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论文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语文课不像以往那样,仅能从文字上感受文章的美,而是能更直观地从声、色,形等多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体验。这使得学生对文章的把握更直接、更准确,也更能体会到文章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美育 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通过语文的学习不仅能学到语言、文字、优美的文章,还能从这些散发着墨香的文字上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作为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畅游文学海洋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成为学生美的领路人。对他们进行美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渊博知识和完美人格的和谐统一体。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综合利用它在文字、声音、图像处理上的高超作用,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提供更直观、更便捷、更有效的手段,化静为动、化难为易,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潜移默化,大大提高美育的教学效果。 一、鉴赏祖国文字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以电脑为工具,打字速度很快,手写水平很差。忽略了我国几千年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很多大学生的字写得像小学生,根本不懂字的结构美、线条美。因此,在语文课件的制作上,利用文字处理系统,注意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选取适合的字体,能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既美化了课件,又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文字审美意识。比如在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的课件中,我使用了庄重的隶书来做建筑中“厅”的注解的字体,展现古建筑“厅”的典雅端庄;使用严肃大方的楷书为“堂”的注释的字体,表现“堂”的严整瑰丽:选择流动洒脱的行书作为“轩”的描述字体,体现“轩”的自由轻盈。在教学课件的使用中发现,同学们对汉字的美有了新的认识,也经常与老师或同学交流书法知识。在不断的摹仿与书写练习中,很多学生在字体的结构和线条美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品析作品语言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各有特色,作者个性鲜明的语言在单纯的口头讲解中失色不少,而多媒体的使用则能克服种种限制,将声、色、形等融为一体,把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形象化。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引导学生理解“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时,首先可以利用网络上搜集的图片展示剑桥的迷人景致,清澈见底的河水,河水里飘着长长的青草,庄严秀丽的各学院的建筑群等等,都能给学生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心里不觉已对它向往。然后使用flash制作出一个模拟情景的动画,夕阳斜照下,河畔摇曳的杨柳,仿佛穿上了金色的华衣,风姿妖娆,一个身着长衫,手持书本的忧郁诗人走过来,凝望着这一片湖水,若有所思。仅一个小片段,那美丽的康河景色便呈现无余,这样好的美景怎不叫人留恋,学生在体会徐志摩对康桥的依恋和柔情时就会觉得自然和理解,也能感受到作者生动传神的语言美。如果再配上优美感伤的音乐,从听觉、视觉等多角度给学生以震撼,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会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艺术美,就会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也有利于文章的把握。 三、塑造学生品德美 美学家梁启超先生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语言文学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文学作品中展示出的情感教育作用是很大的。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作品可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品德。比如邓稼先这篇文章,它所描写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邓稼先生平和事迹的视频,通过观看短片,学生可以了解到邓稼先忠厚朴实、诚真坦白的做人态度,以及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无形中对他们进行了道德美的熏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语文课本中不乏这样的优秀人物,让学生不断地进行自主探究,这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无疑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了这样的品德修养,自然会引导学生拥有美的思想、做出美的行为。 四、感悟作品社会美 无论在何种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先进思想、优良品质、美好心灵、坚强意志等都是生活美、社会美的具体反映,作品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和人物的品质精神都于生活。通过作品的深入学习,学生对文中美好的人和事有强烈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社会美。在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中,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向人们讲述了她对光明世界的渴望。在教学中我们用从网络上搜集的图片和视频,自己制作了一个小课件,介绍了海伦凯勒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一一她的老师莎莉文,通过介绍使学生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细致无私,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人性美。另外,我们汇集了许多海伦凯勒想要看到的事物图片,给学生播放讲解,通过介绍使他们体会作者坚强的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周围的人,感恩我们生活的社会,引导他们体会生活美。 五、激发学生创造美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美育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美。美的创造并不神秘,如朗读一篇文章,根据诗文的内容画一张画,写一些优美的文字,谈谈对文章的理解,都是很好的创造。 (一)创造美的语言。 朗读的过程是在对作品深入理解之后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朗读炉中煤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示范朗读,增进学生对作品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自己选配音乐,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演绎作品,并且可以将不同学生的朗读利用多媒体技术录制下来,请同学们欣赏比较后发表意见,体会不同语言的美感效果,找出最符合文章情感的朗读方式。通过这样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运用自己的语音、语调,提升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学会了使用语言的进行再创造的能力。 (二)创造美的作品,好的作文如同一杯美酒,醇香甘甜,给人以美的享受。 灵感是写作的源泉,而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写我的父亲这篇作文题目时,首先让学生欣赏阎维文的父亲这首歌的音乐电视,片中感人的画面和歌词中“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这样的歌词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内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灵感,写出了比较优美的文章。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调动学生的内在激情,丰富了学生美的体验,一定能创造出美的文章。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过程是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体验、领悟,获得审美享受并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受益的过程。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提供了更形象更有效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德阳市旌阳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工业基础电工讲解课件
- 2025年环保产业绿色技术创新与政策环境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供应链风险预警与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 农发行吐鲁番市高昌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新能源企业品牌建设业务流程再造报告
- 测试工程师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夜间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美容师初级实操考试题
- 乳制品生产规程培训考试试题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带拼音阅读练习题26篇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2章-化学热力学基础1
- GB/T 2930.1-2017草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 会计学原理模拟试题一套
- 第一章-宗教社会学的发展和主要理论范式课件
- 国内外新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课件
- 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
- 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梁拼宽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 双台110kV主变短路电流计算书
- 你不懂咖啡课件
- 危险物品储存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