维称赞其 寥寥数语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是 小令之最佳音 这些评价 并非溢美之辞 天净沙 散曲曲调名 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 是在民间逐渐发展行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 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套数又叫 散套 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一套至少两支曲子 多的可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