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ppt课件.ppt_第1页
女性盆腔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ppt课件.ppt_第2页
女性盆腔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ppt课件.ppt_第3页
女性盆腔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ppt课件.ppt_第4页
女性盆腔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检查 女性盆腔肿瘤影像诊断 卵巢的大小约4 3 1cm 绝经后卵巢变小变硬 卵巢的组织结构 表面无腹膜 表面由生发上皮和白膜覆盖 卵巢组织分皮质和髓质 卵泡在皮质 而髓质主要是血管 神经 淋巴管等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性激素 卵巢 按肿瘤细胞起源分类 上皮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 癌粘液性囊腺瘤 癌子宫内膜样肿瘤透明细胞癌Brenner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成熟和非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胚胎癌性索 间质肿瘤纤维卵泡膜瘤颗粒细胞瘤 粒层细胞瘤 硬化性间质瘤Sertoli Leydig细胞肿瘤转移性肿瘤 Case1CT号 纪祥月 女 15岁 CT诊断 右侧附件区恶性间质来源肿瘤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病理诊断 右侧卵巢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 卵黄囊瘤与无性细胞瘤混合 以卵黄囊瘤为著 伴出血坏死 输卵管未见累及 大网膜可见肿瘤转移 Case2CT号 朱德霞 女 46岁 CT诊断 盆腔占位 考虑卵巢癌并腹膜腹腔多发转移 病理诊断 双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双侧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 high gradeserouscarcinoma 左侧卵巢肿瘤大小 7 8 6 0 5 0cm 右侧卵巢肿瘤大小 5 0 3 5 3cm 局部伴钙化及片状坏死 肿瘤性坏死 肿瘤累及右侧输卵管浆膜层及伞端 双侧宫旁查见癌 左侧输卵管及网膜组织未见癌累及 增殖期子宫内膜 慢性子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 阑尾组织呈慢性炎 免疫组化结果示 AE1 AE3 3 Vimentin EMA 3 CR CA125 3 P16 3 CA19 9 CK7 2 CK20 ER 局灶弱 Her 2 PR P53 3 Ki 67 65 70 注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 high gradeserouscarcinoma 在卵巢浆液性癌中占80 90 发生率远多于低级别浆液性癌 在整个卵巢上皮性癌中占60 其表现为典型的II型癌 即传统分类中的中低分化浆液性腺癌 肿瘤大多数来自输卵管伞端 一般不经过良性 交界性 癌的序贯性肿瘤发生模式 肿瘤生长迅速 高度恶性 Case3CT号 魏玉芳 女 51岁 CT诊断盆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 考虑占位 来源于右侧附件可能性大 恶性不除外 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瘤 右侧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免疫组化结果示 a Inhibin ER 局灶弱 PR 2 Case4CT号 王燕青 女 52岁 CT诊断盆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 考虑占位 考虑来源于左侧附件可能性大 病理诊断 左侧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输卵管系膜囊肿 Case5CT号 谭姗 女 52岁 CT诊断盆腔内宫体后方实性肿块 符合良性病变 考虑来源于子宫可能性大 病理诊断 左侧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Case6CT号 肖建华 女 42岁 CT诊断子宫后上方巨大占位 考虑浆膜下肌瘤可能 双侧子宫动脉供血 有蒂 子宫多发小肌瘤 壁间 病理诊断 盆腔及子宫后壁 多发性平滑肌瘤 免疫组化结果示 SMHHC 3 Dog 1 局灶弱 CD117 CD34 Desmin 3 SMA 2 Ki 67 3 Case7CT号 田炳华 女 52岁 CT诊断腹腔占位 考虑 来自附件 卵泡膜纤维瘤可能性大病理诊断子宫及右侧阔韧带多发性平滑肌瘤 Case8CT号 李静平 女 64岁 CT诊断右侧附件混杂密度灶 考虑 畸胎瘤可能 病理诊断卵巢囊性成熟型畸胎瘤 局部平滑肌内少量增生的腺体免疫组化结果示 AE1 AE3 2 CR 局灶弱 EMA P16 局灶 ER PR P53 Ki 67 5 Case9CT号 杨玉红 女 41岁 CT诊断1 左附件区占位 考虑囊腺瘤可能性大 建议进一步检查 2 宫颈部低密度灶 考虑囊肿可能 病理诊断 左侧卵巢及输卵管 慢性化脓性炎伴脓肿形成 子宫平滑肌瘤 Case10CT号 班新芳 女 67岁 CT诊断右侧附件区占位 考虑 巧克力囊肿可能性大 不除外囊腺瘤 病理诊断 右侧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Case11CT号 商松美 女 67岁 CT诊断盆腔巨大囊性占位 考虑合并出血可能 不除外来源于左侧附件可能 建议进一步检查病理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并出血坏死 左侧 Case12CT号 燕春英 女 61岁 CT诊断盆腔占位 考虑卵巢癌并腹膜腹腔多发转移病理诊断双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双侧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 组织学结构以乳头状状 实性型及微囊型为主 左侧肿瘤大小 14 0 13 0 7 0cm 右侧肿瘤大小 14 0 14 0 7 5cm 局部伴坏死 肿瘤累及双侧输卵管 脉管内查见癌栓 未见神经受累 网膜组织查见癌 囊性萎缩性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息肉 慢性子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 免疫组化结果示 ER 10 强阳 PR CA125 3 TOPOIIa 2 Pgp P53 3 Ki 67 50 55 注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在卵巢浆液性癌中占80 90 发生率远高于低级别浆液性癌 在整个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占60 其表现为典型的II型癌 即传统的中低分化浆液性腺癌 肿瘤大多数来源于输卵管伞段 一般不经过良性 交界性 癌的序贯性肿瘤发生模式 肿瘤生长迅速 高度恶浴 53突变是高级别浆液性癌的最重要特征 P53免疫组化表达与之有很强的对应性 一 上皮性肿瘤 占所有卵巢肿瘤的60 占恶性卵巢肿瘤的85 60 70岁多见良性60 交界性 低度恶性 5 恶性35 良 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区别 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瘤 癌 SerousversusMucinousTumors 良性浆液性囊腺瘤 女 49岁 增强CT示右下腹一单房囊性肿块 内部没有赘生物 良性粘液性囊腺瘤 女 26岁 增强CT示一巨大多房的囊性肿块 边缘光滑 呈蜂窝状表现 各房内密度不均匀 浆液性囊腺癌腹膜种植转移 女 60岁 A 增强CT示肝脏包膜下种植灶 B 增强CT示弥漫性多房囊性病灶沿大网膜 腹膜 胃脾韧带种植 胃脾韧带种植处可见钙化 大量腹水 子宫内膜样癌 EndometrioidCarcinoma 占卵巢癌的10 15 其中15 30 与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同时发生是发生于子宫内膜异位的最常见恶性肿瘤 30 50 病例见双侧卵巢受累影像学表现非特异 较大囊实性肿块 并可见子宫内膜增厚 B A 卵巢宫内膜样癌和子宫内膜癌 女 38岁 A 卵巢内膜样癌 增强CT示右下腹见一囊实性肿块 实质部分强化 壁厚不规则 B 子宫内膜癌 增强CT示子宫内膜增厚 伴结节样强化的肿块 透明细胞癌 ClearCellCarcinoma 占卵巢癌的5 75 分期为I期 预后较好影像学表现单房大囊内含有实质性突起 囊边缘光滑 囊内信号 T1W 从低到很高 实质性突起类圆形 数量少影像学表现与低度恶性浆液性肿瘤及浆液性囊腺癌相似 鉴别诊断中需考虑透明细胞癌 Brenner肿瘤 BrennerTumor 占卵巢肿瘤的2 3 很少恶性由含有致密基质及移行细胞组成 一般 2cm 偶然发现 30 同时伴发其他卵巢肿瘤影像学表现 多房囊实性肿块或小实质性肿块CT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 可有不定形钙化MRI纤维基质成分呈低信号 类似纤维瘤 Brenner瘤 女 68岁 意外发现 增强CT示一小的卵圆形肿块 均匀强化 CT表现无特异性 二 生殖细胞肿瘤 第二类常见卵巢肿瘤 占15 20 成熟畸胎瘤为良性 最常见 其余为恶性 占恶性卵巢肿瘤的5 影像学表现较大非特异性混合性肿块 但以实质成分为主AFP HCG升高帮助诊断 成熟畸胎瘤 MatureTeratoma 45岁以下妇女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来源于两到三个胚层的成熟组织 影像表现各异脂肪成分成熟囊性畸胎瘤多为单房成熟囊性畸胎瘤可破裂 扭转 恶变单胚层畸胎瘤 卵巢甲状腺肿 类癌 成熟畸胎瘤 非典型成熟畸胎瘤 女 16岁 增强CT示一大的有多发分隔的囊性肿块 部分分隔处可见钙化灶 病灶内未见脂肪成分 成熟畸胎瘤 女 22岁 增强CT示一含有脂肪和钙化的囊性肿瘤 成熟畸胎瘤 A 病例1 中下腹巨大囊性病灶左前部见脂肪和钙化灶 B 病例2 囊性病灶右下方见脂肪密度影 成熟畸胎瘤 女 21岁 A 平片示一巨大含有脂肪和牙齿状钙化的肿块 B 轴位T1W示一边界清楚的圆形高信号肿块 内有低信号钙化和壁结节 C 矢状位T2W示肿瘤同皮下脂肪呈等信号 钙化呈低信号 而Rokitansky结节呈高信号 短箭头 D 肿块在脂肪抑制T1W序列信号明显降低 成熟畸胎瘤 女 36岁 增强CT示盆腔内一巨大的的 主要为脂肪成分的肿块 成熟畸胎瘤 女 3岁 A CT平扫示盆腔内子宫上方占位性病变 以脂肪成分为主 其左侧壁见一壁结节 壁结节内有斑点样钙化 B CT增强见囊壁和壁结节内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 非成熟畸胎瘤 ImmatureTeratoma 占畸胎瘤 1 含不成熟组织发病年龄 20岁良 恶性畸胎瘤区别复杂囊实性 坏死 出血钙化散在脂肪密度及信号 非成熟畸胎瘤 女 23岁 A 增强CT示盆腔内一巨大囊实性肿块 软组织成分多 并含有少量脂肪和散在钙化灶 B 肾门水平腹部CT增强扫描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增大融合 非成熟畸胎瘤破裂 女 19岁 肾门水平 A 及中腹部 B 增强CT扫描示一巨大 密度不均的肿块 伴散在钙化灶及脂肪成分 图A示病灶破裂 腹膜上见肿瘤组织 无性细胞瘤 Dysgerminoma 年轻女性多见瘤组织形态类同于睾丸精原细胞瘤 无内分泌功能 但5 肿瘤内含合胞体滋养层巨细胞 能产生HCG影像学表现分叶状实质性肿块内纤维血管分隔 瘤内有出血或坏死及斑点状钙化 无性细胞瘤 女 18岁 增强CT示一巨大分叶状实质性肿块 纤维血管间隔有显著强化 病灶内伴囊变 无性细胞瘤 女 17岁 A 轴位T2W示一巨大分叶状肿块 内见中等 低信号分隔 不规则高信号区域为肿瘤坏死 B 轴位增强T1W示肿块不均匀强化 分隔及坏死部分无强化 内胚窦瘤 EndodermalSinusTumor 也称卵黄囊瘤常见于二十余岁生长快 预后差血AFP升高影像学表现巨大混合性盆腔肿块 可延伸至腹部 内胚窦瘤 女 29岁 伴AFP增高 58000IU ml 正常为0 15IU ml 增强CT示盆腔内一巨大囊实混合性肿块 伴腹水 内胚窦瘤 女 1岁 A CT平扫见子宫上方巨大软组织肿块 密度不均匀 中央见稍低密度坏死组织 B CT增强见肿块明显强化 坏死组织不规则嵌入肿块实质部分 AFP增高 933ng ml 三 性索 间质肿瘤 占卵巢肿瘤的约8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由来源于体腔上皮 性索 的性腺细胞及胚胎性腺间质细胞衍化而来包括颗粒细胞 卵泡膜细胞 成纤维细胞 睾丸支持细胞 Sertoli scells 和睾丸间质细胞 Leydig scells 大部分为良性肿瘤 纤维卵泡膜瘤 硬化性间质瘤激素效应 不同于其他卵巢肿瘤 颗粒细胞瘤 GranulosaCellTumor 最常见的恶性性索 间质肿瘤 最常见的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 分为成人型 95 幼年型 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高雌激素水平产生子宫内膜增生 息肉 癌 子宫增大 内膜增厚 出血 3 25 病例同时发生子宫内膜癌 影像学表现实性肿块 或伴有出血 纤维变性 或多房囊性 或完全囊性与上皮性肿瘤相比没有乳头状突起 鲜有腹膜种植 诊断时多局限于卵巢子宫增大 内膜增厚 出血 颗粒细胞瘤 女 55岁 增强CT示盆腔内一巨大混合性肿块 呈分叶状外观 病灶右半部可见呈 葡萄串 样的多囊病灶 左半部的实质成分呈不规则强化 颗粒细胞瘤 女 71岁 A 矢状位T2W示分叶状多房囊性肿块 类似于囊腺癌 未见乳头状突起 箭头所指显示子宫内膜增生 B 脂肪抑制矢状位增强T1W示多发间隔强化 大量囊性部分无强化 纤维卵泡膜瘤 Fibrothecoma 纤维瘤 Fibroma 和卵泡膜瘤 Thecoma 为良性肿瘤富含脂质的卵泡膜瘤有雌激素活性纤维瘤没有卵泡膜细胞 没有雌激素活性发生于绝经前或绝经后妇女纤维瘤是最常见的性索 间质肿瘤 由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组成实性肿瘤 表现类似于恶性卵巢肿瘤 会产生腹水和Meig s综合征 纤维卵泡膜瘤 Fibrothecoma 影像学表现CT 密度均匀的实性肿块 延迟强化 可见钙化MR T1W低信号 T2W很低信号 散在高信号代表水肿或囊性变卵巢肿瘤内含有纤维成分的有 纤维瘤 纤维卵泡膜瘤 囊腺纤维瘤和Brenner肿瘤 纤维成分在T2W呈低信号鉴别诊断 有蒂的子宫平滑肌瘤和阔韧带的平滑肌瘤浆膜下肌瘤由穿行于邻近肌层的子宫动脉供血 卵巢肿瘤由卵巢动脉供血 纤维瘤 女 53岁 A 平片示盆腔内大量不定形钙化 B 轴位T1W示边界清楚的圆形肿块 弥漫性低信号代表钙化 C 轴位T2W示肿块低信号 伴高信号囊变 陷窝内少量腹水 纤维卵泡膜瘤 女 46岁 A 轴位T1W示右侧附件区圆形低信号肿块 B T2W肿块为等低信号 内见高信号水肿 C 增强脂肪抑制T1W示肿块周围强化 中央水肿区未见强化 浆膜下子宫平滑肌瘤 女 28岁 矢状位T2W示子宫后方巨大以低信号为主肿块 表面见低信号流空血管 硬化性间质瘤 少见的良性肿瘤80 发生于20 30岁女性影像学表现T2W 较大 信号不均匀 有高信号的囊性成分 实质成分呈中等信号至高信号动态增强 早期周围强化 逐渐向心性强化 含有大量血管网的细胞区位于周围 中央为少细胞的胶原成分 鉴别于纤维瘤 早期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延迟强化 硬化性间质瘤 女 28岁 增强CT可见子宫左前方边缘清晰肿块 周围明显强化 Sertoli Leydig细胞肿瘤 发生于30岁以下的女性低度恶性 占卵巢肿瘤的0 5 引起男性化 但只有30 有激素活性影像学表现边缘清晰 有强化的肿瘤 内有囊性变 Sertoli Leydig细胞瘤 女 23岁 A 轴位T1W示边缘清晰的卵圆形实性低信号肿块 B 轴位T2W示肿块呈中等信号 伴多发类圆形囊肿 C 增强脂肪抑制T1W示肿块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四 Collision肿瘤 少见两种肿瘤共存 但组织学表现截然不同常见畸胎瘤混合囊腺瘤 癌 Collision肿瘤 女 46岁 A 增强CT示典型畸胎瘤 箭头所指为脂肪成分 B 盆腔增强CT示多房囊性肿瘤 为黏液性囊腺瘤 另见一子宫肌瘤 L 五 转移性肿瘤 主要见于胃和结肠肿瘤转移其次为乳腺 肺和对侧卵巢肿瘤占卵巢肿瘤的10 主要见于育龄期鉴别原发或转移性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意义转移瘤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 可以是实质性肿瘤或囊实性肿瘤Krukenberg肿瘤 起源于胃肠道 有分泌粘液的印戒细胞 双侧性 T2W实质部分低信号 内部有高信号粘液成分 胃癌转移双侧Krukenberg瘤 女 38岁 A 轴位T2W示双侧囊性肿块内见低信号实质部分 左侧较右侧小 B 增强脂肪抑制T1W见肿瘤间隔及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鉴别要点 浆液性囊腺瘤薄壁 单房或多房肿瘤 内充满浆液 很常见 有时与囊肿或缺乏壁结节的不典型成熟囊性畸胎瘤相似粘液性囊腺瘤相对少见 多房 较大 每个分房中的信号密度不同恶性上皮性肿瘤特征厚而不规则的壁 厚的分隔 乳头状突起 大的软组织成分伴有坏死 鉴别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